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0)
2023(6110)
2022(5197)
2021(4887)
2020(4358)
2019(8849)
2018(8889)
2017(16374)
2016(9499)
2015(11037)
2014(11098)
2013(9886)
2012(8743)
2011(7946)
2010(8071)
2009(7655)
2008(7604)
2007(7195)
2006(6345)
2005(5975)
作者
(24583)
(20553)
(20306)
(19624)
(12917)
(9728)
(9375)
(7762)
(7724)
(7471)
(6967)
(6927)
(6624)
(6367)
(6363)
(6243)
(6228)
(6106)
(6019)
(5995)
(5245)
(4992)
(4903)
(4694)
(4650)
(4548)
(4528)
(4470)
(4083)
(4065)
学科
管理(32463)
(27404)
经济(27333)
(25377)
(23004)
企业(23004)
(12182)
(11335)
方法(10140)
中国(9000)
(8439)
数学(8332)
教育(8180)
数学方法(8167)
业经(8139)
(7128)
体制(7116)
理论(7010)
(6991)
财务(6970)
财务管理(6950)
企业财务(6612)
(6316)
银行(6311)
教学(6146)
(6006)
(5718)
金融(5714)
技术(5642)
(5396)
机构
大学(131636)
学院(127537)
(47983)
管理(47032)
经济(46709)
理学(40020)
理学院(39557)
管理学(38693)
管理学院(38444)
研究(38416)
中国(28903)
(27178)
(27052)
科学(21209)
(20806)
财经(20441)
(19081)
师范(18951)
(18408)
中心(18336)
(17740)
北京(16959)
(16464)
业大(16057)
研究所(15606)
(15453)
财经大学(15168)
经济学(14969)
师范大学(14664)
(14021)
基金
项目(82076)
研究(66076)
科学(65849)
基金(58378)
(48493)
国家(48055)
科学基金(42800)
社会(41920)
社会科(39559)
社会科学(39551)
教育(33893)
(33073)
基金项目(30540)
编号(28310)
(27259)
成果(26103)
自然(25821)
自然科(25275)
自然科学(25271)
自然科学基金(24828)
资助(22982)
(21996)
课题(20774)
(18954)
重点(18336)
大学(18274)
项目编号(18177)
(18170)
(17644)
(17525)
期刊
(55637)
经济(55637)
研究(40885)
中国(34824)
教育(28815)
(23143)
管理(19353)
学报(16852)
科学(14894)
大学(14542)
(14306)
学学(12376)
(11844)
金融(11844)
技术(11307)
财经(10917)
图书(10229)
(9396)
农业(9356)
业经(8393)
经济研究(8164)
职业(7601)
书馆(7456)
图书馆(7456)
问题(6734)
财会(6218)
(6210)
论坛(6210)
理论(6097)
(5903)
共检索到201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伟琴  
为保证高校网络舆情的健康、有序发展,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工作领导机制、队伍保障机制、教育引领机制、干预引导机制、预警机制、危机处置机制、工作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等有效机制,以期对学生的网络舆情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处置,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伟华  
处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其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可借助于运用大数据技术。本文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特征的介绍,结合大数据技术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落后、专业技术人才欠缺等,提出了挖掘关键用户资源、完善监测体系、建立预警处理机制、引导机制等策略,以期为消除网络舆情对高校产生的不良影响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玉东  
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切入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于静  杨柏勤  田玉晶  秦世霞  朱翃  李洪伟  
进入网络云时代,社会舆情呈现传播快、数量多、规模大的态势,大学生作为信息敏感人群,必然使高校成为网络舆情失控的重灾区。本文以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10所省属大学的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通过认知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载体、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中主体的行为表现、高校图书馆网络舆情防控的困境,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网络舆情应对提出策略性建议。尽快搭建起相应的管理框架,通过多元化的读者服务形成全方位舆情危机应对覆盖面,把网络舆情有效应对渗透到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我国现阶段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治理主体提供帮助,助力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同时,网络舆情这一时代性产物为高校图书馆工作拓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图书馆要抓住机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嶂  宁锦歌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既受社会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作用于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建设必须深刻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的有效方法,培养青年学生的参与型政治热情,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朝着有利于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思宇  
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与思想表达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是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方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对于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网络信息的复杂与多样性也给互联网舆情治理带来了极大困难。一些辨别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较淡薄的大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会发布或传播不实信息,给网络舆论和社会治理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与引导工作的缺位。结合全媒体时代背景,明确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含义,探究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的现状及其改进的必要性。以某高校“鼠头鸭脖”事件为例,提出多元共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规范大学生网络使用,畅通高校舆论表达渠道,提升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爱惠   李范坤  
新时代下,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媒介的广泛应用,大学生越来越喜欢在互联网上展现自身的感受与看法,高校网络舆情呈现越来越多元化和不易防范的特征,加大了高校不安定因素以及对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行为的引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未来融入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润喜  王国华  徐晓林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情绪化、影响广、易控制等特点,目前的控制和引导方式存在响应慢、指令多、投入少等问题;要预防和干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性事件,需要构建包括三级工作体系、两级报送体系和一支高素质团队的快速响应机制及快速收集、紧急应对、迅速联动与及时反馈4个部分的快速响应流程;通过快速响应机制和流程采用事前干预、网上干预和网后干预等方法实施干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建玲  
大学生是自媒体时代的"代言人"。大学生舆情是指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自媒体,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对自身所关注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所表达的意见、态度及看法。文章通过剖析网络自媒体化发展现象、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舆情特点和形成动因,提出掌握舆情传播规律、畅通高校信息渠道、构建网络公序良俗、营造"以法治舆"氛围、培养积极向上心理心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路径、对策和举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宏媛   满博  
当今社会,网络舆情引导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国家治理领域,大学生群体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网民群体,其关注参与网络舆情的热情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探究网络舆情事件生成发展模式入手,分析舆情发展阶段,结合大学生群体特质,提出遵循“三因理念”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云  
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于高校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风气、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阐述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并以"沉默的螺旋"为视角提出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这对高校实现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维护高校稳定、推动校园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建强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传播思想、文化、信息等方面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高校校园网络得以不断完善,使大学生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所观、所想,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将会对大学生的认知及行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高校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激励,也有负面冲击,因此,对高效网络舆情展开严格监督和正确引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以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已经成为当下一项热门的研究课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东  刘敏姬  
随着校园网络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相应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并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群体和其他领域舆情的特征,这给高校管理与维护校园稳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应该充分认识、把握和研究网络舆情,加强引导与管理,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机制,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这对维护校园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碧如  何坚茹  孙福顺  
近年来,网络舆情已成为政府、媒体部门研究的热点,但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七大特点的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的探讨,初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三方联动、三种监管、三类报告、三大研判、三级反应、三重引导等干预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中源  王国栋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新闻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情民意的传输带,由于缺乏网络舆情引导的专门人才以及与之配套的技术、制度等,网络舆情极易成为整个社会信息舆论中的不确定因素。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理顺高校网络舆情的各种关系的情况下,针对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准确的预测高校舆情发展的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