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9)
2023(13233)
2022(10847)
2021(10540)
2020(8638)
2019(19188)
2018(18979)
2017(32839)
2016(19026)
2015(21688)
2014(21234)
2013(19375)
2012(18049)
2011(15998)
2010(16973)
2009(15401)
2008(14452)
2007(13554)
2006(11903)
2005(10878)
作者
(48288)
(39755)
(39645)
(38110)
(25131)
(19162)
(18268)
(15386)
(15273)
(14564)
(13564)
(13338)
(12527)
(12385)
(12385)
(12234)
(12035)
(11813)
(11577)
(11359)
(10211)
(9581)
(9562)
(9317)
(9144)
(9118)
(8883)
(8755)
(8129)
(8097)
学科
(55859)
经济(55805)
管理(51250)
(48678)
(40996)
企业(40996)
中国(33414)
(26059)
金融(26058)
教育(25206)
方法(23857)
(23788)
银行(23758)
(23299)
(23077)
数学(20311)
数学方法(19909)
技术(18377)
(17765)
理论(17613)
(15648)
业经(14450)
(13625)
教学(13264)
地方(13216)
农业(12155)
技术管理(12109)
财政(11415)
中国金融(11153)
(10682)
机构
大学(250449)
学院(239855)
(89279)
经济(87013)
管理(83400)
研究(81971)
理学(71322)
理学院(70396)
管理学(68710)
管理学院(68229)
中国(62257)
(53559)
(47728)
科学(47261)
(43859)
师范(43546)
教育(40191)
(39414)
(39007)
中心(38933)
研究所(35414)
师范大学(35238)
财经(35039)
北京(34833)
(34148)
(31866)
业大(31816)
(31264)
技术(29648)
(29338)
基金
项目(152975)
研究(123553)
科学(122218)
基金(105659)
(89247)
国家(88225)
科学基金(76284)
社会(76121)
社会科(71934)
社会科学(71916)
教育(66810)
(63383)
基金项目(54542)
(54050)
编号(52628)
成果(47975)
自然(45006)
自然科(44133)
自然科学(44123)
自然科学基金(43390)
资助(41987)
课题(40925)
(37473)
重点(35957)
(35143)
(34696)
创新(33872)
(33808)
项目编号(33219)
规划(32296)
期刊
(98154)
经济(98154)
研究(88188)
教育(74146)
中国(70431)
(39170)
学报(35030)
(33843)
金融(33843)
管理(33633)
(30749)
科学(30635)
大学(30043)
技术(25560)
学学(24681)
农业(20357)
财经(18284)
职业(17546)
图书(16407)
经济研究(16062)
(15950)
业经(14165)
(13605)
论坛(13605)
科技(12567)
书馆(12019)
图书馆(12019)
高等(11974)
(11434)
技术经济(11380)
共检索到395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滢  
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出现了弱化。基于此,我国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并发挥其育人价值。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策略的重要步骤之一,其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以及养成劳动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劳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实践教育形式,其本质是德育。在我国大力推进思政教育的当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兰海涛  王琼  
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开展,要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内容与重要意义;完善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劳动教育的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制度;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积极促进高校与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刘文博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原则,探索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高校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完善管理机制,创新载体,促进融合,以生为本,优化评价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与建设者作出应有贡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东  邓昌大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途径。培养当代大学生劳动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对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人格塑造和社会责任感培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文章重点研究了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并对构建实践教学育人体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诚  华章琳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教育强国战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社会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蕴。但是,当前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应面临劳动教育理念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劳动教育资源整合配置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相脱节、劳动教育内容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劳动技能发展相脱节、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与应用技术型人才个性化发展相脱节、劳动教育效果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预期相脱节等诸多难题。因此,需要从更新劳动教育理念以契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目标、整合劳动教育资源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现实需要、优化劳动教育内容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劳动技能发展、丰富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以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多元化化成长、聚焦劳动教育成效以达到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预期五个方面精准发力,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浩波  张春艳  
“丧文化”是大学生群体宣泄消极情绪的一种渠道,但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浸淫其中会危害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解大学生的进取心、淡化大学生的责任感、动摇大学生理想信念。劳动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拓展心智疆域,使大学生心智人格得到充分锤炼,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应对大学生“丧文化”现象,要充分发掘劳动教育的积极因素,在顶层设计、具体实践、创新推进、保障条件等方面探索形成教育引导的有效策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亚光  
从五育并举视角来看,大学生劳动教育既有助于新时代高水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更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困境,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其重要价值没能被正确认识,课程体系不完善,教育内容较单一,师资团队短缺,教育机制有待改进。五育并举背景下高校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内涵,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建设强有力的教师团队,扩充师资力量,构建完善的教育机制,切实保障大学生劳动教育顺利开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华业  
大学生思政教育如何开展是社会热议焦点之一,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力量,其思想素质水平必然会得到社会大力关注;另一方面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群体良莠不齐现象更为凸显,加之近年来大学生失德、自杀等现象屡有发生,社会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十分关切。传统文化精神中蕴含宝藏,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养分,如古之智慧、传统美德等有利于熏染大学生思想品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尧骏  张志萍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面对“育人育才”相统一的时代要求和“既劳动又教育”的现实需要,高校应进一步明晰劳动教育的建构路向,不断开辟劳动教育的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磊  
劳动教育既是"五育并举"育人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方式变革创新的重要路径,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限制和束缚,很多高校未能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即便个别院校开展了劳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机制不健全、形式片面化、观念边缘化、趋向功利化等特征,限制了劳动教育原有功能的发挥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文章结合劳动教育在新时期的现实意蕴,针对其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足,从多个维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和有效实践路径,为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国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当前做好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扎实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强化思想引领,凸显劳动教育的导向性;激发学生活力,强化劳动教育的认同度;凝聚教育合力,强化劳动教育的协同性;丰富教育形式,强化劳动教育的亲和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毛欣然  
<正>从“劳动”的缘起角度分析,它是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社会行为,即以人为主体,广泛地取材于生态系统,在特定的社会组织框架内协同分工,完成对各种自然材料(如树木、矿石、渔获等)的加工处理,使之转化为有益于人的物品、产品或商品。显而易见,劳动价值创造的关键在于充足的自然材料获取,否则无论多强烈的劳动意识、多先进的劳动技艺、多庞大的劳动需求都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因此遵循劳动自然属性是劳动价值创造的前提条件。然而,随着劳动技术、工具、方式的不断进化,劳动自然属性异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向兵  
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彰显了"尊重劳动者"的人本关怀,指出了"实干兴邦"的现实路径,明确了"创造伟大"的发展动力,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注入了新内涵:在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中,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培育积极劳动态度中,要格外强化辛勤劳动的意识与态度;在培养优良劳动品德中,要强化诚实劳动、人本关怀、家国情怀;在掌握必备劳动知识技能中,要加强劳动科学知识的教学,为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础。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德智体美劳的辩证关系、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崭新意蕴以及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文新华  
一 什么是劳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它是指人有目的地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的活动。根据其过程、对象、产品等要素的不同,它的表现形式至少涉及以下相互关联的四对范畴八个方面: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今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课程、内容、评价、途径等方面对如何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受此影响,"劳动教育"就成为了最近的一个热词,很多人都写文章为《意见》点赞。"五一"国际劳动节,不少媒体依例刊登了一些"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文章,尽管在措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