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2)
2023(15674)
2022(13387)
2021(12780)
2020(10593)
2019(24692)
2018(24482)
2017(44123)
2016(25495)
2015(29326)
2014(29783)
2013(28487)
2012(27190)
2011(24938)
2010(25632)
2009(23491)
2008(23604)
2007(21420)
2006(18988)
2005(17790)
作者
(72850)
(60866)
(60557)
(57931)
(38887)
(29481)
(28035)
(23654)
(23064)
(22257)
(20676)
(20665)
(19640)
(19374)
(19114)
(18927)
(18871)
(17947)
(17745)
(17607)
(15781)
(15363)
(14788)
(14082)
(14060)
(13709)
(13689)
(13660)
(12500)
(12258)
学科
(98001)
经济(97893)
管理(62132)
(59046)
(45333)
企业(45333)
方法(37475)
中国(34632)
数学(32509)
数学方法(32073)
(29774)
地方(27268)
教育(24945)
(24593)
(23938)
业经(21347)
(20165)
农业(20025)
理论(18452)
(18188)
贸易(18170)
(17748)
银行(17715)
(17515)
(17036)
(17018)
金融(17015)
(15564)
(14976)
技术(14851)
机构
大学(355717)
学院(351024)
(133342)
经济(129884)
研究(129603)
管理(120642)
理学(101294)
理学院(99801)
管理学(97610)
管理学院(96920)
中国(95597)
科学(80213)
(79405)
(67404)
(64924)
(62930)
研究所(60705)
(60027)
师范(59539)
中心(59477)
(58760)
北京(51524)
业大(51459)
财经(49347)
农业(49061)
师范大学(47752)
(47192)
(46384)
教育(44865)
(44478)
基金
项目(220796)
科学(172054)
研究(168345)
基金(152608)
(132397)
国家(131078)
科学基金(109811)
社会(101402)
社会科(95552)
社会科学(95525)
(89742)
教育(84144)
基金项目(80142)
(76572)
编号(72301)
自然(68943)
自然科(67226)
自然科学(67205)
自然科学基金(65976)
成果(63404)
资助(62464)
课题(53927)
(52096)
重点(51654)
(49140)
(45390)
(44594)
(44531)
项目编号(42845)
大学(42590)
期刊
(158775)
经济(158775)
研究(117681)
中国(90122)
教育(75509)
(57882)
学报(56838)
(52578)
科学(50476)
管理(43653)
大学(43408)
农业(39091)
学学(38287)
(36118)
金融(36118)
技术(33030)
业经(26361)
财经(24803)
经济研究(24364)
图书(23346)
(21722)
(21447)
问题(20921)
职业(19055)
(17559)
论坛(17559)
(17509)
(17478)
书馆(17228)
图书馆(17228)
共检索到571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尹力  张虹  
婚育权是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在校大学生应该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婚育权。受教育权作为学生权利中最根本的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结婚与否不应成为其接受教育的限制条件。我国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高校学生婚育权的发展,经历了由最初的"限制结婚"到"禁婚",再到"禁婚、禁育"的解除三个阶段,学生婚育权和受教育权二者之间也从冲突走向融合,这既彰显了受教育权利的人权特性,也为高校管理理念的重塑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王宁可  
通过对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研究我国公立高校学生管理权的行使规范性问题发现:高校规章制定权行使的规范性低于具体的学生管理权;高校规章制定权的行使中,合法性和公开性能够较好实现,合理性次之,参与性最低;高校各项具体学生管理权的行使中,学籍管理权行使的规范性高于校园秩序管理权和学生惩戒权,学生奖励权行使的规范性最低。因此,高校应加强规章制定的规范性,着重提高规章制定的参与性,重视学生奖励权的规范行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丹  陈寰  孔凡斌  
本文以1949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和国家立法机关颁布实施的283个涉林规范性文件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发布数量、作用对象、发布部门、发布形式、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效力六个维度构建特征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林业政策的演进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中国涉林规范性文件文本在数量特征上呈整体持续上升态势,其着力点长期关注森林保护的整体层面,发布主体的行政级别较高且呈现多元化特征;文本制定以部门单独决策模式为主,跨部门联合决策情况偏少;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是最为常用的林业政策工具,经济激励型、信息公开型和自愿参与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林业政策由侧重事前控制转为侧重事后控制再转为注重事前控制;文本效力的提升得益于文件数量增多的规模效应,平均效力对文本整体效力增加的贡献程度不足,中国林业政策措施、政策反馈、政策目标的平均效力都较高,但政策力度的平均效力较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肖鹏  
研究目的: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中土地经营权的性质。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中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逻辑各不相同。不同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直接影响土地经营权的性质。(2)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为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从而采用"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土地经营权将取代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法定的用益物权。(3)土地经营权人既可以是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土地经营权的农户,也可以是通过转让、互换或者入股等流转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期限届满之前,土地经营权应当独立于土地承包权存在,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云志  
2015年,教育部颁布《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标志着高职院校治理开始步入新征程。通过《行动计划》对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追求及其困局的分析,指出着眼于外部治理是《行动计划》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重大突破,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关联则是《行动计划》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保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申素平  
受教育权的国际标准由多项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国际文件共同确立。受教育权国际标准的框架由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受益权、教育的自由权、不歧视与制度保障五个维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五个层次共同构成。其中有些标准要求国家立即予以实现,有些标准允许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渐进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保俊  
规范性发展是成人高等教育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目前,一些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运行规范性不够,严重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声誉。成人高等教育只有规范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行政管理、主管行为、主办行为和站点合作行为,才能科学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小桃  
个性的发展和教育密切相关。而现在人们常把个性的缺失归咎为教育的规范性 ,这种看法是失之偏颇的。规范性是教育固有的一种内在属性 ,它是客观存在的 ;而发展人的个性是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教育的规范性和人的个性发展二者并非截然对立 ,而是相互影响 ,互为促进的。值得注意的是 ,教育的规范性和平均主义教育的模式化、标准化含义是不同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征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法律和国际法对此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一些西方法学家对有关法律的实施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国内外学术界对受教育权的合理性还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根据中国的情况,讨论法律对受教育权的规定,着重研究这一权利的伦理基础,目的是填补一些理论空白,并解决中国学术界十多年来一直争论的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难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劳凯声  
近年来,我国受教育权的实现与保障开始面对一系列新情况,人们不再局限于生存权和受益权,而是强调教育的自主、自决、自治,关注由内在动机和自我决定而产生的结果,由此教育选择成为新的权利主张。教育选择使教育的强制与自由从一个教育问题演变为公与私的关系问题,受教育权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不仅与受教育义务相对应,同时也与教育自由相对应,因而对受教育权的内涵发展具有建构性作用。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无论中外都曾产生过国家干预主义的思潮和行动,导致权力的扩张及其对市民生活的介入。虽然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公权力行使有着充分的合理性,然而如无明确的界限就极有可能造成对公民权利的限制甚至剥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为权利与权力划界,为各自的活动规定范围,防止由于权力越界而产生的对权利的侵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教育实践是规范性实践,具有规范性问题,教育研究的经验主义把教育实践仅仅看作一个现象的、可经验描述性的实在,导致对规范性问题的遗忘,导致价值研究的阙如。教育研究具有认识教育实践的各种规则、规范、原则的任务,包含着目的、理想、根据、标准、形式等的证成,只有规范性论证才能真正切入这些问题。规范性研究不以说明事实为目的,它以规范性的方法来为"应然"的教育提供理由,揭示教育的理性真理,提出针对教育的理想、本质形式、规范原则的必然性知识。规范性探究证成的原则、规范等,是真实而正当的,是值得遵循和实践的,也是应当遵循和实践的。经过证成的典范、标准、应然形式、理想、目的等,不仅用来评价和衡量教育实践的各种观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振芝  史万兵  
大学生受教育权是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的基础。探讨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性质既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也不能脱离人受教育的年龄阶段。教育法治过程是更好完成人本身素质提升,平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依法治教就是要充分重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主张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以权利为本,以学生为本。大学生受教育权是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我们迈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大军  马光泽  
受教育权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轴,因此对教师惩戒权的理解,就不能绕过受教育权。在该思路之下,不仅需要考虑教师惩戒权可能会给受教育权带来何种影响,而且还尤为需要注意受教育权对教师惩戒权所具有的能动面向。在来源上,受教育权间接地决定着教师惩戒权的产生,但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义务教育的兴起以及国家教育权的介入,二者之间的关联逻辑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运行上,作为目的指向,受教育权对教师惩戒权构成了限制。体现在规范逻辑上,该限制是通过受教育权规范构造中的权力面向来实现的。由于受到受教育权的限制性影响,教师惩戒权规范构造中的豁免情形被取消,而只保留了特权、要求和权力;其中,权力只可能是在弱意义上而言的,也即其仍要处于受教育权的限制之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冰娜  
欧盟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规范性力量的角色,通过教育等软性手段传播欧盟的规则和价值观,实现欧盟规范的扩散。欧盟对非教育发展合作包含了利他和利己的双重目标,旨在促进非洲教育、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也服务于欧盟的整体利益和政治意图。在对非洲的教育发展合作过程中,欧盟采取了程序性扩散、传递性扩散以及“文化过滤”扩散三种手段,促进制度性规范在非洲的扩散,推动非洲按照欧洲模式进行教育变革和转型。欧盟对非教育发展合作无疑加速了欧盟规范的外溢,推动博洛尼亚进程等模式南渐,成功将欧洲教育模式和标准引入非洲教育系统。欧盟对非教育发展合作也存在固守统一的区域教育发展合作范式、传统和新兴援助者的竞争以及新殖民主义色彩等挑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鹏  
宪法第46条第1款集受教育权与受教育义务于同一主体,由此需要对其自洽性加以证立。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分别对应了教育目标的个体主义与国家主义取向。其中,个体主义取向的教育目标,其内容在于形成公民的个体人格;国家主义取向的教育目标,其内容在于实现社会控制以及推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而形成公民"公共意义上的人格"这一教育目标,则兼具个体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双重性质。教育目标的个体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现代宪法所隐含的教育的目标虽以个体主义为核心,但同时亦可辨别出能够与个体主义相兼容的国家主义教育目标。厘定两种教育目标及其内在关系,有助于为该条款构建清晰且自洽的规范结构,亦有助于辨识出该条款所指向的法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