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7)
- 2023(14729)
- 2022(12660)
- 2021(12023)
- 2020(9963)
- 2019(22620)
- 2018(22704)
- 2017(42872)
- 2016(23686)
- 2015(26782)
- 2014(26246)
- 2013(25158)
- 2012(22878)
- 2011(20504)
- 2010(20682)
- 2009(18958)
- 2008(18564)
- 2007(16415)
- 2006(14330)
- 2005(12616)
- 学科
- 济(82961)
- 经济(82830)
- 管理(75224)
- 业(68190)
- 企(59631)
- 企业(59631)
- 方法(36542)
- 数学(30705)
- 数学方法(30329)
- 财(24649)
- 中国(24095)
- 农(22168)
- 业经(21150)
- 制(20612)
- 技术(19881)
- 学(17881)
- 理论(17309)
- 地方(16640)
- 务(15480)
- 财务(15413)
- 财务管理(15382)
- 银(14702)
- 银行(14660)
- 和(14639)
- 农业(14620)
- 企业财务(14576)
- 教育(14479)
- 体(14201)
- 贸(14166)
- 贸易(14152)
- 机构
- 大学(323077)
- 学院(319539)
- 管理(128049)
- 济(122104)
- 经济(119184)
- 理学(110562)
- 理学院(109357)
- 管理学(107529)
- 管理学院(106935)
- 研究(102389)
- 中国(76433)
- 京(68576)
- 科学(62302)
- 财(59665)
- 所(49574)
- 江(48029)
- 中心(46742)
- 财经(46665)
- 业大(45608)
- 农(45555)
- 研究所(44785)
- 范(43683)
- 北京(43446)
- 师范(43314)
- 经(42289)
- 州(39113)
- 院(37675)
- 经济学(35969)
- 农业(35207)
- 技术(34701)
- 基金
- 项目(218465)
- 科学(172219)
- 研究(166208)
- 基金(156069)
- 家(133837)
- 国家(132639)
- 科学基金(115305)
- 社会(103088)
- 社会科(97548)
- 社会科学(97525)
- 省(86999)
- 基金项目(83221)
- 教育(78086)
- 自然(73304)
- 划(72054)
- 自然科(71573)
- 自然科学(71559)
- 自然科学基金(70288)
- 编号(69026)
- 资助(62603)
- 成果(57607)
- 创(49399)
- 重点(48405)
- 课题(48325)
- 部(47894)
- 发(45755)
- 创新(45323)
- 制(43844)
- 项目编号(43432)
- 大学(42228)
- 期刊
- 济(135739)
- 经济(135739)
- 研究(97479)
- 中国(68971)
- 管理(49998)
- 教育(48619)
- 学报(47245)
- 财(46804)
- 科学(43581)
- 农(41436)
- 大学(37116)
- 学学(33761)
- 技术(29907)
- 农业(28728)
- 融(27256)
- 金融(27256)
- 财经(22681)
- 业经(22107)
- 经济研究(20779)
- 图书(20761)
- 经(19301)
- 科技(17447)
- 问题(16891)
- 理论(16071)
- 技术经济(15239)
- 业(15131)
- 实践(14789)
- 践(14789)
- 版(14353)
- 现代(14347)
共检索到476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贵舟
实践育人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当前部分高校在实践育人上存在投入不足、实践性亟待提高、考评机制不健全、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凸显等问题,为此,可以从构建实践育人多元化运作模式、完善实践育人管理和运行保障机制、创新实践育人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注重实践育人师资培养和选聘机制和打造实践育人多维度及立体化平台、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育人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切实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关键词:
高校 实践育人 机制 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小龙 朱捍华 邹仲海
在高校与银行的产教融合上,一直存在"高校热、银行冷"的现象。解决当前高校与银行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和协同育人不足的问题,关键要充分考虑银行的利己动机和利益需要,对产教融合过程的协同育人机制进行创新,破解协同育人的机制性障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与银行的产教融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银行的利益需求,建立银行与高校协同育人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银行参与产教合作的内在动力主要来自银行的人才定制化培养需要、降低员工培养成本和降低用工成本的需要。提高银行协同育人的意愿,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高校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段给予激励。高校要运用市场手段,让银行在协同育人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素质导师制是对高校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创新,相对于传统的辅导员、班主任制度,具有许多鲜明特色;素质导师制是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孕育与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催生的“结晶”;这一机制的有效运作和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其内部系统完善和外部条件保证;推行与实践素质导师制,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已显示出初步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益芙 魏会贤
高职院校推进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校企合作共赢,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需要创新协同育人理念,突出实践育人的引领作用;实施分层分段培养,提升实践育人的针对作用;形成“四类协同机制”,凸显实践育人的系统作用;构筑“四型实践平台”,深化实践育人的长效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红妍 马军红 张磊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强化实践育人理念,创新实践育人渠道,建立和形成富有成效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实践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广贤 周天一 左晓琴
校企合作育人共同构筑育人机制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只有创新保障机制,使校企合作法制化、行政化和制度化,从根本上保证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才能使校企合作育人的任务落实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杰
协同育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中仍存在政府统筹功能没有得到切实体现、高校核心地位没有得到巩固强化、企业内在动力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以及学生的双创热情没有得到有效激发等问题。对此,文章从政府主导、高校主责、企业主体、学生主角四个方面分析了相应策略,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 协同育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传伟 董先 姜义
"现代学徒制"是世界各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条件已经具备并且得到广泛认可。文章提出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六共同育人策略,克服了学校单一教育与实践分离的弊端,深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内涵,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育人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朝晖 于洋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艺术院校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如何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研究生导师作为当下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破口,通过剖析艺术院校研究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导师开展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对继续增强研究生导师在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一些新观点,希望能对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伍俊晖 黄小东 蔡丽
文章通过分析校企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协且同、融且合、合且优”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即完善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激励机制,构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技能型社会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德顺 田银华
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为了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高校应着力创新育人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这是高校事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目标,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任务。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湖南科技大学专门就如何创新育人机制及所必须遵循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蓉华 周永生 唐建民
建设一流的高校 ,既涉及高校管理制度创新问题 ,又涉及用人机制问题。师资是高校最重要的办学资源 ,是其学术水平赖以建立、维持、巩固的根基。以不断创新科学技术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需要良好的用人机制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关键词:
高校 管理制度 创新 用人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增安 王清华 尚晓雷
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与北京其欣然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深度校企合作为例,提供一个探索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创意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
影视动画 校企合作 育人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民
在新时期,强化高职院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应用实践环节,有效提高学生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实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对实践育人机制的建设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育人机制 建设 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秋晨 徐国庆
创新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首要动力,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以拔尖技术创新人才来推动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拔尖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变得十分重要。作为创新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拔尖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应由职业本科院校来承担。在保障技术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满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职业本科在建立拔尖技术创新人才育人机制时需要注意质量问题、师资问题和规律问题。因此,职业本科要通过具体措施来解决拔尖技术创新人才育人机制中的关键问题,包括建立创新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提升师资的技术创新水平,为拔尖技术创新人才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