- 年份
- 2024(610)
- 2023(1091)
- 2022(820)
- 2021(858)
- 2020(764)
- 2019(1625)
- 2018(1846)
- 2017(2497)
- 2016(2060)
- 2015(2571)
- 2014(2612)
- 2013(1872)
- 2012(1613)
- 2011(1460)
- 2010(1478)
- 2009(1256)
- 2008(1225)
- 2007(1325)
- 2006(1070)
- 2005(884)
- 学科
- 教育(3569)
- 管理(3065)
- 教学(2919)
- 学校(2505)
- 工作(2311)
- 政治(1917)
- 思想(1909)
- 思想政治(1891)
- 政治教育(1891)
- 治教(1891)
- 德育(1890)
- 研究(1654)
- 理论(1622)
- 学法(1589)
- 教学法(1589)
- 中国(1435)
- 图书(1141)
- 学理(1069)
- 学理论(1069)
- 读者(1038)
- 书馆(984)
- 图书馆(984)
- 科学(937)
- 科学研究(899)
- 研究工作(889)
- 教师(865)
- 组织(839)
- 计算(742)
- 算机(741)
- 计算机(741)
- 机构
- 大学(22190)
- 学院(18736)
- 范(7893)
- 师范(7875)
- 教育(7780)
- 师范大学(5802)
- 研究(4872)
- 京(4681)
- 图书(4458)
- 书馆(4413)
- 图书馆(4413)
- 江(3649)
- 管理(3495)
- 教育学(3403)
- 科学(3355)
- 技术(3307)
- 州(3257)
- 职业(3231)
- 北京(3192)
- 大学图书馆(2905)
- 理学(2820)
- 理学院(2753)
- 教育学院(2715)
- 业大(2464)
- 处(2463)
- 管理学(2443)
- 管理学院(2415)
- 职业技术(2346)
- 科技(2314)
- 技术学院(2293)
共检索到33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明生 宋平
高校年轻教师的教学之道与为师之道,即是他们成长、成才、成功之道,是他们职业道德与思想境界、教育理念与教学能力、科研意识与科研水平的综合体现。高校年轻教师应该爱岗敬业、忠诚教育事业,崇尚以师爱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拥有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练就扎实的教学功,尽快过好教学关;增强科研意识,找准科研切入点,有效推进科研进程,练就过硬科研功,从而使自己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萨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即教师为师之道的根本在其教育思想与行动拥有哲学根据,而非经验的重复或技术的熟练。教师的哲学之思强调了哲学作为教育的一般原理,这使得教师的实践成为有内在"原理"支持的专业实践,这样的教育实践才会是自觉的、清醒的和有明确追求的。教师通过对"教"的理论拥有而获得自觉的"教的意识",成为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得以形成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使得教师的教育实践成为由教育的理论自觉引起和展开的发生过程。
关键词:
哲学之思 原理 教育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岳涛 李伟
老庄的师道哲学表现出在"为师之道"上的高超智慧,这对于当前处于困境中的教师发展而言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一是在"道-德"之维,将"师德"内化为自然德行,建构"师德"不受外界绑架的意义世界;二是在"道-法"之维,建立起"顺因"与"用反"的方法辩证,为教师打开灵活的方法之门;三是在"道统"之维,破除教育场域的固化枷锁,解放教师的角色真我。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为师之道 教师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敏政
作者回顾了20 年从学和为师的经历,赞扬了老一辈科学家治学做人的优良传统,抨击了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追名逐利的不正之风。作者呼吁研究生导师和管理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将德育与智育并重,严于律己、因材施教,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罗海鸥
涂又光是中国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一生安贫乐道,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孕育出无限的精神文化资源。其为人,自甘寂寞,知行合一,立己树人;其为事,从容自信,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其为学,学以为己,追源溯本,打通古今,学贯中西,成一家之言;其从教,坚持"修辞立其诚",重在启发性灵,提升境界,给人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在其身上,为人、为事、为学与从教四位一体,构成其整全人格,成就了其卓越人生,使他成为我们时代真正的师者。后人也可以看到其隐藏着教育学中从未有过的新的溪流的源头,顺着这个新源头挖通河床,将使中国教育学发展、壮大和繁荣起来。
关键词:
涂又光 哲学家 教育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志敏
杨德广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教书育人的良师。介绍了杨教授的研究生培养之道,他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可以概括为四点:以"勤"为师,以"真"为师,以"实"为师,以"爱"为师。杨德广教授从教50年来逐步形成的"杨氏风格"人才理念,既是他广阔、智慧人生的体现,也是永远值得高校师生自我鞭策的动力和效仿的典范。
关键词:
杨德广教授 研究生教学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俊
本文探讨了大学年轻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素养内涵,并针对我国当前大学年轻教师教育素养现状提出了素养培育措施,以期能够从总体上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大学年轻教师 教育素养 教师管理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鲁怀争
一、“一看”——看什么?(一)走马观花“看”——整体听完一节课,整体要看其完整性、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看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否完整。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应包括:导入——探究——练习——小结——作业,5个基本环节。其次,看教师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一是课前要充分备教材,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定位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二要充分备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和学生差异等都要在课前精心备足功课;
关键词:
年轻教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文梓
立足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考察教师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思教师专业化的困境与危机,"觉者为师"是教师发展的另一种路径。觉者为师是指教师对自我人生的自觉,成为自觉自主的"我";对教育的自觉,成为"人师";对文化的自觉,担当时代使命。觉者为师,是超越教师专业化困境的内在要求;是中国从富强走向文明的迫切要求;是超越现代化危机的必然要求。走向觉者为师教师需要自我更新教育生活、积极建设社会生活。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觉者为师 教育生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青来
早在2005年10月31日的人民网教育专题中,一篇题为《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合格?》的文章提到,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国际教师教育论坛上有关专家透露教育部正在制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时间表,并指出按照新标准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合格。2010年6月28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由华东师范大学最终编制完成并提交至教育部,教育部经审核后于2011年10月8日提出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并正式公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毋庸置疑,新标准的出台必将深刻影响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它顺应了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教师职业的专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丁林涛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近几年,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逐渐被重视,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从分析当前我国这一领域研究的现状入手,对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校院 体育教师 专业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南中
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理念、思维、能力、教学方式不适等危机降临。觉者为师是解除教师境遇转型发展危机的重要途径:通过人生自觉,实现教师自我再造;通过职业自觉,实现教师能力再造;通过文化自觉,适应后喻文化;通过行动自觉,实现教学方式再造,最终调适与消弭转型发展对教师的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猛 孙建波
"师者,人之模范也。"借用陶行知、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家的看法,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是"技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们既有强烈的职业使命,勇于"助人成功";又有精深的业务素质,突显"技高一筹";还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躬行"敬业乐群"。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 业务素质 职业道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柏华 林洋 严欣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而乡村教师形象又是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的重要因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毕业的中师生,其独特的角色经历所形成的乡村教师形象依然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本研究运用质性分析法,从角色理论视角对老中师眼中的乡村好教师形象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了他们眼中的乡村好教师形象生成模型,归纳出乡村好教师形象的样态,最后提出了乡村好教师形象塑造策略,对新时代乡村教师形象重塑和专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乡村教师形象 角色理论 老中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