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63)
- 2023(5819)
- 2022(5162)
- 2021(4811)
- 2020(4423)
- 2019(10347)
- 2018(10338)
- 2017(19297)
- 2016(11446)
- 2015(13289)
- 2014(13634)
- 2013(13404)
- 2012(12680)
- 2011(11500)
- 2010(11812)
- 2009(10999)
- 2008(11249)
- 2007(10786)
- 2006(9063)
- 2005(8058)
- 学科
- 济(43571)
- 经济(43534)
- 管理(29000)
- 业(26123)
- 方法(22792)
- 数学(20560)
- 数学方法(20389)
- 企(20251)
- 企业(20251)
- 农(12635)
- 中国(11459)
- 财(11414)
- 教育(9696)
- 学(9560)
- 制(9259)
- 地方(8752)
- 贸(8696)
- 贸易(8695)
- 易(8429)
- 农业(8165)
- 业经(8010)
- 研究(7525)
- 理论(7361)
- 和(7041)
- 务(6973)
- 财务(6960)
- 财务管理(6934)
- 企业财务(6503)
- 银(6371)
- 银行(6337)
- 机构
- 大学(168768)
- 学院(163108)
- 济(63336)
- 经济(61586)
- 管理(58818)
- 研究(56389)
- 理学(49930)
- 理学院(49339)
- 管理学(48277)
- 管理学院(47982)
- 中国(40180)
- 京(35920)
- 科学(35478)
- 农(32999)
- 所(29522)
- 财(29441)
- 业大(27795)
- 研究所(26846)
- 江(26757)
- 农业(26388)
- 中心(25926)
- 范(23468)
- 师范(23232)
- 财经(23040)
- 北京(22749)
- 州(21132)
- 经(20727)
- 院(19983)
- 经济学(19501)
- 省(18245)
- 基金
- 项目(104600)
- 科学(79274)
- 研究(77261)
- 基金(71592)
- 家(62408)
- 国家(61872)
- 科学基金(51139)
- 社会(45030)
- 省(42945)
- 社会科(42480)
- 社会科学(42461)
- 教育(38269)
- 基金项目(38222)
- 划(36094)
- 编号(33389)
- 自然(33125)
- 自然科(32283)
- 自然科学(32262)
- 自然科学基金(31672)
- 资助(29956)
- 成果(28866)
- 重点(24117)
- 课题(24033)
- 部(23389)
- 发(22702)
- 创(21566)
- 大学(20784)
- 科研(20707)
- 创新(20123)
- 计划(19892)
共检索到246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苏琼
近几年部分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引起了不少考生的兴趣,也引起了高教界的关注。大类招生在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实行"大类招生",或有意向实行"大类招生"。在大类招生中需要注意分流方案的制订、办学效益的兼顾、特殊行业的处理、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管理的顺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大类招生的长处,培养出更优质的人才。
关键词:
大类招生 专业分流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鲍威
本研究利用2010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实施的高校学生调查,从公平性和效率性视角,考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实施成效。研究发现,从公平性而言,自主招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保送生制度背后存在的不公平性,但依然存在着向知识精英阶层、城市学生倾斜的精英化趋向。从效率性而言,自主招生制度选拔的学生群体的入学后学业表现明显高于通过普通高考升学群体,但并未超越保送生制度选拔的学生群体,表明该制度与既有招生制度之间并未形成完全的功能互补。
关键词:
自主招生 公平性 效率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海波
美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这是基于"肯定性行动计划"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标准化考试的局限性,以及美国高校对无种族色彩的教育政策不断探索的结果。该政策期望能给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实施效果来看,该政策增加了学生报考高等学校的人数,扩大了高等学校对学生的选择面,增强了高等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该政策也促进高校招收到了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以及佩尔奖学金获得者。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为美国高校招收到多元的学生群体提供了一条途径。实践证明,虽然学生没有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但是并没有影响其在大学的学业表现。
关键词:
考试可选择政策 高等教育 招生 美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刚锋
在硕士生招生工作中,网上调剂程序在惠及调剂考生、便捷调剂单位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使调剂考生流动无序,加重了调剂单位工作量等不足之处。这需要在考生网上填写志愿环节和调剂单位拟录取考生环节加以完善。
关键词:
硕士生招生 网上调剂程序 利弊分析 完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云汇 刘学 秦宛顺
1.AIJ的内涵 “联合履约”(Joint Impementation,简写为JI)的概念1992年由挪威代表团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中首先提出,并被写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4.2a款:附件1所列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制定国家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限制其人为的温室气体(GHG)排放,以及保护和增强GHG库和汇,减缓气候变化。……这些缔约方可以和其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颜兵兵 魏天路 李德君
大类招生是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是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需要。文章以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提出专业分布不合理、培养方案不匹配、分流方案不科学、学生管理不流畅、志愿填报不均衡五个主要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分别从专业认知导论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冷门专业发展与学生满意度相平衡、学生心理疏导与三级管理模式相融合方面给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大类招生 专业分流 学生管理 专业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罗英姿 尤德晴 刘泽文 张佳乐 吴小林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方式在我国试行多年,为检验该招生方式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选取十所高校在读博士生进行调研,了解有关该招生方式的实施情况和评价情况,探讨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该招生方式实施过程的建议,为"申请—考核"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提供实践基础。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申请—考核”方式 实施情况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小萍 张良
本研究利用2012年、2014年中国"985工程"高校计划招生数据,考察高校"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成效。研究发现,"招生协作计划"实施以来,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随之增多,省际间差距逐步缩小。承担协作计划输出省份增加了在中西部地区和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省份的跨省招生名额。与2012年相比,2014年协作计划输出省份"985工程"高校招生减少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协作计划输入省份招生增长接近12个百分点。"招生协作计划"的实施,大幅度增加了中西部地区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
高校招生 中西部地区 招生协作计划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江金启 王振华 吴东立 刘强
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分流方案的科学合理对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国内高校实践的比较,文章总结归纳出专业分流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关键要点构成和实施流程。基于实践经验的剖析,研究发现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中普遍出现学生专业选择错位、教师和学生对大类招生模式缺乏认同、学生专业选择趋从性明显、专业生源质量分化加剧、配套改革跟不上及大类招生改革与"二次转专业"政策缺少衔接等问题。
关键词:
大类招生 专业分流 分流方案设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梁春花 戴海燕 刘占柱
本文就本科高校大类培养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实施"专业招生,大专培养"的,对建议大类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阐述,对其优势与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类培养 优势 对策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娄飞鹏
近年来全球先后有多家央行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带来较大影响并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为基础,分析了国外央行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的原因主要是刺激国内宏观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但通过对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的目标成效进行预判认为,负利率政策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甚至弊大于利。因此,我国货币政策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宏观经济政策间的协调配合。
关键词:
负利率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雅霜 王雅晶
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学习经历调查数据,从公平性和效率性视角出发,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申请–考核"制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申请–考核"制所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在本科和硕士毕业院校上并不占优势,但他们却有着更高的学术志向;"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的科研产出高于其他招生方式博士研究生,且这种差异在理工科博士研究生群体中更显著。建议高校继续推行"申请–考核"制改革,弱化对申请者院校背景的考察;关注学科差异,探索多样化的人文社科专业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谭颖芳 张悦
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是我国本科专业教育走中国道路并形成中国特色的主动作为。这项改革起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拓宽专业口径的按类(系)招生改革试验,兴于融合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改造,并在大教改思路下得以全面深化发展。当前,我国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处于校本探索阶段,形成了以专业大类与试验班为载体的全学科、宽学科与细学科方案。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遵循学科发展逻辑、重构大类培养方案,遵从人才培养逻辑、全面服务学生发展,遵行教育治理逻辑、有效构建协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家森 田雨涛 孙海波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更具有务实性和前瞻性,各地单独招生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各有特色。在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工作中,吉林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委托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起到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考核内容的确定成为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方案的关键。吉林省在试点院校中开展单独招生考试选拔工作,考核方式推动了单独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实现了学生、学校的"双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单独招生 考试方案 吉林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建华
民办高校中为什么有的院校招生一直红火?有的院校却一直不尽人意?有的院校招生又起伏不定?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政策、收费和办学现状等对我国当前民办高校招生影响较大。生源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之本,在当前民办高校转折期,民办高校将继续在生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