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5)
2023(9810)
2022(8371)
2021(7766)
2020(6507)
2019(14423)
2018(14288)
2017(25975)
2016(14600)
2015(16743)
2014(16217)
2013(15046)
2012(13490)
2011(12085)
2010(12455)
2009(11736)
2008(11506)
2007(10694)
2006(9377)
2005(8517)
作者
(37907)
(31606)
(31291)
(29961)
(19967)
(15254)
(14390)
(12135)
(12004)
(11528)
(10778)
(10704)
(10257)
(9867)
(9662)
(9602)
(9541)
(9319)
(9124)
(9108)
(8053)
(7694)
(7519)
(7431)
(7220)
(7036)
(6982)
(6980)
(6301)
(6276)
学科
管理(53067)
(47588)
经济(47508)
(46029)
(42248)
企业(42248)
方法(18179)
技术(16580)
(16139)
(15547)
中国(15520)
数学(14904)
数学方法(14631)
业经(13519)
技术管理(12337)
(11949)
理论(10662)
教育(10631)
(10626)
地方(10133)
(9740)
银行(9727)
(9713)
财务(9682)
(9674)
财务管理(9656)
(9262)
企业财务(9162)
体制(8848)
(8600)
机构
大学(194155)
学院(192303)
管理(75897)
(74695)
经济(72885)
理学(64773)
理学院(64057)
管理学(62893)
管理学院(62528)
研究(59694)
中国(45930)
(40454)
(38903)
科学(34093)
(31712)
财经(29141)
中心(28125)
(28006)
(27220)
师范(27013)
(26261)
北京(25499)
(24870)
研究所(24779)
业大(24683)
(24196)
(22450)
经济学(22044)
技术(21662)
财经大学(21376)
基金
项目(127136)
科学(102251)
研究(100575)
基金(89275)
(74911)
国家(74186)
科学基金(65967)
社会(64092)
社会科(60656)
社会科学(60640)
(53438)
教育(49525)
基金项目(47235)
(43309)
编号(41505)
自然(39778)
自然科(38928)
自然科学(38919)
自然科学基金(38245)
成果(35597)
资助(34531)
(32472)
课题(31243)
(30052)
创新(29270)
重点(28778)
(28173)
(26950)
项目编号(26260)
大学(25971)
期刊
(86634)
经济(86634)
研究(60983)
中国(53527)
教育(38686)
(32812)
管理(32727)
学报(24136)
科学(23624)
(21614)
大学(20453)
技术(20157)
学学(17756)
(17604)
金融(17604)
财经(14925)
农业(14500)
业经(13661)
(12953)
经济研究(12930)
图书(12462)
科技(11933)
职业(11266)
技术经济(10373)
(10281)
论坛(10281)
问题(10105)
会计(9746)
(9132)
书馆(9104)
共检索到306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娟  陈岸涛  
合理运用"协同创新"核心理念对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协同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这是一个新的视域。学生工作队伍协同创新能力界定的关键在于"协同",落脚点在于"创新";个体与群体,制度与环境等内外部影响因素制约着学生工作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对素质、技能、成果的定性分析构成了评价学生工作队伍协同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文晓灵  
通过中美比较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有两大问题:一是规模偏小,包括组织结构和人员数量都与工作任务不相符合,带来许多问题,应适度扩大规模;二是缺乏专业性和职业性,影响到学生工作质量和队伍稳定,应强化专业性和职业性导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华  王玉龙  
打造高水平学生工作队伍需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针对高职院校学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通过系统设计,以关注系情、学情、班情为载体,探索推行以"系(院)书记说系情、辅导员说学情、班主任说班情"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强化学生工作的述职与考核,构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致力于实现"以说促学、以说促研、以说促享、以说促行"的实施成效,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整体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玉新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阐述了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价值、队伍建设、工作运行等情况,提出了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工作机制的几点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卫华  
"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在社会各个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整合教育资源、协同攻关,从而推动教育建设的一种创新活动。文章基于"协同创新"视角,分析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协同创新建设的必要性,并对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建立合作"区域联盟",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学术"共同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管理制度,构建师资建设保障体系,以期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效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飞  李晗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协同创新投入-产出-转化过程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C9联盟高校为例对其协同创新能力和过程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实证结果表明,第一,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分化严重,投入、产出和转化越向后段差距越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整体实力突出;第二,对于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投入-产出、产出-转化和转化-投入效率,大部分高校协同创新投入-产出水平较高,但是产出-转化、转化-投入的效率较低,系统整体运行不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认识不统一、观念陈旧、管理体制不完善、队伍体系不健全、工作制度和保障机制不够规范,因此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可持续发展,包括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更新观念,转变理念,正确指导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理顺关系,明确分工,创新学生工作体制;加强管理,创造条件,构建队伍持续性发展新机制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波  徐榕  
“十四五”规划纲要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十四五”规划里,对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实现“三个全覆盖”、建立学生资助政策的动态调整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高校资助工作体系作为高校行为文化养成教育工程之一备受关注,对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研究也成为一项重点课题。文章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结合“十四五”时期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环境特点,分析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博  
高校协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的管理和改革创新,在管理中创造性地运用集成、协调、融合等价值准则,在改革创新中谋求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文章在探讨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及运作机理的基础上,从校内协同和校外协同两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了高校协同的实现形式,通过建立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力保障机制、选择决策机制、投入激励机制、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以及评价反馈机制,共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有序健康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魁鸿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企业、政府等机构在某一重大战略需求的引导下协作攻关的创造性活动,其具有原创性、协作性和任务导向性等特征。目前,高校协同创新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政府职责不清、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障碍。因此,相关部门应紧密合作,构建由知识创新机制、知识转化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组成的协同创新耦合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孔军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发展,虽历经一些曲折却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中央十六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德育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地位有所提升,队伍有所充实,整体素质有所提高,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正国  
随着我国创新活动不断渗透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效果、传播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活动的开展和运行已远非某个单一主体所能承担,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高水平大学具有学科综合、人才荟集、研究力量密集等优势,作为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源头,在协调创新链条中的作用日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晓娥  李星  
在当今协同创新成为高校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背景下,接待工作逐步发展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加强对外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高校接待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文化内涵和管理水平,影响着高校的形象和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雄  吕建秋  王利英  叶李  蒋艳萍  
协同创新作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建设内容,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发展需要。基于内外因视角分析总结我国高校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高校、企业3个层面围绕加强政府统筹、营造协同创新氛围、创新考核评价办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改进利益分配方式等方面提出高校教师参与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林明  孙秋碧  李美娟  欧忠辉  
文章针对多种动态评价方法评价结论非一致性问题,在Borda法的基础上,对不同相容动态评价方法的排序结果进行组合,提出基于Borda法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构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Borda法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对2009—2013年期间东部地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组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较稳定,北京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最强,排名稳居第一;江苏和广东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较强,排名前三;海南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较弱,排名一直处于东部地区末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