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9)
2023(4208)
2022(3495)
2021(3681)
2020(2860)
2019(6575)
2018(6686)
2017(11129)
2016(7269)
2015(8608)
2014(8772)
2013(7984)
2012(7631)
2011(6701)
2010(7197)
2009(6424)
2008(6666)
2007(6307)
2006(5459)
2005(5003)
作者
(19673)
(16200)
(15979)
(15484)
(10495)
(7925)
(7596)
(6479)
(6284)
(6139)
(5647)
(5494)
(5321)
(5155)
(5057)
(5051)
(4886)
(4882)
(4786)
(4779)
(4309)
(4232)
(4108)
(4027)
(3755)
(3644)
(3624)
(3608)
(3504)
(3498)
学科
(16056)
经济(16016)
管理(15018)
教育(10575)
(10188)
教学(8733)
(8380)
企业(8380)
理论(8063)
中国(7022)
研究(6394)
(6200)
学法(5708)
教学法(5708)
(5409)
方法(5227)
(5210)
(4763)
工作(4699)
学理(4635)
学理论(4635)
(4150)
学校(4062)
(4049)
(4020)
制度(4015)
研究生(3899)
业经(3882)
数学(3818)
(3761)
机构
大学(94168)
学院(90013)
研究(32255)
管理(25973)
(25212)
经济(23923)
中国(23465)
(21546)
理学(20668)
理学院(20313)
科学(19826)
管理学(19521)
管理学院(19342)
(17700)
师范(17522)
(17114)
(16417)
(15844)
教育(15460)
中心(14900)
技术(14674)
研究所(14567)
北京(14185)
(14094)
(14053)
师范大学(13586)
业大(13257)
职业(12495)
农业(12325)
(11961)
基金
项目(52437)
研究(44531)
科学(38006)
基金(31096)
(26251)
教育(26176)
国家(25906)
(23060)
社会(21816)
编号(21726)
成果(21154)
科学基金(20816)
社会科(20177)
社会科学(20171)
(18904)
课题(17424)
(15653)
基金项目(15568)
资助(13461)
项目编号(12880)
重点(12428)
自然(12350)
自然科(12034)
自然科学(12028)
(11942)
大学(11917)
研究成果(11793)
自然科学基金(11790)
(11392)
规划(11320)
期刊
(35212)
经济(35212)
教育(34981)
中国(33119)
研究(31963)
学报(15346)
(15210)
大学(12508)
(12012)
科学(11807)
技术(11456)
管理(11153)
图书(11075)
农业(10616)
学学(10111)
职业(9756)
书馆(8353)
图书馆(8353)
(8319)
金融(8319)
(7757)
(6530)
(6341)
论坛(6341)
技术教育(5927)
职业技术(5927)
职业技术教育(5927)
高等(5711)
(5409)
财经(4950)
共检索到159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江金启  王振华  吴东立  刘强  
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分流方案的科学合理对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国内高校实践的比较,文章总结归纳出专业分流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关键要点构成和实施流程。基于实践经验的剖析,研究发现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中普遍出现学生专业选择错位、教师和学生对大类招生模式缺乏认同、学生专业选择趋从性明显、专业生源质量分化加剧、配套改革跟不上及大类招生改革与"二次转专业"政策缺少衔接等问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春桃  柳松  
美国文理学院是美国本科教育的精髓,为美国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分析美国七所顶尖文理学院的办学特色,发现美国文理学院高度重视通识教育,关注学生的专业选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这为我国高校实施的大类招生提供了宝贵经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梁春花  戴海燕  刘占柱  
本文就本科高校大类培养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实施"专业招生,大专培养"的,对建议大类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阐述,对其优势与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全林  田祖国  
通过分析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校招生模式、考试和招生服务机构、考试内容等的异同,凝练出三国高校招生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其对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启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海花  
我国成人高教事业发展迅猛,但到目前为止,仍实行的是全国统一招生制度,这种招生计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许多弊端。美国的成人高校招生制度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本文通过对中美成人高校招生制度的比较与分析,从改革成人教育招生管理体制、优化成人招生层次、改革专业设置、改进成人高考考试科目设置、建立宽进严出、灵活多样的入学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成教法律法规及建立成人高校质量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进  沈红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历史上自主招生的基本情况,指出其存在的社会不公、寻租腐败、异化现象等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原因,认为中国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同样具备产生上述问题的土壤,应提高警惕。同时结合中国自主招生试点,认为当前中国不必要实行完全自主招生,可建构和完善统招与自主招生结合的招生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金元  
英国和挪威的高校招生工作在入学申请的管理、时间和程序、对申请人的能力评价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有其特点,同时两国高校招生中介机构的职能定位、服务范围、工作重点、对申请人的评价方式和仲裁机构等方面又有所不同。借鉴两国的做法,要建立统一的高校招生服务机构和仲裁机构、实行考生远程异地录取、改革考试和对考生的评价方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厚林  
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长学制在贯通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必须系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四按"为要素,创新开展"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拓展专业面向,在提升培养质量,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收效明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海澜  
伴随着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顺应世界性潮流,日本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其中心目的在于:遵循重视个性的原则,将现行的、僵化的、封闭的“模仿型”教育体系转变为自由、多样、开放的“个性型”教育体系,并逐渐实现由学历社会向终生学习社会的过渡。其中,作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点的大学招生制度改革,是实现上述中心目的的关键性环节。本文在对日本高考制度改革的背景、原因及具体措施的阐述分析中,试图提供可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瑞军  钟秉林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肇始于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中逐步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所采用的标准是一个包括国家统考、高校综合测评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在内的相互嵌套的综合评价体系。国家统考体现国家意志,突显统一考试的权威性;高校综合测评体现学校自主权,突出人才选拔标准的针对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彰显素质教育理念,突出学生评价的育人性。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模式体现了国家、高校以及以高中为代表的基础教育的多元价值诉求,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需要着力解决评价理论缺位、评价功能错位、评价主体越位的问题。加强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明确综合评价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厘清教育评价主体职责是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基本走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额尔敦吐  
1987年,台湾政治"戒严"解除之后,台湾社会逐步由一元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台湾当局进一步改革与完善高校原住民招生政策。探讨与研究多元文化视阈下的台湾高校原住民招生政策,对于大陆高考民族政策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若玲  陈为峰  
美国社会维权系统为高校招生提供了较为公平的外部环境,使其可以围绕科学选才进行制度设计。对考生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是高校招生制度走向科学选才的方向。当招生制度需要由自身的制度设计维护公平时,其选才的科学性会受到限制。因此,我国高校招生制度要提高科学性,须提高司法程序的刚性,完善法律法规,增强社会维权系统对公平的维护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林狮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无论考试的机制和内容,还是考试的方法、程序、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是:要确立适合自己国情的大学招生制度;淡化高考的竞争性,变应试教育为人格教育和能力教育;加强和改善升学指导;强调公平性,做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官浩  崔泰花  冯健  许美娜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宽口径、厚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标志。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不断追求改革的创新产物,对避免大学生盲目选择专业、一次选专业定终身和知识面过窄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能够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避免大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增加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创业就业竞争意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能够落实素质教育办学。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也受到冷热门专业冲击、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不合理、分流制度设计及其操作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困扰。因此,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分流制度;实施稳定的导师制和新生导师制;邀请知名校友,举办各种报告会;组织大学生参观企业、科研院校和教学基地;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文英  李冠男  
大学招生考试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和择优录取。日本在大学招生考试公平保障方面,统筹设计考试内容和形式,彰显统一考试的公平与公正;完善组织管理与监督,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与公正;实施市场调控和政策调控,调控考生录取的区域间均衡;出台政策抵制招生考试腐败,严惩招生录取的舞弊行为;采取特别保障措施及选考制度,维护弱势群体的招生权利。日本大学招生考试中的公平保障策略对我国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和深化高考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