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5)
2023(3861)
2022(3395)
2021(3450)
2020(2744)
2019(6355)
2018(6555)
2017(10956)
2016(7210)
2015(8784)
2014(9331)
2013(8101)
2012(7295)
2011(6634)
2010(6936)
2009(6085)
2008(6107)
2007(5856)
2006(5017)
2005(4500)
作者
(17918)
(14691)
(14541)
(14205)
(9335)
(7155)
(6985)
(5895)
(5876)
(5609)
(5046)
(5003)
(4864)
(4785)
(4539)
(4537)
(4384)
(4260)
(4246)
(4178)
(3970)
(3840)
(3722)
(3564)
(3537)
(3391)
(3297)
(3277)
(3154)
(3152)
学科
管理(18443)
(18266)
经济(18241)
(13852)
(12570)
企业(12570)
教育(9540)
教学(8931)
理论(8327)
方法(7886)
中国(6958)
数学(6197)
数学方法(6002)
(5872)
学法(5638)
教学法(5638)
思想(4751)
政治(4743)
(4704)
(4605)
思想政治(4505)
政治教育(4505)
治教(4505)
德育(4478)
学理(4444)
学理论(4444)
业经(4312)
(4217)
工作(4195)
学校(4150)
机构
学院(91795)
大学(91767)
管理(27794)
研究(25443)
(25307)
经济(24271)
理学(23261)
理学院(22869)
管理学(21972)
管理学院(21833)
(19603)
(18662)
师范(18543)
中国(18154)
(16562)
科学(16221)
(14723)
教育(14679)
技术(14247)
师范大学(14149)
(14089)
职业(14068)
(13147)
北京(12743)
中心(11881)
研究所(11493)
业大(11231)
财经(10998)
(10867)
技术学院(10312)
基金
项目(50928)
研究(44952)
科学(38203)
基金(30160)
教育(26915)
(24038)
国家(23666)
(23302)
社会(23030)
编号(22635)
社会科(21380)
成果(21375)
社会科学(21374)
科学基金(20165)
(18656)
课题(17930)
(16474)
基金项目(15912)
项目编号(13722)
大学(12842)
资助(12745)
规划(12480)
(12362)
研究成果(12170)
自然(11985)
重点(11729)
自然科(11695)
自然科学(11693)
高校(11671)
自然科学基金(11477)
期刊
教育(35966)
(34246)
经济(34246)
研究(30584)
中国(28331)
(13902)
学报(12135)
管理(11897)
技术(11065)
职业(10317)
大学(10165)
图书(10075)
科学(9668)
(9381)
学学(7869)
书馆(7603)
图书馆(7603)
农业(6292)
(6101)
金融(6101)
(6080)
论坛(6080)
业经(5914)
成人(5873)
成人教育(5873)
高等(5725)
技术教育(5647)
职业技术(5647)
职业技术教育(5647)
财经(5617)
共检索到150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英义  王莲芝  郑立华  仇莹  
教学管理中,高等院校普遍实行双向评价模式(学生给教师评分和教师给学生成绩),能否得到双向评价主体的客观、严肃、公正评价一直是受关注的问题。从双向评价的结果出发,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结果表明:双向评价的有效性与双向评价主体的素质有一定关系,对于评价结果需要有剔除和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以评促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炳昌  
福柯微观权力论认为权力是一种关系。"学生评教"体现了微观权力的运作方式和过程,它消解了教师权力的中心地位,强化师生主体地位的平等。教师要以"学生评教"为反思契机,克服单纯的传授实用知识的做法,创设对话式的教学,创制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实现关注人的精神性存在的本真教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承黎  刘稳全  韩俊仕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学费收入成为教育经费的主要部分,如何在保证所有学生圆满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减少学费拖欠金额,保证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结合实际经验,提出几点解决思路,以供探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汪旭晖  
学生评教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并被广泛运用到高校的各项管理之中。但是学生评教是否真正能从本质上反映教学质量一直存在争议,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及课程自身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评教的效果。对学生评教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探讨,有助于高等院校优化学生评教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红  姚俊  
学生评教在推动教师端正教学态度和提高教学水平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因学生评教而产生的一些问题也日渐暴露,它严重影响学生评教的信度与效度。针对当前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评教理念,健全高校学生评教监督指导机制,完善评教内容,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教指标体系,改革高校学生评教形式,拓宽学生评教渠道,科学反馈和合理利用评教结果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玲  
学生评教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环节,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方面发挥着积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霞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哲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在学生评教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学生给教师打分随意、评教制度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高等有待改进的问题,致使评教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校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评教观念,构建科学的评教方法,保障教师和学生在评教中的权益,确保学生评教结果的公正客观,从而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邱楷  叶道艳  
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影响着不同教师的学生评教结果,这是评教制度设计需认真回应的基本问题。本研究选择案例院校学生评教数据,从时间地点、学生、课程和教师等四个方面共15个具体指标研究学生评教成绩的影响因素,并对学生评教中非教学因素的比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学生因素影响最大,其次是教师、课程和时间地点;(2)具体指标来看,学生年级、教师年龄、学生规模、教师职称、课程类型、教师所在部门、学生所在学院、课程性质、教室、跨院课均对评教成绩产生显著影响;(3)尽管受多种因素制约,教学因素总能解释评教成绩中的绝大部分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政  
学生网上评教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网上评教的客观性、有效性、科学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局限性,不断完善网上评教指标体系,科学组织评教,正确对待和使用评价结果等,从而发挥网上评教的效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萌萌  赵志红  
学生评教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对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在学生评教活动深入开展的同时,我国高校学生评教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所以必须在以人为本的评教原则下,通过完善学生评教系统、参评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评教结果的科学处理以及尊重教师的自我评价等手段来完善学生评教工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峰  杨芝青  
学生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活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分析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从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工作载体建设标准化、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标准化、基本工作保障标准化七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文  
关于学生权力的研究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作者在梳理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管理权力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西方发达国家学生管理权力行使的途径,提炼出行使学生管理权力的立法模式、参与模式、组织模式、行动模式,最后总结出对我国大学生管理权力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新刚  
个体自我觉醒是每个人对自我内在心理品质的把握。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逐步实现主动、自觉、科学觉醒的关键时期。作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内容,心理自我觉醒通过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三个层面发挥作用,促进大学生积极了解自我,深刻体验自我,并自觉主动地确立适合于自身状况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最终实现成长。鉴于大学生群体自我意识发展不均衡,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自我觉醒水平较低等状况,影响心理成长的当事主体都应采取积极措施,以期实现唤醒沉睡的心理自我,激励大学生自主成长和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绍怀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状态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出现了一些特点,如理想追求注重实惠、道德观念偏向自我、政治信仰韧性不足、角色意识不断摇摆等。为此,必须进一步对党员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培养,完善党员管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