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6)
2023(11923)
2022(10095)
2021(9795)
2020(8201)
2019(19381)
2018(19621)
2017(37596)
2016(20783)
2015(23806)
2014(24038)
2013(23160)
2012(20813)
2011(18705)
2010(18828)
2009(16926)
2008(16461)
2007(14641)
2006(12595)
2005(10546)
作者
(57895)
(47659)
(47583)
(45343)
(30472)
(22831)
(21668)
(18864)
(18249)
(17186)
(16538)
(15881)
(15136)
(14907)
(14735)
(14402)
(14346)
(14181)
(13702)
(13539)
(11879)
(11713)
(11603)
(10966)
(10751)
(10657)
(10609)
(10582)
(9633)
(9421)
学科
(78445)
经济(78368)
管理(58185)
(51653)
(43886)
企业(43886)
方法(39872)
数学(34909)
数学方法(34239)
中国(21084)
(20506)
业经(17468)
(17381)
(17082)
地方(16566)
理论(15966)
(13659)
农业(13531)
教育(13394)
(12695)
贸易(12687)
技术(12507)
(12301)
(12220)
环境(12046)
(11049)
财务(10965)
财务管理(10945)
(10888)
教学(10361)
机构
大学(285392)
学院(282315)
管理(114789)
(102985)
经济(100422)
理学(99988)
理学院(98918)
管理学(96737)
管理学院(96250)
研究(88025)
中国(64061)
(61259)
科学(56863)
(46283)
业大(43104)
(42953)
(42074)
(40772)
中心(40495)
(39701)
研究所(39375)
师范(39365)
北京(38772)
财经(37250)
(34051)
(33837)
农业(32785)
(32601)
技术(32025)
师范大学(31358)
基金
项目(197194)
科学(154000)
研究(146742)
基金(139667)
(120420)
国家(119397)
科学基金(103316)
社会(88399)
社会科(83609)
社会科学(83584)
(78790)
基金项目(74349)
教育(70166)
自然(68334)
自然科(66761)
自然科学(66749)
(65784)
自然科学基金(65488)
编号(62312)
资助(58664)
成果(51102)
重点(43691)
课题(43314)
(42730)
(41042)
(40974)
项目编号(38607)
创新(38054)
大学(37780)
科研(37701)
期刊
(110004)
经济(110004)
研究(81131)
中国(56231)
教育(43989)
学报(43476)
管理(41954)
科学(39487)
(37695)
(34014)
大学(33655)
学学(30397)
技术(27786)
农业(27007)
图书(21230)
(19242)
金融(19242)
业经(18954)
经济研究(17027)
财经(16944)
书馆(14374)
图书馆(14374)
(14307)
科技(14289)
理论(13992)
(13822)
问题(13815)
技术经济(13794)
情报(13419)
实践(13129)
共检索到404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雷生  辛立翔  
学科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是高校组织构架的基本要素。学科建设模式的正确选择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在科技自主创新逐渐成为各项发展竞争制高点的大背景下,高校如何顺应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不断拓展和挖掘学科外延与学科内涵,赋予学科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向世界高水平大学或者一流大学迈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于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模式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高校学科建设模式选择的独特见解。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双林  钟润萍  
在探索学科建设方面,以优化学科的资源配置,增强学科的综合适应能力,形成多学科综合优势特色和发挥其功能效益为目的,提出学科建设OIF模式。并以学科稳定的研究方向为研究主线,在研究中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给出建立学科建设OIF模式的方法,对探索学科建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以本校学科为实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双淼  谢静  
依托学科核心竞争力理论,从资源、能力和知识三个维度对25个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办学定位、师资队伍、研究领域、研究合作和学术发展力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可将教育学科建设划分为聚势共赢、专注深耕、借力突破和内生突围四种模式。聚势共赢模式强调资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专注深耕模式关注重点学科知识的突围,借力突破模式聚焦多学科资源整合能力,内生突围模式倚重组织结构调整和治理体系改革。上述四种模式为我国教育学科构建适切的学科建设模式,提升学科竞争力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战军  
翟亚军博士撰写的《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一书,近期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脱胎于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是积作者八年之功的一部心血之作。该书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于一体,从模式的视角,以理性客观的研究态度,通过历史回顾并运用比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媛  李娟  
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与高校可持续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近年来,各级政府特别是省级财政向高校投入了大量的重点学科建设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笔者从专项资金管理角度出发,以北京市、广东省、辽宁省等情况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重点学科建设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与学科建设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理顺管理体制、将资源配置与学科规划相结合等建议,以期对提高重点学科建设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的资源配置水平和管理效率有所裨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何其慧  罗勤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作者分析了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规划建设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立项建设这一新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对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的内涵、特征、运行环境和运行过程作了详细阐述,并说明了这一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 ,十分重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在当前有着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学科建设的意义 ,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 ,新形势下学科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树  孙耀斌  舒慧生  
学科(discipline)一词是西方教育体系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定科学领域或某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建设"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个特色概念,是指以学科为建设对象,大力加强学科各方面的建设,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燕  魏群义  孙锐  王英  
高校图书馆面向一流学科建设的资源保障策略包括:建立一流学科文献资源保障制度、开展多维度的一流学科文献需求调研、采用立体式文献采访系统、建设智慧型资源门户。面向一流学科建设的服务模式架构包括:设立学科馆员制度及学科服务范式、建设课程图书馆、打造专题图书馆、建设服务型机构知识库、建设学者库、开展专题信息素养培训。高校图书馆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的资源保障与服务创新应该理论结合实践、稳抓工作重点,注重细节,关注元数据管理中的资产权益问题,并建立新型高校图书馆服务联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殷朝晖  郑雅匀  
学科是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集合体,学科建设的本质是促进知识的发展。知识发展的逻辑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知识可以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者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是知识创新的关键。而隐性知识由于具有高度个性化而难以格式化的特点,其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存在着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这将会影响隐性知识的转化效率,阻碍知识创新。美国哈佛大学在重视显性知识发展的同时,兼顾隐性知识的生产和转化,成功地抓住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机遇发展学科,为我国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因此,在我国"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们应关注知识生产模式2和3对于学科建设的影响,从关注促进学科隐性知识的转化、加强学科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提高学科组织知识管理的能力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以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进而推动"双一流"的建设步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桂林  顾良飞  方红卫  
"集总式"与"分布式"模式是大型流域水文水资源管理系统中两种有效的模式,将其迁移并应用于"211工程"、"985工程"的建设是管理理念的更新和促进。笔者介绍了"集总式与分布式"管理模式的由来及在学科建设中的主要应用环节、影响因素和应用效果,探讨新形势下适合学科建设管理的有效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葛少卫  夏品奇  程永波  
遵循重点学科建设客观规律,按照重点学科建设特殊要求,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进行初步明晰,从学科规划、学科队伍、学科平台、学科管理以及学术交流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重点学科建设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葛少卫  杨晓江  
高校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科建设风险评估和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这种不确定性,提高学科发展水平和学科建设成效。具体而言,在学科规划阶段,要进行总体定位风险和目标分解风险评估;在建设实施阶段,要进行人员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评估;在运行产出阶段,要进行安全风险、政策风险和效益风险评估。高校学科建设风险评估的流程大体包括梳理风险、研究风险和评估风险三个阶段。在评估风险之后,不仅要得出风险评估结论,更要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总之,学科建设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要从源头入手,明确风险管理目标、风险评估要点与评估流程,做好建设前期论证的风险评估工作,并加强学科建设过程管理,防范投资风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瑞华  刘广生  
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模式是推进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学科战略规划不科学以及与日常工作不衔接、不对称等问题,利用战略地图对高校的学科战略进行描述和规划,将高校的学科建设愿景、价值、目标、主题和支撑措施集中于一个有效、通用又简便的平台,并辅之以必要的管理与考核,可以帮助高校各部门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明确学科建设任务,提高学科建设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是学校的立足之本,这一点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尤其是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正式启动之后,人们对学科建设的认识更是提到新的高度,因为人们深切感到“没有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