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0)
2023(18162)
2022(15514)
2021(14653)
2020(11947)
2019(27573)
2018(27456)
2017(51397)
2016(28553)
2015(32066)
2014(32253)
2013(31110)
2012(28797)
2011(26007)
2010(26245)
2009(23494)
2008(22802)
2007(20297)
2006(17713)
2005(15618)
作者
(80061)
(66472)
(66060)
(62875)
(42323)
(31999)
(30115)
(25955)
(25257)
(24015)
(22744)
(22430)
(21346)
(20966)
(20412)
(20314)
(19917)
(19672)
(19098)
(18979)
(16667)
(16454)
(16032)
(15287)
(15051)
(14907)
(14861)
(14679)
(13541)
(13281)
学科
(107361)
经济(107251)
管理(80168)
(76311)
(62649)
企业(62649)
方法(42680)
数学(35887)
数学方法(35432)
中国(33841)
(30862)
地方(27980)
业经(26277)
(25373)
(23698)
技术(23118)
理论(21539)
农业(21079)
(20120)
教育(19349)
(18445)
贸易(18427)
(18246)
银行(18196)
(17787)
(17642)
(17538)
金融(17535)
(17497)
环境(17174)
机构
学院(389497)
大学(389318)
管理(149030)
(147285)
经济(143701)
研究(132454)
理学(128123)
理学院(126549)
管理学(124243)
管理学院(123529)
中国(97425)
(84328)
科学(83038)
(68565)
(66156)
(63696)
研究所(60235)
中心(60221)
(59649)
业大(57880)
(57561)
师范(57042)
财经(53969)
北京(53622)
农业(49567)
(49057)
(49029)
(48591)
师范大学(45468)
技术(45203)
基金
项目(264335)
科学(207406)
研究(199023)
基金(186325)
(161583)
国家(160072)
科学基金(137455)
社会(122053)
社会科(115350)
社会科学(115323)
(106868)
基金项目(99584)
教育(94575)
(89281)
自然(88200)
自然科(86181)
自然科学(86162)
自然科学基金(84595)
编号(83394)
资助(75101)
成果(69229)
课题(59484)
重点(59479)
(59367)
(57844)
(57487)
创新(53316)
项目编号(50898)
大学(50056)
科研(49572)
期刊
(167169)
经济(167169)
研究(118448)
中国(88034)
教育(65314)
学报(60879)
(58343)
管理(56283)
科学(56046)
(51654)
大学(46581)
学学(42506)
农业(40658)
技术(36877)
(34186)
金融(34186)
业经(29122)
经济研究(25877)
财经(25712)
图书(24703)
(22095)
(21868)
问题(21463)
科技(20422)
职业(18263)
技术经济(18241)
(18186)
论坛(18186)
(17749)
理论(17582)
共检索到588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赖练  
在倡导创新人才培养的今天,高校专业性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主导者和隐性的教育课堂,以其组织的自由性、灵活性,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成为实现高校创新教育思想、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高校专业性社团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专业性社团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意义,探讨专业性社团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可  杨萌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要完成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必须从多维的角度出发,改革优化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等,确立正确的办学目标,从整体上推进高校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邢莉娜  赵海军  刘奇  
创新教育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它把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和追求的基本目标,把教育过程变为创新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创新人才不仅具有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优良的心理品质,还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要为更好地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建华  关海庭  宋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石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政策空转、异化与固化困境的严峻考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借助生态学、心理学、移动互联等视角来交叉审视,高校、政府、企业应从多个维度协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坚持社会需求的根本导向,立体化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多渠道、分层次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智慧型创新人才,合力推动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正江  
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涉及专业理论、教育理论和专业实践、教育实践,是专业和教育理论与实践双重形态的统一体。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需要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专业性人才培养和专业化教师发展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对高水平专业建设与专业性人才培养、专业化教师发展的探讨,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案例,提出在专业性人才培养方面,以高水平专业建设夯实专业知识学习基础、促进职业技能训练开展和推动职业态度培育;在推进专业化教师发展方面,以高水平专业建设推进专业带头人培养、推动专业教学团队形成和带动教师职业教学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旦  
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在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支撑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深化高等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实施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应加快理念转变、加强课程建设、重视师资培养、完善资源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文杰  朱文豪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实施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素质模型"的视角出发,概括了拔尖性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阐述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与逻辑架构,分析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影响因素,并重点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机制、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永利  江涛涛  姜鸿  
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实力薄弱、发展缓慢、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应明确发展思路,彰显石化特色,发挥学科和地方经济发展优势,不断推进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走出一条既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单科学院,又不同于纯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阳  周小乐  
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和关键。文章梳理了我国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历程,分析了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营造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科研环境;推进高校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高校办学主体地位;树立"精、新、少"的课程设计理念,实施柔性化教学培养计划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欣梅  刘红梅  
基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从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出发,明确了要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智能素养较高、思维能力灵活、求新求变、严谨独立的现代科技创新人才离不开科技创新型教师。但是作为高职院校主力的青年教师目前还存在教育视野局限书本、科学研究脱离实践、师资培养方案不健全等问题,还不能胜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提升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感、科技创新能力、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制定科学长效的人事考核制度等手段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宇萱  
培养大批创新拔尖人才和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途径。适时从理论层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加强课程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完善培养途径等方式,全面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爱邦  吴卫光  
文章首先论述了岭南文化对广东高校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创新求变有利于艺术创新,务实有利于艺术发展。然后分析了艺术创新人才对岭南文化的作用:深化岭南文化的内涵,强化岭南文化的特质,提升岭南文化的现代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岭南文化的广东高校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立足岭南文化的创新求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岭南文化的重商务实,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推进岭南文化的现代性,构建艺术人才的精神家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国丽  
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两个困境,它们影响了人才的价值实现。本文从困境出发,探索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东红  吴永祥  
本文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从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系制、创新教学机制、实践育人平台、大学创新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便使学风建设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