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3)
2023(5887)
2022(4950)
2021(4897)
2020(4008)
2019(9078)
2018(9021)
2017(16332)
2016(10125)
2015(11671)
2014(11828)
2013(10616)
2012(9908)
2011(9184)
2010(9764)
2009(8812)
2008(8862)
2007(8368)
2006(7714)
2005(6927)
作者
(26531)
(22160)
(22048)
(21263)
(14459)
(10360)
(10044)
(8515)
(8499)
(8444)
(7632)
(7430)
(7310)
(7135)
(6953)
(6950)
(6724)
(6600)
(6587)
(6569)
(5807)
(5630)
(5356)
(5291)
(5291)
(5074)
(5064)
(5000)
(4527)
(4524)
学科
(27302)
经济(27262)
管理(24928)
(21108)
(16051)
企业(16051)
中国(13118)
教育(11066)
(10619)
方法(9765)
数学(8398)
(8169)
数学方法(8122)
(7969)
理论(7819)
(7039)
教学(6933)
农业(6898)
(6373)
(6291)
贸易(6288)
业经(6230)
(6121)
及其(6032)
地方(6011)
政策(5450)
(5342)
银行(5329)
(5171)
工作(5157)
机构
大学(139180)
学院(132218)
(48005)
研究(47831)
经济(46628)
管理(44929)
理学(37928)
理学院(37378)
管理学(36283)
管理学院(36043)
中国(33574)
(29955)
科学(28689)
(25179)
(24512)
师范(24353)
(24015)
(23143)
研究所(21724)
(21280)
中心(21117)
北京(19423)
教育(19371)
师范大学(19141)
财经(18716)
业大(18338)
(18009)
(17324)
(16946)
农业(16549)
基金
项目(82047)
研究(66925)
科学(64463)
基金(55560)
(46670)
国家(46170)
科学基金(39059)
社会(38844)
社会科(36514)
社会科学(36504)
教育(35519)
(33546)
编号(29772)
(28871)
成果(28781)
基金项目(28117)
自然(23999)
自然科(23452)
自然科学(23442)
资助(23391)
课题(23310)
自然科学基金(23029)
(19743)
重点(18978)
(18835)
大学(18654)
项目编号(17924)
(17881)
(17686)
规划(17181)
期刊
(57105)
经济(57105)
研究(48050)
教育(38537)
中国(36140)
(19777)
学报(19719)
(18493)
科学(17598)
管理(17028)
大学(16952)
农业(13762)
(13518)
金融(13518)
学学(13347)
技术(11370)
图书(11311)
财经(9270)
业经(8881)
经济研究(8650)
书馆(8513)
图书馆(8513)
职业(8489)
(8088)
高等(7702)
(7383)
论坛(7383)
问题(6999)
(6907)
(6774)
共检索到218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明  
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及传统性别歧视观念的影响使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突出,特别是从政策设计中的立法层次、执行效力、保障层面上来看,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保护和促进力度均不足。对此,应加快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法》,以立法促进大学生就业;营造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在平等条件下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建构女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为她们打造和维护好个人发展平台来建构和设计女大学生就业政策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勃  杨宇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涉及社会价值体系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企业经济价值与女性社会价值的冲突、法律保障相对滞后等多个方面。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构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良玉  
文章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从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女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如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建新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相比男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不仅职业范围比较狭窄,而且就业过程中受到明显的性别歧视。文章立足于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其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广泛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中设计社会性别视角、从国家层面制定女性就业政策、完善相关就业法律等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宁  
就业难是当代女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性别歧视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在阐述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强化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模式等应对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克玲  
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存在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探讨有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找出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林  
大学生就业具有知识性群体、职业选择层次高、政策性影响大、就业心理压力大等特点,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归因于高校缺少明确的人才定位、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有待加强、高校将毕业生就业作为唯一的目标导向、就业指导匮乏等。对此,文章提出要通过高校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建立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推出高校信息化就业平台进行解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明  
女大学生在校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女大学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势,性别歧视现象越来越多,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政策与经验,即健全的国家就业机制和法规政策,高校自身建立起就业服务体系,专业的社会就业机构与企业践习机会。借鉴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应结合政策保障与政府干预,激励措施与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教育质量与增强就业能力,健全指导机构与完善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忠秀  
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背负女性、少数民族、家庭贫困三重不利条件,是就业中的特别弱势群体。本文从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家庭及个人几方面分析了导致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文章指出政府应完善促进公平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与保障措施;高校要重视对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家庭应给予更多的亲情关怀与精神鼓励;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自身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广峰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因素、高校因素和学生个人因素是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咏梅  李纯成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化为大众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众多原因中抓住主要矛盾,提出了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静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女大学生的就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就其主体原因来看,主要还是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主体意识薄弱、择业期望值高而自主创业意识差、择业心理上自信不足等主体因素造成。因此,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实现职业理想,关键还在于她们自身的奋斗与追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智灵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高校扩招的学生陆续进入职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临新的挑战,遭遇新的矛盾。基于这些问题,必须寻找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