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3)
- 2023(10669)
- 2022(9063)
- 2021(8758)
- 2020(7686)
- 2019(18056)
- 2018(18052)
- 2017(34605)
- 2016(19695)
- 2015(22975)
- 2014(23545)
- 2013(22957)
- 2012(21412)
- 2011(19284)
- 2010(20186)
- 2009(18667)
- 2008(18860)
- 2007(17594)
- 2006(15349)
- 2005(14210)
- 学科
- 济(78746)
- 经济(78663)
- 管理(54266)
- 业(48373)
- 企(39417)
- 企业(39417)
- 方法(37891)
- 数学(33408)
- 数学方法(32709)
- 财(25197)
- 中国(22875)
- 农(21873)
- 学(17031)
- 地方(17022)
- 制(16791)
- 理论(16713)
- 业经(15389)
- 贸(14309)
- 贸易(14295)
- 易(13824)
- 农业(13777)
- 教育(13564)
- 和(12615)
- 银(12435)
- 银行(12404)
- 财政(12345)
- 行(11765)
- 体(11568)
- 融(11509)
- 金融(11506)
- 机构
- 大学(284703)
- 学院(282070)
- 济(108830)
- 经济(106112)
- 管理(102993)
- 研究(91288)
- 理学(87038)
- 理学院(85996)
- 管理学(83923)
- 管理学院(83395)
- 中国(70468)
- 京(60732)
- 财(57428)
- 科学(56868)
- 所(47654)
- 江(46149)
- 农(45045)
- 中心(42768)
- 范(42665)
- 研究所(42456)
- 师范(42349)
- 财经(42087)
- 业大(39969)
- 北京(39245)
- 经(37747)
- 州(37339)
- 农业(35074)
- 师范大学(33304)
- 经济学(33208)
- 技术(32224)
- 基金
- 项目(173137)
- 科学(134063)
- 研究(131524)
- 基金(120024)
- 家(102519)
- 国家(101608)
- 科学基金(86509)
- 社会(78533)
- 社会科(74162)
- 社会科学(74139)
- 省(70842)
- 教育(66061)
- 基金项目(62367)
- 划(59156)
- 编号(57024)
- 自然(54762)
- 自然科(53488)
- 自然科学(53475)
- 自然科学基金(52467)
- 资助(51412)
- 成果(49784)
- 课题(41631)
- 重点(39569)
- 部(38443)
- 发(37041)
- 创(35495)
- 项目编号(34378)
- 年(34084)
- 大学(33806)
- 性(33398)
- 期刊
- 济(126154)
- 经济(126154)
- 研究(90122)
- 中国(65078)
- 教育(49392)
- 财(48264)
- 学报(43092)
- 农(40750)
- 管理(38073)
- 科学(37530)
- 大学(33136)
- 学学(29695)
- 技术(28900)
- 农业(26910)
- 融(25526)
- 金融(25526)
- 财经(22485)
- 业经(20033)
- 经济研究(19653)
- 经(19298)
- 图书(19279)
- 问题(17202)
- 统计(15937)
- 业(14858)
- 技术经济(14621)
- 策(14062)
- 理论(14026)
- 职业(13888)
- 贸(13834)
- 书馆(13814)
共检索到443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俊玲
当前,道德观念落后、思想素质低下、是非观念淡薄以及物质崇拜等不良思想道德观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因此,如何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手段,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彦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育人效果。文章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献晖 涂凯迪
职业院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力量分散、形式单一、部门分立等状况,应立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实施“线场思政”改革,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通过“一格局、三体系、三结合”,构建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以思政专员为引领的思政队伍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抓手的思政课程体系、以校企协同为导向的课程思政体系,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思政课与思政工作相结合、学校思政教育与企业思政教育相结合;构建“一会议三平台三创新”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将培养德技双强的新时代高职生落在实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邢文利 裴丽梅
当前,各高校对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教师队伍"主力军"不优、课程建设"主战场"不强、课堂教学"主渠道"不畅,所以各要素之间多数处于分散无序、各自为战的"孤岛"状态,研究生课程思政整体建设水平不高、推广速度缓慢。将圈层结构理论和协同理论引入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作为理论基础,提出构建圈层式研究生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包括构建圈层式研究生课程思政育人主体、圈层式研究生课程思政育人课程、圈层式研究生课程思政育人课堂,充分发挥以教学名师、示范课程、第一课堂为核心圈层的向外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提升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整体建设水平和推进速度。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思政 圈层式 协同育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晁洁 龚航
“大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课程和必然要求,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的环节和重要的载体。高校要全面贯彻并落实中央“大思政课”建设方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探讨了“大思政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协同育人模式,并对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达到好的育人成效,持续不断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大思政课 社会实践品牌 协同育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丽华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成了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合力,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载体。时代需求是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前提,理论依据是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基础,原则规定是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关键,路径设计是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核心,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内在理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段辉军 汤飞飞
随着新教育改革理念的融入,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开始注重立德树人教学观念的树立。因此将高职计算机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起来实现协同育人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章在分析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协同教学统一性的同时,对其开展策略进行分析,指出建设高素质计算机教学队伍、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强化立体化格局、做好大思政课堂体系构建等可以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思政时效性,以此培养高素养人才。
关键词:
高职 计算机课程 思政协同 育人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雪梅 王国忠
高职院校师生共育的大思政育人模式是指,在新形势下通过构建"一主二辅三育人"的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和"一主二辅三推进"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形成教职工和学生有机互动的高职院校大思政育人格局,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生共育 大思政育人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睿
课程思政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路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强化专业课程思政,并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金融人才上不断优化。高职院校要结合金融专业特点和金融行业的实际需求,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协同育人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协同,通过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家庭和企业等各方面的协同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高职院校 金融专业 协同育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晓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重要任务,但单一靠主渠道还远远不够,需要与校园文化活动及其他渠道、其他环节进行衔接配套,共同发挥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的关系,从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构建协同育人平台、优化内容供给、加强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
高校思政 校园文化 协同育人 实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康瑜
<正>“立德树人”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和关键。作为我国人才培育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必应须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努力促进学生政治、文化、科技、人文、心理等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为国家培养出具有更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庄芳丽 邵哲 杨中华
校友资源是高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育人资源,基于校友资源武汉城市学院医学部构建了基于校友资源的思政教育"三全育人"体系,分别从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和环境思政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学部校友协同育人的经验与做法,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校友资源 思政教育 三全育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兆青
“三全育人”与“大思政课”的协同推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思政课教育内容的理解,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由冯刚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一书,立足“八个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论述阐述思政课的开展。书中从思政课的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角度出发,明确思政课的开展应兼顾其内容的政治导向与理论水平,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施云波 朱江
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之地,更是育人之地。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育人工作的实施者,只有两者协同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常州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协同育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可以为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专业教师 思政教育工作者 协同育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捷 赵天缘 田园 邓君
[目的/意义]落实国家对新时代高校部署的“立德树人”重要任务,探索图情档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不仅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程,也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方法/过程]梳理课程思政内涵,调研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结合吉林大学图情档学科的特点,构建“思创融合,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并以档案学为例,介绍该模式指导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经验及成果。[结果/结论]“思创融合,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图情档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亟需对其理论及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