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7)
2023(8318)
2022(6985)
2021(6807)
2020(5722)
2019(12954)
2018(12643)
2017(24030)
2016(13046)
2015(14580)
2014(14024)
2013(12690)
2012(11233)
2011(9755)
2010(9184)
2009(7944)
2008(7211)
2007(5865)
2006(4570)
2005(3477)
作者
(30063)
(25263)
(25066)
(23972)
(15947)
(11992)
(11562)
(9983)
(9769)
(8736)
(8689)
(8418)
(7813)
(7657)
(7605)
(7543)
(7409)
(7396)
(7246)
(7171)
(5962)
(5918)
(5911)
(5855)
(5662)
(5655)
(5432)
(5426)
(5058)
(4972)
学科
(44801)
经济(44757)
管理(37274)
(32828)
(28152)
企业(28152)
方法(25596)
数学(23149)
数学方法(22811)
(12789)
中国(11550)
(11522)
业经(9653)
(8845)
财务(8806)
财务管理(8784)
企业财务(8400)
理论(7929)
(7547)
贸易(7545)
农业(7480)
(7376)
(7313)
技术(7309)
(7208)
(7092)
环境(7029)
地方(7009)
工作(6554)
教育(6550)
机构
大学(164014)
学院(159730)
管理(66934)
(63374)
经济(62243)
理学(59490)
理学院(58965)
管理学(57856)
管理学院(57542)
研究(43980)
中国(31787)
(31288)
(28969)
科学(25181)
财经(24266)
业大(22638)
(22416)
中心(22229)
(21885)
师范(21706)
(21519)
经济学(20066)
(19913)
财经大学(18592)
经济学院(18325)
北京(18147)
(17923)
商学(17520)
商学院(17376)
经济管理(17319)
基金
项目(119951)
科学(96555)
研究(91126)
基金(88706)
(75410)
国家(74786)
科学基金(66876)
社会(59565)
社会科(56566)
社会科学(56552)
基金项目(47466)
(46770)
教育(44527)
自然(42395)
自然科(41481)
自然科学(41472)
自然科学基金(40710)
(38919)
编号(37211)
资助(34542)
成果(29628)
(27489)
重点(26597)
(26218)
国家社会(25088)
教育部(24790)
(24640)
课题(24558)
人文(24425)
创新(24377)
期刊
(58024)
经济(58024)
研究(42146)
中国(27389)
管理(24056)
(23778)
教育(23411)
学报(22191)
科学(20289)
大学(19272)
学学(17175)
(16739)
技术(15180)
农业(11866)
财经(11855)
图书(10725)
(10197)
(9945)
金融(9945)
业经(9687)
经济研究(9108)
财会(8132)
(7900)
问题(7840)
理论(7456)
科技(7327)
书馆(7321)
图书馆(7321)
技术经济(7157)
情报(6935)
共检索到214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醒  庞学光  
学术治理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想形态应是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民主商谈过程。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思想从道德规范维度涵摄了民主商谈过程的伦理要求与理想目标。高校学术治理的民主商谈应以商谈伦理原则为基础,遵循平等尊重、真诚信任和宽容友善的民主商谈规范,促进理想言语情境的预设、扭曲性话语的消解和冲突性话语的修复。为保障高校学术治理民主商谈的有效实现,应创造和提供如下前提条件:完善章程建设,确立多元主体民主参与的学术治理模式;规范商谈程序,保障学术治理过程的平等公正;涵育商谈文化,促进学术治理民主商谈实效的提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斌  姜朋  
建设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的研究。开展科学研究,就是面向未知领域进行不懈的探索,没有止境,但不等于没有边界。学术伦理就是这样一个不应被忽视的边界。学术伦理不是管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而是对于他们的研究对象、方法以及外部性影响等进行伦理考量和伦理评估。建立大学伦理委员会制度,可以加强和完善学术伦理规程体系,亦是对"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目标的落实之举,有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乃至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有助于大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使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慧萍  
开展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既要看到其自身个性,也要看到其与普通教育德育工作的共性。文章以哈贝马斯商谈伦理为理论支撑,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现状,努力探寻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敬宇  
基于行政话语镜像,观照我国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的制度规定得出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的商谈伦理规范:独立自主地发表真实意见,为公共利益做出实质贡献,理事会应规模适度、避免精英控制和无政府主义。公司治理镜像下的理事会运转,与制度规定或商谈伦理规范差距较大:理事会难以承担掌舵职能,容易沦为管理层的"橡皮图章",往往呈现失灵状况。因此,我国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应建立相应机制防患于未然,努力接近商谈伦理标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春花  
行政化是现代大学遭遇到的一个现实性难题。大学行政化滋生和助长了大学中的功利化、庸俗化现象,使现代大学陷入"学术本位"与"官本位"的价值冲突、学术意志与行政意志的权力冲突、学术群体与行政群体的利益冲突境况。去行政化目的在于把异化为行政机构的大学还原为作为学术与文化机构的大学,彰显大学组织应有的学术特质或价值定位,永葆大学精神特质和学术品格,这也是现代大学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燕  
教育是指向人的,而人应当是自由的。自由是教育价值合理性的内在根据,是教育德性的根基。一切教育的核心或关键就在于使人成为自由的存在者,教育价值合理性的依据应当指向人的解放与自由。培养自由能力、塑造自由精神、养成自由人格是教育自由的内在规定。善的教育必须致力于为人类自由而斗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远新  
充分认识语言田野调查的价值、重视学术伦理是语言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从语言田野调查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基本途径、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提高研究者综合素养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等角度,阐述语言田野调查的必要性;在讨论学术伦理与学术规范关系的基础上,围绕道德层面的学术伦理,结合中国国情和笔者多年的调查经验,将西方学者提出的自愿参与和尊重隐私权两项原则扩充为尊重、换位、诚信、知情同意、隐私、互助等相互关联的六项原则,认为对语言研究主流与非主流及其辩证关系的认识,涉及更深层次的学术伦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康德从其唯心主义先验论出发论述了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问题 ,从而为其教育思想体系 ,也为德国教育学理论体系奠定了根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罗伯特·阿诺夫  臧玲玲  刘宝存  
作为一个跨学科、跨文化的领域,比较教育能够增进人们对本国教育与全球教育的理解。比较教育的经验之维有助于详细描述教育政策和实践的设置、成因、作用和效果;比较教育的伦理之维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教育中涉及价值观的诸多问题。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综合性跨国视野可以促进更为开明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邢建国  
流行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以制度性机制为单一维度的分析框架。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行为所暗含的“私人安排”的分析,将伦理参数导入公司治理的机制体系,建立了一个扩展成的“二维治理结构”。通过对几种典型的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指出“治理伦理”标准化和职能化,以及提高伦理治理强度是改善公司治理绩效的关键环节之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学术伦理应当是科学界或学术界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学术伦理并不总是体现为成文规范或行为准则,它更普遍地存在于学者的自觉行为之中,学术伦理是学者的内在品质。学术伦理的养成几乎与学者身份的确立同步。学术伦理的重建有赖于学术精神的复兴和学者制度的改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龙  陈鹏  
时代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内涵与成长规律发生了现代流变。内涵方面,"内在驱动性"的不断彰显,规律方面,长期性、跨界性以及系统性的互动变化致使高职教育唯一培养主体的地位不断受到动摇。因此需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做出系统变革,除了将人才培养链条后延,提升职后培训的地位外,高技能人才内涵中的"内在驱动性"也呼唤着人才培养链条的前伸以及基础教育的介入。统整在系统性成长规律之下的长期性与跨界性规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体现了高技能人才成长过程中不同教育层次和类型的重要支持作用,为基础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赋予了可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万国  刘苹苹  
土地利用制度的变革是土地使用者在一定价值体系的指引下所进行的创建土地利用制度的行为,在一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展开,以一定的伦理思想和伦理精神为考量。土地利用制度的伦理道德维度是土地利用制度得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源头。以人为本、社会公正和生态保护是土地利用制度伦理的三大关键维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险峰  
批判教育学之批判既是一种关系性的分析方法,即将教育与对国家和社会的理解联系起来,以及与对这些关系的抗争联系起来,也是一种否定性的激进的态度倾向和言行风格,同时它还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澄明。批判教育学之批判作为一种关怀伦理,主要体现在民主自由的价值追求、基于受压迫者的立场以及回归教育生活等方面。基于民主左派立场的批判教育学之批判虽然有其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其价值是有限的:其实践观有深层缺陷,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践观。作为一种教育学,因其始终局限于知识的社会建构观,致力于意识形态的揭露与批判而走向偏颇。正因为如此,在移植这种批判性的话语时,应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这样,教育批判才更加理性与有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辰梅  刘刚  赵长城  
无论是基于对教育及发展本质属性的理解,还是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历程的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必须纳入伦理的维度,为其发展明确方向并使其发展更具价值。对于当前的高等教育而言,自由和责任也许是其发展最需要追求的伦理目标。高等教育发展的伦理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学文化的重建、制度环境的完善,最为关键的是需要作为主体的教师知识分子意识的觉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