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
2023(1591)
2022(1232)
2021(1278)
2020(1163)
2019(2498)
2018(2760)
2017(4049)
2016(2841)
2015(3447)
2014(3309)
2013(2782)
2012(2539)
2011(2238)
2010(2451)
2009(2233)
2008(2232)
2007(2231)
2006(1936)
2005(1785)
作者
(6129)
(5200)
(5092)
(4934)
(3260)
(2415)
(2337)
(2048)
(2021)
(1909)
(1733)
(1719)
(1703)
(1632)
(1601)
(1509)
(1494)
(1487)
(1487)
(1477)
(1407)
(1325)
(1284)
(1193)
(1178)
(1137)
(1135)
(1132)
(1106)
(1042)
学科
管理(7418)
(4571)
经济(4553)
教育(4434)
(3850)
(3569)
企业(3569)
中国(3202)
工作(2804)
学校(2587)
研究(2486)
(2413)
教学(2386)
(2351)
政治(2077)
思想(1996)
(1971)
德育(1956)
思想政治(1956)
政治教育(1956)
治教(1956)
理论(1928)
(1780)
(1652)
(1619)
体制(1525)
学法(1458)
教学法(1458)
(1446)
财务(1445)
机构
大学(34072)
学院(29414)
研究(9333)
管理(8452)
(8322)
经济(8011)
中国(7265)
(7140)
理学(6675)
理学院(6601)
(6425)
管理学(6329)
管理学院(6281)
(6165)
师范(6136)
(5683)
教育(5293)
图书(5160)
书馆(5083)
图书馆(5083)
科学(5005)
北京(4730)
(4498)
师范大学(4472)
(4247)
财经(4189)
中心(4051)
业大(4026)
(3790)
(3788)
基金
项目(16270)
研究(15277)
科学(11862)
基金(9379)
教育(9105)
成果(8166)
社会(7851)
编号(7426)
(7354)
社会科(7335)
社会科学(7332)
(7076)
国家(6956)
科学基金(6023)
课题(5895)
高校(5895)
(5735)
(5598)
项目编号(5047)
研究成果(4933)
基金项目(4926)
大学(4442)
(4320)
(4038)
规划(3921)
(3915)
(3768)
(3764)
阶段(3760)
资助(3730)
期刊
研究(13897)
教育(13818)
中国(13146)
(11501)
经济(11501)
(6201)
图书(6171)
学报(4835)
书馆(4811)
图书馆(4811)
大学(4452)
管理(3711)
高等(3528)
(3455)
学学(2940)
会计(2934)
高等教育(2862)
科学(2811)
成人(2800)
成人教育(2800)
(2715)
金融(2715)
职业(2408)
农业(2304)
财经(2290)
技术(2187)
财会(2044)
(1981)
(1925)
(1910)
共检索到58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德瑞  
讨论了学位授予单位与高等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关系,明确了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性质与诉讼地位,并建议对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责进行立法完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霄兵  
为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教育部制定并发布了《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教育部令第35号)。这是教育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对推进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推进教授治学,完善高等学校治理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劲彪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完善学生申诉的具体规定方面,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笔者从立法本意上对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性质与原则作出理论分析,进一步理清学校行政管理者与其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以期建立更为科学高效的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和学生正当权益的保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桂华  
我自1981年即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和研究工作,虽已离开管理工作岗位多年,但仍然关注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青松博士近十年来一直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并注重相关研究,他承担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委托课题"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功能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沁平  
各位委员: 受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委托,我向委员们报告第四届学位委员会的工作情况。 第四届学位委员会是一九九九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第四届学位委员会工作的四年时间,正是全党和全国人民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并在全国各条战线取得辉煌成就的四年,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四年。这四年中,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国瑜  武晓维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应当规范化●刘国瑜武晓维正确书写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委员会决议,关系到能否对学位论文作出正确评价,关系到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关系到学位授予的质量,同时也是作为校、系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学位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本着严肃、认真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至立  
这次会议是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批准了第九批学位授权审核新增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和新增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审议批准了新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3年工作要点和新增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办法改革建议,并就今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讨论。这是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承前启后的一次重要会议。 在昨天的会上,岚清同志作为上一届学位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们做好今后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开轩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朱开轩(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一、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线要起表率作用新世纪转瞬即至,今后几年将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今年要召开的党的十五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岚清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1998年6月17日)李岚清从去年4月召开学位委员会十五次会议,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1998年是我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首先,我们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年来渴望的一件大事。同时我们党成功地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别敦荣  
学术委员会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组织机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改革学术管理行政化制度,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使其真正担负起大学学术管理职责,保障大学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办学,促进大学理想和使命的实现。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对大学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办学中的作用具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福寿  
国民党政府之资源委员会是旧中国经济上的“庞然大物”。它从1932年诞生后,“白手起家”举办重工业,经过17年的经营,到解放前夕垄断了全国的重工业。因此,它在中国工业史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评价这个“庞然大物”,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过去,人们在论及资源委员会的性质和历史作用时,一般是把它置于官僚资本之中,把它说成是落后的、反动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如果从一个方面看,这些结论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本文研究审计委员会的本原性质和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并剖析以美国为代表的现行审计委员会制度安排。本文分析指出,审计委员会的本原性质在于,它是代表股东利益直接负责企业外部会计事务,并享有企业内部会计事务的消极权力,从而确保注册会计师对经理人的独立性,以降低企业治理成本。审计委员会的作用机理则需基础于其本原性质而设计。而以美国为代表的现行制度安排下的审计委员会不是符合本原性质的审计委员会,其性质是经理人为履行自身向股东等诚实报告之受托责任而专设的职能管理机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小燕  王跃堂  
以自愿披露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以"最优契约论"和"经理人权力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不同产权性质下薪酬委员会设立与高管薪酬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中设置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更高,而非国有企业中则相反;进一步细分国有企业发现,央企中设置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薪酬业绩敏感度,而地方国企则相反;通过对相对业绩和业绩变化的进一步考察发现,在相对业绩高和业绩上升时,地方国企设置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其薪酬业绩敏感度更高;在相对业绩低和业绩下降时,央企设置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薪酬业绩敏感度更高。这意味着薪酬委员会的设置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央企和地方国企以及企业不同相...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增孝  高庆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