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7)
- 2023(11578)
- 2022(10107)
- 2021(9880)
- 2020(8128)
- 2019(19145)
- 2018(19323)
- 2017(35427)
- 2016(20452)
- 2015(23298)
- 2014(23618)
- 2013(22508)
- 2012(20415)
- 2011(18275)
- 2010(18363)
- 2009(16224)
- 2008(15500)
- 2007(13531)
- 2006(11826)
- 2005(10276)
- 学科
- 济(66863)
- 经济(66786)
- 管理(51938)
- 业(46545)
- 企(38727)
- 企业(38727)
- 方法(33368)
- 数学(29102)
- 数学方法(28759)
- 教育(23935)
- 中国(23528)
- 财(18535)
- 农(18315)
- 贸(17601)
- 贸易(17596)
- 易(17235)
- 学(17144)
- 理论(15794)
- 业经(14417)
- 地方(13543)
- 制(12942)
- 出(12653)
- 技术(12394)
- 农业(11870)
- 和(11406)
- 教学(10863)
- 环境(10461)
- 务(10453)
- 财务(10393)
- 财务管理(10371)
- 机构
- 大学(277745)
- 学院(268551)
- 管理(104382)
- 济(96661)
- 经济(94045)
- 理学(90925)
- 理学院(89852)
- 研究(89228)
- 管理学(88169)
- 管理学院(87670)
- 京(60495)
- 中国(59517)
- 科学(55362)
- 范(46181)
- 师范(45895)
- 财(44373)
- 所(43785)
- 研究所(40069)
- 江(39972)
- 中心(39785)
- 业大(39554)
- 北京(38962)
- 农(38842)
- 教育(38605)
- 师范大学(37350)
- 财经(35656)
- 院(32556)
- 经(32544)
- 州(32516)
- 技术(31602)
- 基金
- 项目(186619)
- 科学(147344)
- 研究(144509)
- 基金(131568)
- 家(112648)
- 国家(111577)
- 科学基金(95760)
- 社会(87061)
- 社会科(82195)
- 社会科学(82175)
- 省(74282)
- 教育(73929)
- 基金项目(70145)
- 划(63927)
- 编号(62027)
- 自然(61400)
- 自然科(59948)
- 自然科学(59934)
- 自然科学基金(58843)
- 资助(54002)
- 成果(53135)
- 课题(45208)
- 部(42856)
- 重点(42340)
- 发(39862)
- 创(38858)
- 项目编号(38538)
- 教育部(37590)
- 年(37061)
- 大学(36670)
- 期刊
- 济(101932)
- 经济(101932)
- 研究(87412)
- 教育(65716)
- 中国(61267)
- 学报(40912)
- 科学(36595)
- 管理(35872)
- 农(33919)
- 财(32472)
- 大学(32401)
- 学学(28084)
- 技术(26439)
- 农业(24425)
- 图书(19078)
- 融(17761)
- 金融(17761)
- 财经(16483)
- 业经(16002)
- 经济研究(15353)
- 职业(15293)
- 经(13932)
- 问题(13141)
- 理论(13010)
- 书馆(12844)
- 图书馆(12844)
- 科技(12698)
- 业(12556)
- 坛(12362)
- 论坛(12362)
共检索到396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利 闵维方
本研究对北京地区部分高校实施了问卷调查 ,重点考察了普通高校、高职学校和民办大学在校学生的私人教育支出状况、影响因素及其付费意愿。研究发现 ,学生就读的年级、学校类型、学科类型以及家庭收入水平是影响私人教育支出的主要因素 ,家庭资助 (支付 )依然是大学生求学期间的首位经济来源 ;伴随着学费水平的提高 ,受教育者的付费意愿有所降低 ,而且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受教育者的付费意愿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段宝霞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大学生私人教育支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大学生的付费意愿 ;研究对象是河南省高校 14 2 6名大学本科学生 ;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 ;研究内容是大学生私人教育支出及其获得资助的基本状况、大学生私人教育支出及其获得资助的群体间差异、大学生的付费意愿。在对以上内容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笔者分析和探讨了大学生私人教育支出及学生资助水平的影响因素、河南省高校学费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建立以贷学金为主的混合资助模式等问题
关键词:
私人教育支出 学生资助 付费意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凯 聂文俊
本文在对高职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职在校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意愿。研究发现高职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熟知程度较高,但存在安全顾虑、创业途径比较单一、创业目光短浅、创业实践难等方面的问题。要推动高职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活动的发展,学校必须为有意愿创业的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业风险防范意识,鼓励他们积极自主创业。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慧勤
大学生的付费能力直接影响成本补偿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财政手段的潜在价值。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和逻辑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学生的付费意愿、能力及对公平的影响,为大学生收费和资助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大学生 付费意愿 付费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武 艾鹏亚 谢蓉
基于感知价值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本研究讨论了影响用户对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付费提问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1)感知收益(内容收益和经济收益)和感知付出(费用付出和其他成本付出)均能有效地解释和预测用户对在线付费问答平台的感知价值。同时,在这四个感知因素中,内容收益对提问者的感知价值影响最大。(2)当感知因素与金钱相关时,感知价值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当感知因素与金钱无关时,感知价值表现出完全中介作用。从解释的总效益角度来看,与金钱相关的两个因素(经济收益和费用付出)对用户付费意愿的作用也远大于另外两个因素(内容收益和其他成本付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武 艾鹏亚 许耀心
[目的/意义]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以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为代表的知识付费产品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变现,本研究以这类平台为切入点,探索用户的付费模式及付费意愿,加深对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的认识。[方法/过程]通过对分答、值乎和微博问答三大平台的比较分析,总结在线付费问答平台的用户付费模式,利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用户的付费意愿及其动机。[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主要有两种用户付费模式:提问付费和围观付费。用户对这两种付费模式没有特别偏好,二者呈现不完全替代关系,且影响用户对这两种付费模式的付费意愿的动机因素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知识付费在本质上是知识驱动型的信息消费行为,同时具有明显的粉丝经济特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勍 张金麟
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促进城市发展、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构建和谐社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市民化的行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取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私人收益减去私人成本的净收益越大则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强,反之越弱。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包括生存成本、转移成本、风险成本、精神成本、制度成本和机会成本,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收益包括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医疗条件、改善就学条件、提高个人素质。强化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引导农民工市民化,促进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 私人成本 私人收益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涛 檀齐 Takirova Bayan 邓胜利
[目的/意义]知识付费产品数量众多,品质良莠不齐,使得用户付费意愿降低,这可能导致知识付费模式的失败。本文旨在研究社会交互对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作用机理,考察信任和认同(包括认知维、情感维和评价维)对用户付费意愿的作用。[方法/过程]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377份,采用SPSS和LISREL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交互和情感交互显著影响信任,信息交互和信任影响认同,信任和认同决定付费意愿。因此,知识付费平台应重视引导用户之间进行社会交互,培养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和认同,以促进用户付费意愿。
关键词:
知识付费 社会交互 信任 认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涛 檀齐 Takirova Bayan 邓胜利
[目的/意义]知识付费产品数量众多,品质良莠不齐,使得用户付费意愿降低,这可能导致知识付费模式的失败。本文旨在研究社会交互对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作用机理,考察信任和认同(包括认知维、情感维和评价维)对用户付费意愿的作用。[方法/过程]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377份,采用SPSS和LISREL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交互和情感交互显著影响信任,信息交互和信任影响认同,信任和认同决定付费意愿。因此,知识付费平台应重视引导用户之间进行社会交互,培养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和认同,以促进用户付费意愿。
关键词:
知识付费 社会交互 信任 认同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赵保国 姚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爆发,在消费升级和分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各类知识付费APP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知识交换、自由讨论和提升知识储备的崭新渠道。文章在期望确认理论、感知成本理论和持续使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内容付费APP的特点,构建了用户持续使用内容付费APP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期望确认程度、感知有用性、主观参照、满意度正向影响用户对知识付费APP的持续使用意愿,感知成本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知识付费APP的运营者提供了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与版权意识、保证内容与付费相匹
关键词:
持续使用意愿 知识付费APP 影响因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61.0万人,在校生2120.3万人,毕业生673.6万人。结合各省市发布的统计公报,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日前,国家统计局和各地统计局陆续公布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其中技工学校数据为2013年数据)招生628.9万人,在校生1802.9万人,毕业生633.0万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晓兵 鲁艺 于泽威
随着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内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大知识付费企业纷纷采取“阶层焦虑”的营销宣传方式去吸引消费者,以期达到促进知识产品销售的目的。那么这种通过触发感知社会流动性来提高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营销宣传手段是否真的行之有效?本研究综合运用二手数据分析和行为实验的方法探究感知社会流动性对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机理与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社会流动性会提升消费者的长期目标承诺,并进而对消费者的知识付费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对于高自尊水平的消费者而言,感知社会流动性对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恒 张向先 肖彬 刘苡声
[目的/意义]探究在线用户知识付费意愿影响因素对于知识付费平台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文献的实证结果之间存在不一致问题。[方法/过程]运用元分析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国内外在线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相关的40篇实证研究文献、14 452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内容-情境-辨识框架归纳和识别影响在线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异质性检验和亚组分析检验调节变量的作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在线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容、情境和辨识3个类别,包括25个自变量,其中感知成本显著负向影响用户知识付费意愿,其余变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知识付费意愿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因素有需求、体验、感知专业性、可靠性、感知知识质量、感知有趣性、感知收益和付费态度。同时,研究识别了被试对象特征的调节效应,发现用户具有知识付费经历与否是不同研究异质性的部分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