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7)
2023(9056)
2022(7423)
2021(6931)
2020(5624)
2019(12662)
2018(12354)
2017(20756)
2016(13101)
2015(14684)
2014(14467)
2013(12680)
2012(11384)
2011(10387)
2010(10442)
2009(9014)
2008(8629)
2007(7840)
2006(6839)
2005(5862)
作者
(35548)
(29556)
(29410)
(27986)
(18553)
(14389)
(13426)
(11558)
(11441)
(10510)
(9924)
(9901)
(9806)
(9317)
(9070)
(9051)
(8993)
(8905)
(8537)
(8515)
(7766)
(7242)
(7039)
(6971)
(6700)
(6586)
(6510)
(6446)
(6173)
(6001)
学科
(33783)
经济(33749)
管理(31829)
(24939)
教育(21994)
(19492)
企业(19492)
方法(16390)
中国(16240)
数学(14718)
数学方法(14507)
(11443)
环境(11245)
(10433)
理论(9942)
(9628)
教学(9228)
技术(7985)
(7850)
贸易(7849)
业经(7705)
(7678)
(7521)
(7204)
农业(7048)
发展(5914)
(5862)
财务(5860)
财务管理(5852)
地方(5816)
机构
大学(173924)
学院(166193)
研究(59039)
(55005)
管理(54388)
经济(53673)
理学(48452)
理学院(47753)
管理学(46485)
管理学院(46193)
科学(38917)
(37445)
中国(34668)
教育(34474)
(34331)
师范(33972)
(33449)
(30003)
业大(29681)
研究所(28099)
师范大学(27636)
农业(26838)
(25781)
中心(25473)
(23734)
北京(23693)
技术(22809)
(21257)
(20095)
财经(19617)
基金
项目(118606)
科学(93761)
研究(88926)
基金(81525)
(72846)
国家(72054)
科学基金(60238)
社会(54107)
教育(51238)
社会科(50983)
社会科学(50969)
(49564)
(44068)
基金项目(43317)
自然(39154)
自然科(38251)
自然科学(38236)
自然科学基金(37568)
编号(37406)
成果(32489)
资助(31681)
课题(30241)
重点(28795)
(27331)
(26209)
(25701)
(24846)
大学(24083)
教育部(23772)
规划(23728)
期刊
教育(60168)
研究(53568)
(51364)
经济(51364)
中国(43800)
学报(32987)
(27832)
科学(26250)
大学(25677)
学学(21994)
农业(19359)
(17804)
管理(16766)
技术(16135)
职业(14111)
(10762)
图书(9834)
财经(9426)
(8967)
业大(8935)
经济研究(8854)
业经(8590)
(8491)
论坛(8491)
高等(8468)
技术教育(8227)
职业技术(8227)
职业技术教育(8227)
科技(8173)
(8172)
共检索到241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俞冰  杨帆  许庆豫  
本文首先梳理和概括了高校学生公民身份教育内涵以及高校学生公民身份教育效果的环境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用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行为三个维度表征高校公民身份教育效果;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球意识、政治效能感表征学生的微观环境;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生参与管理表征学生所处的中观环境;用学生感知到的政府公信力、社会公平与凝聚力、媒体力量表征学生所处的宏观环境,探讨高校学生公民身份教育效果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公民身份教育效果受到三种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提出改进高校学生公民身份教育效果的设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汪旭晖  
学生评教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并被广泛运用到高校的各项管理之中。但是学生评教是否真正能从本质上反映教学质量一直存在争议,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及课程自身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评教的效果。对学生评教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探讨,有助于高等院校优化学生评教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明媚  
为探究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对成人高校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取成人高校继续教育学院4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填写完成学校环境、工作组织环境、自我效能感及学习效果问卷,利用SPSS26.0和PROCESS3.5宏程序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校环境及工作环境均显著正向预测成人高校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人高校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学校环境、工作环境与学习效果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鉴于此,建议成人高校教育者和企业要建立和谐、规范化、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要结合成人高校学习者的特点,提高他们对学业的自信水平,进而提高其学习效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帆  李朝阳  许庆豫  
基于学生参与社团的程度构建评价社团的标准,确定了高校学生社团评价的团队合作、职能分工、发展前景、影响力的四因素结构。通过编制高校学生社团评价问卷,发现高校学生社团的学生评价受学校类型、社团类型、社团组织结构、社团领导风格的影响。与其他社团或组织合作、配备充足的指导老师、以社会赞助为主要经费来源的社团获得的评价较高;开展活动的频率越高、社员的流失率越低、社团获得荣誉的级别越高,社团相应获得的评价也更高。建构科学的高校学生社团评价标准和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路径应创建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明确社团的价值定位;合理划分社团类型,保障社团的协同发展;推行社团评比内容的制度化,促进社团发展的良性循环;营造民主的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邱楷  叶道艳  
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影响着不同教师的学生评教结果,这是评教制度设计需认真回应的基本问题。本研究选择案例院校学生评教数据,从时间地点、学生、课程和教师等四个方面共15个具体指标研究学生评教成绩的影响因素,并对学生评教中非教学因素的比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学生因素影响最大,其次是教师、课程和时间地点;(2)具体指标来看,学生年级、教师年龄、学生规模、教师职称、课程类型、教师所在部门、学生所在学院、课程性质、教室、跨院课均对评教成绩产生显著影响;(3)尽管受多种因素制约,教学因素总能解释评教成绩中的绝大部分内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冰  杨帆  许庆豫  
在探讨与梳理高校学生公民意识、高校社会参与的内涵与关系的基础之上,借鉴理查德·涅米的曝光与选择模型,分析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特点、探索社会参与对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校社会参与的程度越高,高校学生的公民意识越好。此外,高校学生对政府的信赖程度以及对学校生活的卷入程度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高校社会参与通过高校学生良好的政府信赖及学校卷入程度对高校学生公民意识产生了影响。因此,促进高校社会参与,把握其对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机制是高校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提升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大泉  
近年来,以"扩招"为标志和起点,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大众化、国际化、多样化、大学法人化等多层面、多维度的理念和制度的冲击,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外部法律环境、内部运行机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申世园  吴东红  
在高校教育中,学生主要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中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且具有很强的职业色彩。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能否在大学期间学好适应自己需要的专业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重点论述影响高校学生专业适应性的种种因素,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选择与适应适合自己的专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英  田蜜  刘任烨  范娇颖  
近年来,社交媒体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为了全面、系统地把握社交媒体采纳的影响因素,本文对个人采纳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经典理论模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研究变量进行了整合分类,并结合高校学生和社交媒体特点挖掘出具有潜在可能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统一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构造了相应的变量测量量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钋  
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是对高等教育日益下降的可负担性的回应,也是为了进一步开放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机会。以北京市54所高校16058名在校生调查数据为基础,使用多水平分析对高校学生资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目前重点高校学生获得资助的水平显著地高于其他学生,而且就读于重点高校显著地提高了个人获得资助的可能性。此外,女性、贫困家庭子女、父亲教育程度较高学生和学生党员获得资助的水平也较高。大学高年级学生、高考成绩较高学生和理工科学生获得的资助也显著地高于其他学生。研究结论为调整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韧  
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实证研究,从用户社会组织背景、用户情感、用户知识结构、搜索任务、信息对象、检索工具六大维度出发,探讨影响用户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采用逻辑回归,其结果有助于了解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特点,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资源的管理、利用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馨阳  
近年来,随着学生在高校主体地位的提升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视,高校学生作为科研财务助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中。虽然学生参与财务报销有着自身的优势,但对财务报销的效率有一定影响,这对高校财务报销效率是一把双刃剑。文章基于对高校学生的调查研究,探析学生特征及主观能动性、财务知识获取途径、学生与财务沟通能力对财务报销效率的影响,分别从学生自身角度和高校财务部门角度探索出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及发挥能动性、拓宽学习渠道及提升创新性、加强沟通力及强化服务性的学生财务报销引导机制,为提升高校学生财务报销效率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凯  杨连生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积极支持青年文化建设。加强文化理论研究,及时掌握青年文化需求、文化观念、文化潮流的动态变化,引领和指导青年文化实践。"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高校学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也是最具创造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鲍威  
本研究聚焦于高校学生院校满意度的测量及影响因素,通过实证数据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研究考察了相关变量和学生自我汇报能力发展与学生院校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师生互动、辅导员、社团活动、教学课程与学生发展之间的路径系数验证了上述要素是影响高校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假设,学生发展与院校满意度之间的路径系数更是印证了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在解释学生满意度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将促使高校管理者采用消费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平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在此期间,学生工作的组织架构日趋完善,并逐渐形成了与不同时期主要工作职能相匹配的工作理念和运行模式,在全面回顾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行政管理体系、辅导员生存现状的角度袁分析了其对学生工作理念、基本职能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