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4)
2023(9187)
2022(7499)
2021(7040)
2020(5789)
2019(12691)
2018(12591)
2017(23586)
2016(13292)
2015(15119)
2014(15218)
2013(13838)
2012(12327)
2011(11069)
2010(11245)
2009(10608)
2008(10614)
2007(9968)
2006(8629)
2005(8218)
作者
(34424)
(28837)
(28427)
(27534)
(18247)
(13627)
(13124)
(11048)
(10980)
(10423)
(9806)
(9715)
(9094)
(8957)
(8879)
(8874)
(8575)
(8559)
(8473)
(8245)
(7094)
(6867)
(6830)
(6712)
(6511)
(6477)
(6432)
(6316)
(5681)
(5544)
学科
管理(42345)
(40893)
经济(40812)
(37569)
(31418)
企业(31418)
(16512)
方法(15766)
(15663)
中国(14994)
数学(13316)
数学方法(13097)
业经(11905)
(11854)
银行(11849)
(11651)
(11198)
(11141)
保险(11050)
(10430)
(10156)
金融(10152)
(10024)
财务(10002)
财务管理(9969)
企业财务(9485)
理论(9386)
教育(8999)
体制(8734)
(7929)
机构
大学(179441)
学院(177119)
(68185)
管理(66704)
经济(66463)
理学(56037)
理学院(55438)
管理学(54370)
管理学院(54025)
研究(53038)
中国(46248)
(39740)
(36802)
财经(29853)
科学(29395)
(28573)
(26967)
中心(26476)
(24736)
(24154)
师范(23957)
北京(23432)
(23095)
(22629)
财经大学(22299)
业大(21968)
研究所(21710)
经济学(21223)
(19503)
经济学院(19033)
基金
项目(113394)
科学(90611)
研究(90207)
基金(81281)
(67825)
国家(67191)
科学基金(59511)
社会(57471)
社会科(54222)
社会科学(54208)
(45339)
教育(44398)
基金项目(42416)
编号(38411)
(37407)
自然(36180)
自然科(35379)
自然科学(35373)
自然科学基金(34747)
成果(34138)
资助(32371)
(28163)
课题(27682)
(25728)
重点(25281)
(24926)
项目编号(24553)
(24334)
大学(23900)
(23617)
期刊
(77981)
经济(77981)
研究(59112)
中国(44249)
(32801)
教育(32133)
管理(26066)
(25762)
金融(25762)
学报(22827)
(21543)
科学(20640)
大学(19410)
学学(17111)
财经(15394)
技术(15037)
农业(13860)
(13035)
业经(12307)
经济研究(11650)
图书(11043)
理论(9341)
问题(9279)
职业(9093)
财会(8930)
实践(8450)
(8450)
会计(8180)
(8036)
(8017)
共检索到281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茜茜  朱永祥  
校园借贷问题已引起监管部门及媒体的高度关注。本文针对高校学生这一特殊借款群体,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揭示出学生参与网络借款的现状,并依据"为什么会借"——"为什么不还"这一逻辑路径,研究发现:在借款阶段,学生自身能力约束、正规金融的融资约束、网贷平台的逆向选择和监管部门漏洞造成高信用风险、低偿债能力的学生获得了网络借款;在还款阶段,收入机制、成本机制、声誉机制和法律机制的作用有限,进一步导致了学生的违约行为。本文据此针对网络借贷各方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茜茜  朱永祥  
校园借贷问题已引起监管部门及媒体的高度关注。本文针对高校学生这一特殊借款群体,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揭示出学生参与网络借款的现状,并依据“为什么会借”——“为什么不还”这一逻辑路径,研究发现:在借款阶段,学生自身能力约束、正规金融的融资约束、网贷平台的逆向选择和监管部门漏洞造成高信用风险、低偿债能力的学生获得了网络借款;在还款阶段,收入机制、成本机制、声誉机制和法律机制的作用有限,进一步导致了学生的违约行为。本文据此针对网络借贷各方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伟琴  
为保证高校网络舆情的健康、有序发展,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工作领导机制、队伍保障机制、教育引领机制、干预引导机制、预警机制、危机处置机制、工作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等有效机制,以期对学生的网络舆情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处置,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全承相  吴彩虹  李志春  
高校学生自杀责任治理结构存在着高校与学生及其家属关于责任分配的突出矛盾。基于高校与学生的特殊关系,高校对学生自杀风险存在合理注意义务,如因过失未能预见或未能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导致学生自杀,高校应分情况承担相应的民事过失责任、连带责任或补充责任。同时,当下大学生自杀的高校责任在责任主体、责任范围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出现了扩张化趋势。因此,有必要通过多种管理措施防控大学生自杀的潜在责任,通过高校内部的分担机制防控大学生自杀的现实责任,通过高校责任险对大学生自杀风险进行社会化化解,以更好地维护高校、学生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新庆  
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贷款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其贷款行为背后包含的信用风险不容忽视。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郑州市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贷款参与度高且逾期情况时有发生;对自身偿债能力、信用风险及逾期后果认知不足。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行为、网贷平台的低门槛与高推广、行业环境宽松与家庭监管不力。应把控舆论方向,营造健康的互联网信贷环境;改善校园文化,切断不良网贷入校渠道;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理财观。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新庆  
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贷款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其贷款行为背后包含的信用风险不容忽视。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郑州市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贷款参与度高且逾期情况时有发生;对自身偿债能力、信用风险及逾期后果认知不足。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行为、网贷平台的低门槛与高推广、行业环境宽松与家庭监管不力。应把控舆论方向,营造健康互联网信贷环境;改善校园文化,切断不良网贷入校渠道;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理财观。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丁韧  马费成  刘永波  
本文构建出一个基于场景测试的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能力评价体系,包括了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文章采用该评价体系对高校学生进行测试,探讨了我国高校学生的网络信息搜索能力水平和相关特征,同时还考察了测试效果。最后指出该评价体系能够较好地定量测评学生网络信息资源搜索能力,对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国君  季琳  
高校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学生网络评教已经是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有效手段,目前已经成为最流行的评教方式。网络评教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如快捷省时、机动灵活、信度增加,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学生、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师生正确认识网络评教,确保评教结果客观公正;建立有效的评教机制,使学生评教规范化、制度化;正确运用评教结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林豪慧  
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现状和特点 ,指出了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障碍 ,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付亮  张金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财  季赛勉  
网贷平台监管备案正稳步推进,其关键在于把控风险体系。现有文献大多围绕"交易过程—事件类型"探讨网贷风险,本文则以"事件类型—产品端"为切入视角,从网贷平台产品端的资金来源、信贷资产、资金池、信息披露等方面解析风险逻辑,层层剖析产品端风险漏洞枢纽的风险传输渠道。针对这些风险漏洞,可以通过加强产品端初始资金配对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优势、完善中间资金账户管理机制和建立关联信息强制披露制度等手段,调整网贷监管体系,有效治理网贷风险,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发展和监管政策的贯彻落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叶苨  齐晓雯  
除了传统的贷款、发债等方式之外,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借贷方式逐渐兴起,这一借贷方式,比较适合中小企业融资。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当前的网络借贷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网络借贷的信用问题。针对当前中国网络借贷的发展情况,着重剖析网络借贷中的风险问题,并创新风险控制方法,探讨分别以建立信用体系为核心和与保险相结合的两种风险控制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伟华  
处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其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可借助于运用大数据技术。本文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特征的介绍,结合大数据技术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落后、专业技术人才欠缺等,提出了挖掘关键用户资源、完善监测体系、建立预警处理机制、引导机制等策略,以期为消除网络舆情对高校产生的不良影响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晨  刘传哲  夏雨霏  
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真实数据探究借款描述质量与出借行为和真实信用风险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借款描述质量会显著影响出借人的决策行为,借款描述中语句通顺、长度适中、不包含负面情绪且蕴含人格更多的借款标的更容易满标;不同人格对于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另外,投资者以借款描述为媒介对于标的信用风险的认知与实际风险水平存在一定偏差,具有勤奋、追求生活品质、还款历史和尝试人格的借款人更倾向于如约还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晨  刘传哲  夏雨霏  
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真实数据探究借款描述质量与出借行为和真实信用风险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借款描述质量会显著影响出借人的决策行为,借款描述中语句通顺、长度适中、不包含负面情绪且蕴含人格更多的借款标的更容易满标;不同人格对于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另外,投资者以借款描述为媒介对于标的信用风险的认知与实际风险水平存在一定偏差,具有勤奋、追求生活品质、还款历史和尝试人格的借款人更倾向于如约还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