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0)
- 2023(14407)
- 2022(12402)
- 2021(11688)
- 2020(9770)
- 2019(22418)
- 2018(22538)
- 2017(42834)
- 2016(23809)
- 2015(26692)
- 2014(26883)
- 2013(26182)
- 2012(23766)
- 2011(21520)
- 2010(21420)
- 2009(19713)
- 2008(19491)
- 2007(17578)
- 2006(15248)
- 2005(13347)
- 学科
- 济(86017)
- 经济(85888)
- 管理(72799)
- 业(64593)
- 企(55448)
- 企业(55448)
- 方法(38801)
- 数学(33056)
- 数学方法(32666)
- 财(25857)
- 中国(24169)
- 农(23443)
- 制(21045)
- 业经(20673)
- 学(19891)
- 地方(17785)
- 务(16301)
- 财务(16223)
- 理论(16203)
- 财务管理(16190)
- 企业财务(15437)
- 农业(15235)
- 和(14888)
- 技术(14841)
- 银(14647)
- 银行(14600)
- 体(14509)
- 贸(14362)
- 贸易(14354)
- 环境(14336)
- 机构
- 大学(332812)
- 学院(328107)
- 管理(128197)
- 济(124317)
- 经济(121311)
- 理学(110696)
- 理学院(109432)
- 研究(108135)
- 管理学(107460)
- 管理学院(106856)
- 中国(79562)
- 京(71089)
- 科学(67609)
- 财(61705)
- 所(53819)
- 农(52397)
- 业大(49745)
- 中心(49153)
- 江(49129)
- 研究所(48856)
- 财经(48371)
- 北京(44741)
- 范(44645)
- 师范(44212)
- 经(43935)
- 农业(40908)
- 州(39901)
- 院(39615)
- 经济学(37084)
- 财经大学(36106)
- 基金
- 项目(224973)
- 科学(176170)
- 研究(166610)
- 基金(161431)
- 家(140082)
- 国家(138906)
- 科学基金(119337)
- 社会(102973)
- 社会科(97415)
- 社会科学(97391)
- 省(88672)
- 基金项目(85960)
- 教育(78006)
- 自然(77745)
- 自然科(75890)
- 自然科学(75873)
- 自然科学基金(74499)
- 划(74309)
- 编号(68549)
- 资助(66010)
- 成果(57630)
- 重点(50225)
- 部(49667)
- 课题(48030)
- 创(47102)
- 发(46846)
- 创新(43858)
- 制(43691)
- 科研(43020)
- 大学(42842)
- 期刊
- 济(137865)
- 经济(137865)
- 研究(98499)
- 中国(68874)
- 学报(53926)
- 财(48493)
- 管理(48194)
- 农(47796)
- 科学(47729)
- 教育(45701)
- 大学(41387)
- 学学(37972)
- 农业(32981)
- 技术(28429)
- 融(27801)
- 金融(27801)
- 财经(23938)
- 业经(22193)
- 图书(21154)
- 经济研究(20932)
- 经(20358)
- 问题(17638)
- 业(16587)
- 科技(16313)
- 理论(16170)
- 版(15742)
- 实践(14862)
- 践(14862)
- 技术经济(14735)
- 书馆(14547)
共检索到486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乔丽萍
高校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等因素直接关系到学风的好坏。本文以宁波大红鹰学院学风建设为例,针对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关键问题,探索如何将学生的个人内在需求和学习有效结合,激发其自我学习动力,将学风建设中激励机制的作用有效地发挥。
关键词:
学风建设 激励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岩青 王玮 何广文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农信社小额信贷产品的实施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信用激励机制在其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些地区农户对于信用激励机制不甚明了。本文通过数理分析模型的构建,揭示以"贷款可得性"、"获得更大额度的贷款"等为代表的信用激励机制在促进小额信贷有效运作当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信用激励 小额信贷 贷款可得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亚芬
从投入—产出角度对激励有效性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高校科研激励机制设置完善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远志
以委托—代理模型作为实证分析的依据,基于2000~2001年的数据集,对三个存在重大差异的样本行业中上市公司的经理激励效率进行计量检验。上市公司的经理激励效率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货币性激励和股权激励都缺乏有效性,其中经理的年薪报酬与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比重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流通股比重、股权集中度和总资产规模对总经理的年薪报酬都具有显著的解释力。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公司治理 经理激励 实证检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生钦
随着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实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以投资节余额作为代建单位激励手段的做法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不利于代建项目目标的实现,同时对如何构建有效的代建单位激励机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代建制 激励 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向阳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制度创新,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应当以其作用的有效性为核心。独立董事的有效性与独立董事人数比例、教育背景、年龄结构等有着密切关系,而且需要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行为有效性 激励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星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文化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文化、激励机制和高校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接着从文化及博弈角度对高校激励机制选择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构建了基于文化的高校激励系统。
关键词:
激励机制 选择机理 大学文化 动态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海燕
当今 ,每个企业似乎都不缺乏激励机制 ,但每个企业似乎都在这个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缺陷。激励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内容型激励理论出发 ,集中讨论企业激励机制设计中的技术问题及有关的绩效评估机制 ,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激励难的问题
关键词:
激励机制 需要 积极性 绩效评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文军 李志鹏
高校教师激励是激发教师活力,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促进高校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研究针对当前高校教师激励效果不佳的现象,从"以人为本"、维护高校共同体、强化教师的认同感以及效率与效益的有机结合等四个层面探究高校教师激励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师激励 有效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志忠 叶陈毅 罗书章
在2008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选取样本,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股权结构、独立董事比例、所有权集中程度和资本结构等方面对影响高管人员薪酬的因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实证分析。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搜集数据资料的分析,得出结论: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股权结构、独立董事比例和资本结构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太显著,而与所有权集中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显著性较明显。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
高管薪酬 公司绩效 有效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陶向南
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委托一代理理论在分析和探讨建立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无疑是一个十分有用的理论工具。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西方,委托一代理理论一直是理论界用以解释“经理革命”后大型公司管理中存在现象及其合理性,而事实上,在美国这种经理式的公司形式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体现了其在现代化大生产情况下的优越性并在美国迅速成长起来了,所以在西方委托一代理理论并不是一个用于指导公司具体的激励与约束体制安排的实务性理论,而是试图站在宏观的角度对现有的公司治理现象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因此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岳敏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事业单位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 ,虽然几经改革 ,取得一些成效 ,但人事管理中表现出的缺乏竞争活力的惰性仍然十分突出 ,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 ,本文着重阐述高校现行人才激励机制的缺陷 ,深入分析其根源 ,并提出一系列健全和完善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才激励 研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长福
激励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主要职能和抓手,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大致经历"精神激励-偏重物质激励-综合激励"三个演进阶段。当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方面存在导向不明确、效能不到位、制度设置不合理、配套措施协同不得力等问题。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需要从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已有的激励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将各种激励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因企因地因时制宜,多维度、全方位研究制定激励对策措施,以期更好地激发各级各类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