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9)
2023(4857)
2022(3955)
2021(3826)
2020(3363)
2019(7790)
2018(7898)
2017(13858)
2016(8576)
2015(10077)
2014(10303)
2013(9426)
2012(8613)
2011(7797)
2010(8174)
2009(7476)
2008(7363)
2007(6936)
2006(6208)
2005(5417)
作者
(22674)
(18753)
(18574)
(17905)
(11886)
(8833)
(8679)
(7259)
(7210)
(7062)
(6541)
(6327)
(6073)
(5929)
(5790)
(5749)
(5601)
(5548)
(5450)
(5424)
(4914)
(4723)
(4699)
(4529)
(4395)
(4344)
(4323)
(4290)
(4009)
(3750)
学科
(30195)
经济(30168)
管理(21425)
(15249)
方法(14902)
数学(13511)
数学方法(13139)
(12841)
企业(12841)
中国(9838)
理论(8366)
教育(8033)
(7680)
教学(7611)
地方(7216)
(6010)
业经(5749)
(5688)
(5444)
工作(5245)
学法(4958)
教学法(4958)
农业(4857)
(4729)
学校(4541)
(4473)
银行(4472)
研究(4457)
(4305)
环境(4200)
机构
大学(109211)
学院(107085)
管理(38002)
(35506)
经济(34388)
研究(33800)
理学(31540)
理学院(31166)
管理学(29995)
管理学院(29790)
中国(25827)
(23850)
科学(21052)
(19658)
(18320)
(18018)
师范(17854)
中心(17049)
(16669)
(16294)
(16045)
业大(15797)
北京(15308)
技术(14872)
研究所(14519)
教育(14007)
师范大学(13545)
财经(13233)
职业(12741)
农业(12700)
基金
项目(67945)
研究(54087)
科学(52139)
基金(44277)
(37438)
国家(37044)
科学基金(31898)
社会(30135)
教育(29826)
(29772)
社会科(28352)
社会科学(28347)
编号(24661)
(24196)
成果(22448)
基金项目(22421)
自然(20336)
自然科(19896)
自然科学(19895)
资助(19567)
自然科学基金(19481)
课题(19181)
(16621)
重点(15722)
项目编号(15011)
(14486)
大学(14286)
(14208)
(14111)
规划(14024)
期刊
(42651)
经济(42651)
研究(35217)
中国(31657)
教育(30730)
学报(15864)
管理(15390)
(15271)
(14645)
技术(13807)
图书(13128)
大学(13084)
科学(12826)
学学(10543)
农业(10100)
(10076)
金融(10076)
书馆(9951)
图书馆(9951)
职业(9227)
统计(7090)
业经(6764)
(6536)
论坛(6536)
财经(6507)
(6306)
高等(5981)
经济研究(5838)
决策(5833)
(5624)
共检索到179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林海  刘德慧  
在我国,培养外语专业类的复合型人才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来的,当时正值我国经济建设开始加速并逐渐融入国际市场这样一个时期,大量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开始进入企业。然而这些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没有自己的对口工作,而是为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员提供辅助性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梅春才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是当今共同关注的课题。高师外语专业作为培养外语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人才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从本专业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充分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才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安实  王晓宁  孟祥海  王华  程绍武  
阐述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含义,分析了交通高速化、智能化、环保化、人性化发展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新需求,提出了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晖  罗兴萍  
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传统的培养目标与模式受到挑战,如何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改革课题。作为传统学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让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放光彩,是每一个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就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现实语境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作了一些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澜  
在政府扶持下, 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自 1992 年,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小林  
新的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搞好大学外语教学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为进一步提高大学外语教学质量,应该以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先导,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编写、测试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革,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外语教学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一丁  
当前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要。文章提出通过重视听力、口语练习,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在校园文化中植入独特的英语文化交流氛围三种途径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学分制、双学位等课程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社会实践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校内校外双重评估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臧庆  
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焦点,研究者将研究目标从传统课堂转向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将研究方法由传统的经验总结转向基于实践活动的实证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缺乏系统性整合,研究成果过于单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屈凤杰  
文章对地方高校复合型生物科学专业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该方案通过对复合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修订,对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实验室与实训实习平台的建设以及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改革,以加强专业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培养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复合型本科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祎  冯锋  
高校与地方共建校外产学研基地是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机制的重要方式。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模式与机制创新,促进产学研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产学研工作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更好地推进高校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为目标,介绍了国内高校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现状,分析当前产学研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俞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和保证。随着我国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成人高校教师愈来愈表现出与现代成人教育变迁及我国成人教育要求的不适应,表现出对成人学习者多元化、对教育目的社会化变化的不胜任。这就要求成人高校教师必须向复合型教师转变,必须拥有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深厚的专业理论修养、先进的成人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成人教育能力,才能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力强、有发展潜力、能满足需求的现代化、复合型师资队伍,为成人高校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及国家战略需要奠定人才基础。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鹤田  
实现国家良好治理、维护国家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要求和愿望。国家审计作为依法用权力制约权力的控制方式、控制行为和控制制度的集合,具备预防、揭示和抵御等功能,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免疫系统"。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国家审计,需要审计人员不断提升综合业务能力,树立审计为民、审计维民理念,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复合型审计人才。本文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两个视角,提出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队伍活力;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复合型审计人才培训策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丽华  
广泛的国际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急需专业知识强、综合素质高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本文拟就以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认识 ;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 ;以及我校外语学院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龚向前  李寿平  
论述了"法律+科技"复合型人才供给的紧迫性,借鉴域外一流大学的经验,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培养"法律+科技"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做法,同时提出了完善"法律+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路,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科技"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就需实现从"科技+法律"向"法律+科技"的转变,整合社会资源,系统地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辉  
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我国对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要求。外语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各类专业性较强的院校都根据自己的特色,转变教育理念,开展了强化专业特色、拓展专业方向、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我国的外语教育目前存在着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专业结构、学生比例等方面的问题,借鉴国外教育经验,我国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外语人才中必须以人为本,走大众化推广、精英化培养、特色化办学、国际化比较的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