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5)
2023(9920)
2022(8683)
2021(8357)
2020(7127)
2019(16640)
2018(16694)
2017(32015)
2016(18578)
2015(21112)
2014(21609)
2013(20832)
2012(19794)
2011(17950)
2010(18435)
2009(17033)
2008(17309)
2007(16258)
2006(14158)
2005(12964)
作者
(53190)
(44376)
(44108)
(42694)
(28482)
(21257)
(20531)
(17339)
(16747)
(16538)
(15026)
(14800)
(14404)
(14128)
(14093)
(14058)
(13852)
(13190)
(13113)
(12904)
(11372)
(11242)
(10860)
(10371)
(10251)
(10169)
(9988)
(9965)
(9109)
(9087)
学科
(69229)
经济(69167)
管理(49593)
(46476)
(36914)
企业(36914)
方法(30872)
数学(27224)
数学方法(26872)
(21434)
(20520)
中国(19947)
(15446)
(15256)
地方(14927)
(14539)
贸易(14532)
(14109)
业经(14026)
农业(13660)
理论(13442)
(12521)
财务(12489)
财务管理(12448)
(11918)
银行(11886)
企业财务(11758)
(11421)
教育(11369)
(11299)
机构
学院(260538)
大学(259823)
(103164)
经济(100572)
管理(94182)
研究(88055)
理学(79362)
理学院(78423)
管理学(76835)
管理学院(76336)
中国(67108)
(55428)
科学(54156)
(50645)
(46075)
(45972)
(43562)
研究所(41328)
中心(41145)
财经(38735)
业大(38455)
(37219)
师范(36843)
农业(36133)
北京(35422)
(34859)
(34636)
(31556)
经济学(31379)
技术(30573)
基金
项目(160932)
科学(123729)
研究(122980)
基金(110545)
(95000)
国家(94104)
科学基金(79241)
社会(72070)
社会科(68078)
社会科学(68055)
(65868)
教育(60320)
基金项目(57677)
(54632)
编号(54112)
自然(50256)
自然科(48989)
自然科学(48974)
自然科学基金(48108)
资助(47204)
成果(46802)
课题(38904)
重点(36773)
(35818)
(35624)
(33090)
(32237)
项目编号(32049)
(32033)
大学(31524)
期刊
(118935)
经济(118935)
研究(80972)
中国(56881)
教育(41981)
(41254)
(41199)
学报(39575)
科学(34428)
管理(33196)
大学(29815)
农业(27324)
学学(26887)
(26012)
金融(26012)
技术(25127)
业经(20055)
财经(19228)
经济研究(18809)
图书(16982)
(16578)
问题(15751)
(14676)
(13575)
技术经济(12912)
职业(12510)
理论(12477)
(12438)
(12340)
论坛(12340)
共检索到403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旭  
从学科专业及其三维立体结构调整的理念出发,笔者从方法论角度试图建立其分析模型,提炼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阶段模型特征、周期链及其主导行为,提出立体结构调整的价值链(网)及其扩展分析模式;分析不同维度上机制的调整和其调整主导行为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蕙青  潘懋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晓昌  
科技、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人才培养结构。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深入总结“十五”以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实践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创新内涵、完善制度、加强引导、优化结构,努力构建政府调控到位、学校自主创新、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科专业建设新体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闻羽  汪霞  
近20年来,人文学科的日渐衰微时常成为学界乃至社会聚焦的议题,但是历史底蕴深厚的人文学科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考察美国高校人文学科的专业设置、专业布点、学生就读情况等资料数据,了解美国人文学科的总体现状。基于21世纪以来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发布的三个版本(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学科专业目录,观察其演进趋势并总结其主要特征。在对哈佛大学尝试重振人文学科专业的案例进行梳理后,提出保持内核框架稳定、坚守专业价值,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创新学科交叉,对接人力资源市场、助力学生发展,科学定位主体责任、推进综合优化的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睿  
我国公安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具有职业性强、偏好传统公安专业等特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专业设置缺乏学科基础,保守封闭,过于雷同等。文章主旨认为,于外应建立以"课程组合"为特征的专业教育模式,打破专业固化,积极探索跨学科专业的发展机制;于内要因地制宜进行专业设置,口径要"宽窄结合",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将专业设置权下放给学校,使其自主形成办学特色,培养特色人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华根球  梅亚明  
学科是一所大学的基本运转单位,学科建设是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一项基本建设。通过积极拓宽学科领域,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和学科的整体发展及建立"学校—学院—学科"二级机构三级管理的新体制等措施手段,有效促进了浙江林学院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文章还提出了学科专业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思路。表1参4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艺  方明  黄泽秋  张庚家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合理与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各级各类学校基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特别是面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等形势,进一步调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任务,成为实施质量工程、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正宁  潘思轶  马美湖  王益  
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了解食品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专业学位的认识,分析食品学科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现状,进而提出改进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举措。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卢巧云  
针对多科性大学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呈现出的新增专业多、重点学科建设突出的特点,探讨多科性大学图书馆专业文献体系规划,对体系各组成部分在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对策,介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专业文献建设实践过程的一些体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冯济德  周彤彤  
馆藏资源学科专业依存度是高校图书馆专业馆藏建设与总体馆藏建设相互依存关系的反映。通过对地方高校现有新老专业主干课程馆藏纸质图书资源学科专业依存度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发现影响馆藏资源学科专业依存度的主要因素有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图书经费和馆员学科知识等。在馆藏资源建设中需根据专业的实际需求创新收藏模式,虚实结合、统筹兼顾、科学发展、优化结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新平  孟梅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运用系统耦合模型,构建了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评判指标体系,并对高校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耦合发展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新疆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校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耦合关系基本稳定,但协调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明明  唐文秀  
产业转型升级走向纵深发展要求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相应作出调整。当前,应用型高校虽不断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却依然存在学科专业布点不足甚至空白、专业设置趋同且科类分布集中等问题,致使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不强,人才培养无法契合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增强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识,促进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秉承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学科专业非均衡可持续发展,坚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导向,探索学科专业设置新机制,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爱华  
改革开放以来,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问题。为此,必须实施科技先导战略,培植规模企业和扶持小企业发展,拓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以加快盐城市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