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5)
2023(11059)
2022(9074)
2021(8591)
2020(7036)
2019(15530)
2018(15358)
2017(27885)
2016(15663)
2015(17818)
2014(17273)
2013(16063)
2012(14261)
2011(12729)
2010(13059)
2009(12390)
2008(12497)
2007(11822)
2006(10493)
2005(9477)
作者
(40372)
(33912)
(33441)
(31946)
(21431)
(15898)
(15168)
(12850)
(12696)
(12256)
(11435)
(11288)
(10845)
(10684)
(10387)
(10105)
(10026)
(9904)
(9766)
(9750)
(8483)
(8214)
(7917)
(7886)
(7662)
(7540)
(7540)
(7333)
(6678)
(6573)
学科
管理(63275)
(53547)
(49636)
企业(49636)
(46517)
经济(46436)
(19997)
(17617)
方法(16607)
技术(16601)
中国(16059)
业经(15056)
(13262)
财务(13225)
财务管理(13190)
(13107)
数学(12531)
企业财务(12520)
技术管理(12319)
数学方法(12280)
理论(11852)
(11617)
(11609)
银行(11597)
(11223)
教育(11018)
(10941)
(9702)
体制(9685)
(9515)
机构
大学(205831)
学院(205056)
管理(81511)
(77754)
经济(75732)
理学(67823)
理学院(67053)
管理学(65976)
管理学院(65534)
研究(62834)
中国(51018)
(43590)
(43270)
科学(35470)
(34461)
财经(31964)
中心(30179)
(29553)
(28796)
(28060)
师范(27836)
(27375)
北京(27353)
研究所(25948)
业大(25223)
(25000)
(23629)
财经大学(23525)
经济学(22837)
技术(22787)
基金
项目(130341)
科学(104169)
研究(104076)
基金(91498)
(76990)
国家(76208)
科学基金(67299)
社会(65564)
社会科(61997)
社会科学(61982)
(53804)
教育(50717)
基金项目(48168)
(43895)
编号(43436)
自然(40494)
自然科(39577)
自然科学(39570)
自然科学基金(38905)
成果(37796)
资助(34927)
(33267)
课题(32145)
(31057)
创新(29967)
重点(29368)
(28617)
项目编号(27826)
(27407)
(27137)
期刊
(96084)
经济(96084)
研究(65868)
中国(55806)
教育(38854)
(38636)
管理(38073)
学报(25686)
科学(25655)
(23263)
大学(21823)
(21680)
金融(21680)
技术(20542)
学学(19168)
财经(16696)
业经(15480)
农业(15095)
(14504)
经济研究(13910)
图书(12855)
科技(11794)
职业(11304)
会计(11267)
财会(11145)
问题(10881)
(10467)
论坛(10467)
技术经济(10297)
现代(9912)
共检索到334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劲艺  
高校是管理者与教育者组成的一个有机体,而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让高校教育事业与教育活动彰显更好的生命力,成为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必须确保学生权利实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重点探讨了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基本原则及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时长江  刘彦朝  
以教育、管理、引导及咨询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大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体系是彰显大学制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高校长期实施的"管控型"及"模具式"的学生事务管理体系,在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元媛  
做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对推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高校学生管理规则进一步规范与完善。以《规定》的核心思想为出发点,结合高校学生管理实际,重点探讨学生管理制度原则,期望能有效提升目前国内高校学生的管理水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雅风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将契约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管理,不但可以促进高校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进程,而且对于保证大学理念以及高等教育的功能的实现,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和服务于学生的原则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高校现行学生管理的弊端,可利用行政契约的控权性,对高校权力实施必要的限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峥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发轫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传统,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Rogers)首次提出这一观念,并将其应用到本科教育层面。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正在从深层次影响着我国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这一理念也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理念必须积极推进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立敏  庄岩  
从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确保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入手,论述了在德育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德育首位的原则、正确的德育价值观原则、德育的层次性原则、德育的实践性原则、德育的灌输性原则、德育的考评原则等六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齐佩芳  毛小平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高校学生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确立以人为本,依法对学生进行管理的管理理念,以学生权利为本位,以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管理内容,进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这是学生管理制度的基本导向和原则,也是公民教育意识的充分体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亚平  
高等教育及其管理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教育部新近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高校的育人功能,以制度形式巩固高等教育及其管理改革成果,依法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以及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推进依法治校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为我国新时期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制度框架和规则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亚平  
大学生管理是高校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法治化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对于学生事务管理的价值诉求。在法治建设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业已颁布并将实施。从内容上看,其特点体现为学生管理法治精神更加凸显,学生权利救济机制更为完善,学生事务管理制度更为规范,新规定必将在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中发挥更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卜关   何大炜  
任何一个银行,无论大小,都有自身独特的制度框架。这是由银行之间相互区分的特质决定的。一般而言,银行的内部制度包括管理和操作两个层面。一个银行的管理制度体系是银行的经营战略、经营规模、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特质以及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特征的集中体现。一个银行的操作制度,则主要是因业务处理手段的变化而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蓉华  周永生  唐建民  
建设一流的高校 ,既涉及高校管理制度创新问题 ,又涉及用人机制问题。师资是高校最重要的办学资源 ,是其学术水平赖以建立、维持、巩固的根基。以不断创新科学技术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需要良好的用人机制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司汉武  焦颖娜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深化教育改革,从高校层面看就是要推进现代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坚持服务创新,提升高校管理现代化建设水平;从远程教育层面看就是要深化其教育服务职能,不断创新教育服务方式,推进国民综合素质提升。远程教育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高校服务范围,发挥高校教育服务职能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远程教育服务创新角度重新审视现代高校管理制度,推进教育服务创新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燕凌  李立清  
转变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能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当前农村卫生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的基本特征后,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农民自愿参合自愿选择、公平与效率兼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低收入人口优先受益、多元并举与政府为主相结合、政府增加投入与严格监管相结合、坚持逐渐实现城乡统筹、坚持逐渐扩大保障范围、依法管理与加强服务相结合等十大原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戈  王衡  
“两课”教学创新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应在尊重道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下,促进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两课”教学的最终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