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85)
- 2023(16986)
- 2022(14392)
- 2021(13716)
- 2020(11303)
- 2019(25682)
- 2018(25427)
- 2017(48726)
- 2016(26320)
- 2015(29541)
- 2014(28843)
- 2013(27496)
- 2012(24667)
- 2011(21888)
- 2010(21617)
- 2009(19402)
- 2008(18614)
- 2007(16160)
- 2006(13587)
- 2005(11131)
- 学科
- 济(95592)
- 经济(95496)
- 管理(79271)
- 业(73941)
- 企(63280)
- 企业(63280)
- 方法(45920)
- 数学(39691)
- 数学方法(39124)
- 中国(26714)
- 农(26255)
- 财(25571)
- 业经(23363)
- 技术(20823)
- 学(19419)
- 地方(19311)
- 理论(18199)
- 农业(17789)
- 务(16989)
- 财务(16917)
- 财务管理(16883)
- 贸(16846)
- 贸易(16835)
- 制(16568)
- 易(16343)
- 企业财务(15808)
- 和(15738)
- 环境(15245)
- 教育(14658)
- 划(14267)
- 机构
- 大学(349949)
- 学院(348723)
- 管理(142700)
- 济(134705)
- 经济(131750)
- 理学(124989)
- 理学院(123701)
- 管理学(121437)
- 管理学院(120800)
- 研究(107528)
- 中国(78757)
- 京(72176)
- 科学(66506)
- 财(61120)
- 业大(50946)
- 所(50295)
- 中心(50230)
- 财经(49691)
- 农(49490)
- 江(49272)
- 范(47547)
- 师范(47152)
- 研究所(46178)
- 经(45379)
- 北京(44770)
- 州(40553)
- 经济学(40321)
- 院(40273)
- 农业(38414)
- 师范大学(37750)
- 基金
- 项目(249347)
- 科学(197708)
- 研究(187315)
- 基金(179870)
- 家(154774)
- 国家(153432)
- 科学基金(134194)
- 社会(117865)
- 社会科(111636)
- 社会科学(111610)
- 省(99142)
- 基金项目(96022)
- 教育(87882)
- 自然(86258)
- 自然科(84325)
- 自然科学(84307)
- 自然科学基金(82779)
- 划(82351)
- 编号(77645)
- 资助(72113)
- 成果(62212)
- 创(55443)
- 重点(55267)
- 部(54640)
- 课题(53065)
- 发(52945)
- 创新(51055)
- 项目编号(48621)
- 国家社会(47916)
- 教育部(47757)
- 期刊
- 济(139308)
- 经济(139308)
- 研究(98551)
- 中国(65721)
- 管理(52188)
- 学报(51360)
- 教育(48541)
- 科学(47627)
- 财(47512)
- 农(44189)
- 大学(40684)
- 学学(37401)
- 技术(32639)
- 农业(31209)
- 融(25235)
- 金融(25235)
- 业经(24762)
- 财经(23147)
- 经济研究(22520)
- 图书(20939)
- 经(19821)
- 科技(18329)
- 问题(17651)
- 技术经济(16762)
- 理论(16185)
- 业(16091)
- 版(15949)
- 商业(15356)
- 现代(15114)
- 实践(14974)
共检索到490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冷萱 李涵 何佳鑫
基础研究创新关乎国家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如何推动基础研究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以地铁开通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本地交流成本降低对高校基础研究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收集了2006~2020年中国高校分学科的基础研究产出指标,实证研究发现地铁开通使得该城市对应高校学科层面的基础研究产出显著提升了约4%,动态效应表明这一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强化。机制分析表明,城市地铁通过降低本地交流成本促进学术交流和科学合作,最终提升了基础研究产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为推动高校基础研究创新提供了参考,也为理解交通强国产生的创新效应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长林 左佳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学术人才流动作为高校间人才竞争的表现形式,能否带来基础研究创新产出的提升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尚待明确。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8—2018年中国高校发表的论文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从学术人才流动的视角回答如何提升基础研究科研效率这一问题。研究发现,高校人才流动能够促进知识溢出,从而提升高校基础研究产出效率。机制分析表明,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通过研究人员合作论文数量的增加以及流入学者与高校之间更好的匹配来实现高校科研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高校人才流入对基础研究创新产出的影响在社会科学领域以及人才流向东部高校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现阶段如何提升基础研究产出效率、释放学术人才红利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万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妍 李栋亮 谈力
从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内涵和要求出发,系统梳理广东基础研究发展的成效与问题,并基于巴斯德象限模型提出广东在新时期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设计取向及推进路径,以及"大投入、大平台、大团队和高转化"的发展策略及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相宇 赵天朗
企业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起促进作用。企业基础研究是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也是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战略规划。尽管我国对基础研究有一定投入,但其投入量与投入结构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企业基础研究为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双重视角对企业基础研究的驱动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剖析提高企业基础研究水平的有效策略,为推动我国企业基础研究、增加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丰富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万钢
当前,世界正孕育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也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一、当今世界科学发展呈现新的特征科学向纵深发展,知识创新日新月异。经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刁现民
谷子(Setaria italica Beauv.)和黍稷(Panicum miliaceum l.)是中国起源的古老农作物,栽培历史超过8 000年,粟(谷子)、黍(黍稷、糜子)、稻(水稻Oryza Sativa l.)、麦(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菽(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被称为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五谷"[1-2],而谷子和黍稷在"五谷"中位列重要位置,可见这两种作物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考古学证据的积累证明,黍稷的驯化早于谷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春杨 孟卫东
基于2009—2016年我国省域创新数据,实证分析基础研究投入及其溢出效应对我国区域创新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科研机构基础研究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高校和企业的基础研究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的贡献则不显著;基础研究经费向科研机构和高校集聚在西部地区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基础研究人员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创新产出则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基础研究经费向企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显著为负,而基础研究人员集聚的影响则显著为正。以上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为: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尤其是增加西部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以促进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华涛 彭琦辉
中国正在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高校知识生产和转化的基石,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23个省份高校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基础研究投入、应用研究投入、产学合作网络、国际交流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和应用研究投入正向促进创新绩效;产学合作网络正向调节基础研究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国际交流网络正向调节基础研究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但削弱应用研究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该结论对高校加强原始创新、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推动产学深度融合以及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立
本文总结了国际上关于R&D的收益率研究的结果,结果表明:政府和私人资助R&D,其收益率是相当可观的。曼斯菲尔德关于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定量研究,令人信服地证明基础研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曼斯菲尔德的研究方法做了评述,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杰1,丁云龙1,胡亚伟2
科技创新需要基础研究引领与支撑,提振基础研究是新时期国家创新行动的重点,国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层面,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发展及创新人才与团队培养。选取中国、日本、德国与加拿大基础研究创新团队的典型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世界一流国际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合作研究与培训经历项目”、“中心和重大资助项目”与“合作研究中心项目”,从目标定位、申请方式、资助对象、资助年限、资助金额、团队规模、管理办法、考核方式等资助管理机制的诸多方面展开比较分析,借鉴国外经验,获得体制机制调整与变革启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杰
基础研究创新人才与团队的培养是合作创新、原创突破的基础,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战略意义。选取中澳基础研究创新团队的典型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与ARC卓越研究中心项目,从目标定位、申请方式、资助对象、资助年限、资助金额、团队规模、管理办法、考核方式等资助管理机制的诸多方面展开比较分析,借鉴澳方经验,获得启示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佳 钟永恒 赵展一 王辉 李贞贞 孙源
企业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企业视角研究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掌握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规律,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本文从科学关联度、专利引文时滞、科学循环周期、学科多样性等角度构建分析指标,并以上市公司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吸收较少;(2)领域内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基础研究的支撑作用显著;(3)科学关联度越高的产业领域,基础研究成果向技术创新转化的速度越慢;(4)基础研究向技术创新传递知识的速度逐渐加快;(5)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学科多样性高于其他传统产业领域。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技术创新 基础研究 专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企业技术 技术创新 项目管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张家军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家在回顾和总结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对教育科研的更高要求,教育科研今后发展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为此,2008年8月,《教育研究》杂志社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召开了"新时期新阶段教育科研发展座谈会"。会上,一些学者就如何建设中国气派的教育科学、新阶段教育科研的新使命、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教育科研的创新、教育研究者的素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大家讨论的问题整理成一组笔谈刊发,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