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7)
- 2023(12313)
- 2022(10808)
- 2021(10126)
- 2020(8662)
- 2019(19932)
- 2018(19699)
- 2017(37875)
- 2016(21183)
- 2015(24359)
- 2014(24068)
- 2013(23298)
- 2012(21273)
- 2011(19232)
- 2010(19024)
- 2009(17165)
- 2008(16640)
- 2007(14652)
- 2006(12643)
- 2005(10854)
- 学科
- 济(80143)
- 经济(80045)
- 管理(59880)
- 业(54894)
- 企(46145)
- 企业(46145)
- 方法(41505)
- 数学(36462)
- 数学方法(36064)
- 中国(20683)
- 财(20228)
- 农(20105)
- 学(18002)
- 业经(17067)
- 地方(15657)
- 理论(14661)
- 教育(14495)
- 贸(13962)
- 贸易(13957)
- 农业(13677)
- 易(13501)
- 技术(13263)
- 务(13075)
- 财务(13011)
- 财务管理(12983)
- 制(12948)
- 和(12814)
- 企业财务(12388)
- 环境(12086)
- 划(10895)
- 机构
- 大学(298215)
- 学院(292351)
- 管理(115576)
- 济(110188)
- 经济(107671)
- 理学(101288)
- 理学院(100170)
- 管理学(98195)
- 管理学院(97720)
- 研究(94985)
- 中国(67859)
- 京(63226)
- 科学(61039)
- 财(50287)
- 农(48520)
- 所(47334)
- 业大(46499)
- 研究所(43475)
- 中心(42862)
- 江(42035)
- 财经(41076)
- 范(40547)
- 师范(40096)
- 北京(39851)
- 农业(38425)
- 经(37502)
- 院(34825)
- 州(34385)
- 经济学(32779)
- 师范大学(32033)
- 基金
- 项目(206855)
- 科学(161785)
- 研究(151314)
- 基金(148453)
- 家(129435)
- 国家(128334)
- 科学基金(110176)
- 社会(92818)
- 社会科(87794)
- 社会科学(87769)
- 省(81903)
- 基金项目(79130)
- 自然(73216)
- 教育(71950)
- 自然科(71507)
- 自然科学(71487)
- 自然科学基金(70226)
- 划(69139)
- 编号(62222)
- 资助(62121)
- 成果(51604)
- 重点(46193)
- 部(45673)
- 课题(43645)
- 创(43382)
- 发(42918)
- 大学(40364)
- 创新(40172)
- 科研(40139)
- 教育部(39282)
- 期刊
- 济(113748)
- 经济(113748)
- 研究(85324)
- 中国(56904)
- 学报(50127)
- 教育(43939)
- 科学(43797)
- 农(42319)
- 管理(41317)
- 大学(38154)
- 财(36863)
- 学学(34982)
- 农业(29892)
- 技术(24976)
- 融(21470)
- 金融(21470)
- 财经(19998)
- 图书(19023)
- 经济研究(18248)
- 业经(18104)
- 经(16924)
- 业(15385)
- 问题(14714)
- 科技(14611)
- 理论(14351)
- 技术经济(13660)
- 版(13598)
- 实践(13258)
- 践(13258)
- 书馆(12796)
共检索到416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燕
文章以中华女子学院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当前高校学生对立法和立法语言的认知,认为当前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多样化,对妇女权益的法律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对立法语言持客观公允的态度,有一定的法律应用意识,但仍需提高。文章提出要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合力提高对妇女权益法律的认知度,加强高校学生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参与立法的意识及能力。
关键词:
高校学生 立法意识 立法能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锐
公民纳税意识的高低是整个社会纳税遵从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以浙江某高校为样本所做的实证调查反映了目前高校在读本科生的纳税意识现状。数据表明:被调查者的纳税意识不是很强,但很注重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对政府基本信任,也非常关注自己的个人信用状况;影响纳税人逃税决策的重要因素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税率、政府信用和个人信用。由此,作者提出政府提高自身信用是目前影响公民纳税意识的关键,而纳税信用体系的建立可通过负强化来提高公民纳税意识。
关键词:
政府信用 纳税意识 高校学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蒋承 金文旺 张翼
基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5年组织的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本研究定量评估了高校学生创业参与、学工参与、社团参与和实习参与等社会性参与的经历、特别是参与程度对就业起薪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社会性参与的质量并不高,表现在泛学工参与、泛社团参与和泛实习参与的比率都超过60%;而深度的社会性参与经历对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尤其是曾经有过校级学生干部经历、社团负责人经历和3次以上实习经历的高校学生,毕业后可能拿到更高的薪资回报。研究同时发现,创业参与经历是最有助于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起薪水平的社会性参与方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需要通过鼓励学生的深度社会性参与,来优化人才培养环节,从而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可就业能力。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慧勤
大学生的付费能力直接影响成本补偿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财政手段的潜在价值。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和逻辑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学生的付费意愿、能力及对公平的影响,为大学生收费和资助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大学生 付费意愿 付费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莉萍 管清天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信号筛选理论,本文利用全国85所高校学生调查数据建立计量回归模型,研究了院校层次与学生能力增值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总体能力、创新能力和非认知技能方面一般本科高校对学生能力的增值效应大于重点高校,而在同一层次大学中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能力增值存在差异。
关键词:
院校层次 教育质量 学生能力 增值评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亚杰
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模式进行探讨,分析目前高校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学生参与 教学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华坚 丁远
尊重与鼓励学生参与管理,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民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从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概念出发,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现状,结合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分析了造成高校管理困境的原因,进而提出几点创新路径。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参与管理 创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陆凯 王松婵 吴卓平
高校学生社团能力是社团适应多变的教育与文化环境,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高校学生社团能力具备跨学科性、多元开放性、动态发展性和竞争合作性四大特征,同时受到发展需求、资源配置、管理机制与外部环境四大因素的影响,但在高校学生社团日常运行中,存在治理主体缺位、专业意识不强、社企互动缺失、多元融资不力、缺乏淘汰机制、竞合能力较弱等问题制约着高校学生社团能力的建设,可以从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章程,提升高校学生社团融资水平,推行高校学生社团评估制度等方面着手,引导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冰 杨帆 许庆豫
在探讨与梳理高校学生公民意识、高校社会参与的内涵与关系的基础之上,借鉴理查德·涅米的曝光与选择模型,分析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特点、探索社会参与对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校社会参与的程度越高,高校学生的公民意识越好。此外,高校学生对政府的信赖程度以及对学校生活的卷入程度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高校社会参与通过高校学生良好的政府信赖及学校卷入程度对高校学生公民意识产生了影响。因此,促进高校社会参与,把握其对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机制是高校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提升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高校社会参与 公民意识 高校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开洪
文章从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含义入手,初步分析了学生评教有效性的特征,并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思想认识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九个维度展开了实证研究,参加问卷调查的大部分师生都认为学生评教是有效的,应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下去。
关键词:
学生评教 有效性 实证调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韧
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实证研究,从用户社会组织背景、用户情感、用户知识结构、搜索任务、信息对象、检索工具六大维度出发,探讨影响用户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采用逻辑回归,其结果有助于了解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特点,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资源的管理、利用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伶
随着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我国产业转型与升级压力增大、社会文化建设需求不断提升,对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有人才培养成果来看,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素质与社会需求很大程度上存在脱节,就业质量低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这部分高校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成了教育界亟待研究的课题。对此,本研究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通过运用文献、访谈、问卷等方法探索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培养标准缺失;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构建与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胜任力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宏
高校学生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根据新时代和新情况的发展变化,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将项目管理思维引入高校学生工作,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本文结合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学生工作实践经验,对高校学生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
关键词:
项目管理 高校 学生工作项目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颜丽君 曹树金
本文引入Howard博士的五大个性因素分析工具(简化的MBTI个性分析体系)描述用户个性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学生选择五类信息源的偏好进行实证研究。利用t检验,发现“目标性”、“敏感度”等个性因素对用户的信息源选择偏好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信息源选择偏好 用户研究 用户个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苟斐斐 周信杉
非课堂活动对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院校持续改进和学生抉择活动参与的基石。通过对139 971份调查数据和17份文本资料分析发现:非课堂经历对综合能力、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均产生显著正向预测作用,预测力为0.235、0.157、0.313;各种非课堂经历对大学生能力发展的预测力依次排序为学术活动经历、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体育活动经历、社团活动经历,其中体育活动效能突显,社团活动效能不佳;非课堂经历主要以“显性”的方式影响认知能力发展,以“隐性”的方式影响非认知能力发展。院校应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非课堂活动,规范与引导社团组织良性发展;学生应有取舍地参与非课堂活动,完善能力结构;学界应关注农村籍大学生非课堂经历,为实现高等教育过程公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 非课堂经历 能力发展 过程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