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1)
2023(6756)
2022(5734)
2021(5408)
2020(4510)
2019(10066)
2018(10530)
2017(18874)
2016(10863)
2015(12627)
2014(12966)
2013(12080)
2012(11080)
2011(10186)
2010(10432)
2009(9634)
2008(9789)
2007(9294)
2006(8354)
2005(7967)
作者
(29206)
(23938)
(23801)
(23100)
(15396)
(11366)
(11285)
(9274)
(9213)
(9065)
(8288)
(8197)
(7884)
(7562)
(7498)
(7422)
(7298)
(7209)
(7096)
(6956)
(6325)
(5932)
(5815)
(5669)
(5623)
(5448)
(5412)
(5190)
(4845)
(4822)
学科
管理(36951)
(29434)
经济(29359)
(27976)
(24780)
企业(24780)
(15498)
(13668)
中国(11705)
(10728)
图书(10444)
书馆(9888)
图书馆(9888)
(9767)
银行(9759)
方法(9619)
(9373)
体制(9200)
工作(8933)
业经(8879)
(8827)
(8553)
财务(8528)
财务管理(8485)
(8469)
金融(8466)
企业财务(8019)
(8011)
理论(7774)
教育(7526)
机构
大学(148928)
学院(144490)
管理(52148)
(51423)
经济(49808)
研究(43529)
理学(42086)
理学院(41601)
管理学(40816)
管理学院(40499)
中国(36527)
(31461)
(31450)
(26267)
科学(24447)
财经(22999)
图书(22294)
书馆(21735)
图书馆(21733)
(21728)
中心(21607)
(21500)
师范(21331)
(21208)
(20475)
北京(19940)
研究所(18181)
(18006)
业大(17416)
财经大学(16766)
基金
项目(85435)
研究(70664)
科学(65738)
基金(58132)
(48072)
国家(47593)
社会(42508)
科学基金(41064)
社会科(40044)
社会科学(40036)
(34544)
教育(34361)
编号(32741)
成果(30964)
基金项目(30321)
(27789)
自然(23475)
资助(22917)
自然科(22898)
自然科学(22894)
课题(22499)
(22488)
自然科学基金(22488)
项目编号(21358)
(19697)
(19035)
(18916)
重点(18891)
(17974)
大学(17733)
期刊
(64653)
经济(64653)
研究(46925)
中国(39111)
图书(29521)
(28251)
教育(27077)
书馆(23956)
图书馆(23956)
学报(21202)
管理(20521)
(17319)
金融(17319)
(16831)
大学(16817)
科学(15661)
学学(13062)
技术(12861)
财经(12049)
农业(10667)
(10394)
论坛(10394)
业经(10363)
(10342)
经济研究(9156)
财会(8676)
情报(8080)
职业(7860)
问题(7856)
会计(7830)
共检索到249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葆春  
 本文论述了读者监督机制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探讨了读者监督机制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障碍及克服这些障碍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来雪玲  
图书馆要改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就必须解决如何评价服务质量,如何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的问题,否则改进服务质量就成为一句空话。过去,我们一直主张教育人们利用图书馆,却没有教育他们评价图书馆的好坏,这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是图书馆生存策略必不可少的要素。离开读者的参与,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笔者认为在图书馆引进读者评估监督机制,强化读者的监督意识和参政意识,将其与图书馆质量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会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丹  
推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构建以公益目标为导向、内部激励机制完善、外部监管制度健全的现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实现公共图书馆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时代命题,其中建立专门监督机制,形成对公共图书馆决策和执行过程的有力约束和制衡,对保障各利益相关方权益,落实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公益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第七次评估定级中被评为一、二级图书馆的373家省、市级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信息进行调查,结合各馆设置监事会/监事的情况,分析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公共图书馆监督机制,综合法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方面要求,对构建各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的多元、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法人监督体系提出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绵水  
本文分析了股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机理和实质、并针对目前监督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的缺陷、提出了相应改进错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政  
本文根据财务监督机制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国有(控股)企业财务监督现状的分析 ,得出国企内部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直接监督经营者财务的机制的根本原因在于 :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导致国企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而外部证券市场又未充分发育难以形成对国企财务的间接监督机制。因此 ,本文认为 ,理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改革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视友  李萍  
高校专项资金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安排下达的除基本支出以外的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资金,主要包括高校修购专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科研专项资金、三重点建设专项资金、课程建设专项资金等。高校专项资金是维持高校正常运转与健康发展的"血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丽兵  谢嗣胜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监督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转轨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国有企业监督的具体构建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德贞  叶靖  
近年来高校浮出权力腐败群案、大案、窝案,财务信息透明度低是其重要原因。文章以近年来高校权力腐败案例为切入点,分析高校权力腐败的原因,探索构建基于财务信息报告体系的高校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尤玉军  
我国高校基金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投资规模、效益和管理等方面都亟待改进。提升基金会的品牌影响、争取公众的关注是基金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的社会监督机制是解决高校基金会资金管理问题的重要举措。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全球性财政危机,各国政府对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意愿和能力都明显减弱,其他主体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不断上升,多元化、多途径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已成为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伟林  魏刚  方诚  
201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下称"新《预算法》")丰富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内涵,有利于保证预算收支的合法性、严肃性,确保国库资金安全。但是,新《预算法》在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表述上更多是在原则上加以规范,加之财政国库体制改革的非彻底性,导致基层央行国库监督机制存在明显缺陷。国库监督法规缺位。《国家金库条例》和《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分别于1985年和1990年颁布实施,长期未进行修订,而新《预算法》也未明确基层央行经理国库和相关国库监督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开  
公共预算,是财政理论和财政实际工作的结合点。公共预算制度,是公共财政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公共预算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于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对于提高公共预算的绩效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公共部门自身和社会各界正在越来越多地对公共预算投以关注的目光,这恰恰反映了公共顶算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关键地位,也体现着监督机制对公共预算程序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薛宾  张晓锋  
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现状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人民银行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整合了监督资源。到目前为止,人民银行基层行已经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内部监督组织体系,包括业务部门的复核检查、事后监督、内审监督、执法监察和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丽英  
我国已经将对雾霾的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且从中央财政中拨付巨额资金专项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从近两年的防治效果来看,雾霾天气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与雾霾天气直接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工作的进程推进缓慢,雾霾治理资金的使用效果尚未显现出来。本文认为,建立健全雾霾治理审计监督机制,有助于加强雾霾治理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柯武敏   邵高旭  
本文以实践案例为基础,从“巡审结合”监督机制的建立动因、实施过程、实践效果、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建议等方面探索出“巡审结合”监督模式的良好实践,提出“巡审结合”要在提升人员素质、强化信息共享、拓展合作方式、探索风险管理联袂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助推“巡审结合”监督模式实现更好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