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4)
- 2023(3599)
- 2022(3062)
- 2021(3139)
- 2020(2546)
- 2019(5823)
- 2018(6404)
- 2017(10170)
- 2016(6385)
- 2015(7533)
- 2014(7870)
- 2013(7080)
- 2012(6315)
- 2011(6013)
- 2010(6032)
- 2009(5252)
- 2008(5405)
- 2007(5194)
- 2006(4639)
- 2005(4280)
- 学科
- 管理(15369)
- 济(11433)
- 经济(11411)
- 图书(10341)
- 书馆(9809)
- 图书馆(9809)
- 业(9547)
- 企(8364)
- 企业(8364)
- 教学(7534)
- 工作(7471)
- 教育(6927)
- 理论(6212)
- 中国(6192)
- 学(5990)
- 农(4210)
- 方法(4157)
- 学法(4088)
- 教学法(4088)
- 和(4045)
- 财(4009)
- 读者(3977)
- 制(3572)
- 学校(3485)
- 业经(3482)
- 研究(3377)
- 组织(3208)
- 学理(3135)
- 学理论(3135)
- 地方(3084)
- 机构
- 大学(82083)
- 学院(77199)
- 管理(24913)
- 研究(21747)
- 图书(21389)
- 书馆(20878)
- 图书馆(20877)
- 理学(19624)
- 理学院(19235)
- 管理学(18396)
- 济(18255)
- 管理学院(18221)
- 京(18153)
- 经济(17210)
- 范(16702)
- 师范(16569)
- 中国(16539)
- 江(15337)
- 科学(14918)
- 州(13673)
- 师范大学(12551)
- 北京(11833)
- 技术(11688)
- 教育(11480)
- 中心(11336)
- 财(11328)
- 所(11036)
- 业大(10295)
- 职业(10132)
- 农(10060)
- 基金
- 项目(44455)
- 研究(38769)
- 科学(32634)
- 基金(26718)
- 家(21871)
- 国家(21587)
- 教育(21050)
- 编号(20851)
- 成果(20502)
- 社会(19415)
- 省(19252)
- 科学基金(17979)
- 社会科(17960)
- 社会科学(17955)
- 划(15867)
- 课题(14343)
- 基金项目(14150)
- 项目编号(13649)
- 年(13300)
- 研究成果(12437)
- 一(11643)
- 资助(10709)
- 自然(10588)
- 自然科(10326)
- 自然科学(10325)
- 大学(10155)
- 高校(10130)
- 自然科学基金(10123)
- 规划(10054)
- 重点(9891)
共检索到138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苏建华 苏贵民
界定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归属感的概念,分析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提出增强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的策略。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归属感 互动 图书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阳
本研究以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虚拟学习社区为例,以陕西师范大学2011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了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归属感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对整理统计后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归属感是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结论,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自主学习能力 归属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单菁菁
采用系统研究模式,验证了在社会转型的今天,社区作为中国城市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逐渐被广大市民所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中国城市社会再组织和城市居民再社会化的工具与载体。其中,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是决定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它直接来自于居民从社区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满意度,而社区质量又是促进人们对社区满意的根本原因。因此,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居民的社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的满足感,以此促进社区的整体进步。
关键词:
社区归属感 社区满意度 社区建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晓艳
作为高校图书馆嵌入学习过程的在线服务形式,虚拟学习社区是学习共享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我国仍处于探索、实验性建设阶段。以图书馆为学习资源与交互平台,融合典型SNS应用的富交互性,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模型,详细介绍主要互动模块的具体设计,并探讨虚拟学习社区的实践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倪娜 王布衣
本文在对网络虚拟币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网络虚拟币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监管、促进其依法有序流通的建议。
关键词:
虚拟货币 负面影响 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有波 杨鹏
文章共发放问卷450份,探讨了社会排斥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感知和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并研究社会距离在社会排斥与社区归属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社会排斥消极影响社会距离和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积极影响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在社会排斥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社会排斥 社区归属感 社会距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筱 邹燕平
本文调查了深圳公众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情感,发现按公众对服务业满意程度及其对社区的整体满意度和认同感可以把公共服务业划分到四个象限。根据这种对公共服务业的情感认同,本文讨论了深圳社区公共服务业供应治理模式问题。发现,政府供应模式仍然是让公共服务业得到公众情感认同的模式,其他一些模式中,政府的作用也不能完全退出。文章的结论对我国其他城市将公共服务管理转变为公共服务业的治理模式提供了实证例子,同时也突出了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治理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长虹在企业文化的推进上,以员工为原点全面推进员工关系建设,即从员工与企业之间打造同创共享、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营造风雨同舟、从员工与员工之间构建和谐共振、从员工与社会之间倡行文明道德。通过对员工医食住行及心理的关爱,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员工关系 和谐共振 企业文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甘辛
没有人能单枪匹马取得成功,因此,所有的领导者都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将自己的价值观、创意和激情传递给员工。这就是让企业保持活力的秘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新慧
基于对杭州、武汉等地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的问卷调查,通过单变量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流动儿童城市社区归属感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总体城市社区归属感较高,社区归属感的各个维度的高低水平不同;流动性、学业成绩与未来学业期望、社会比较等是影响流动儿童城市社区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城市社区 归属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芳
以英国多所高校图书馆开展虚拟学习环境服务的实践为例,分析探讨高校图书馆基于虚拟学习环境开展的数字化服务方式。进而总结高校图书馆成功开展支持虚拟学习环境数字化服务的要素,以期对虚拟学习环境服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所借鉴。
关键词:
虚拟学习环境 高校图书馆 数字化服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丽航
著作权法保护模式下的以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为权利客体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十分复杂,不同的建设模式决定了著作权作品类型与权利归属的不同。从权利主体与权利分配角度看,委托建设、图书馆自主建设、图书馆职工主持建设情况下的数据库作品类型可分属法人作品、职务作品、个人作品,不同类型的作品决定了著作权相关权利的所有者不同,图书馆、受托人、职工创作者都可依法享有相关权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胡曼曼 于学文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作为基本的社会单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提升归属感最为重要的通道。社交网络是建立维持与他人联系的重要方式,直接决定了农民工社区融入状况。本文基于沈阳市530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系统探究社交网络对沈阳市农民工社区归属感的影响。结果认为:社交网络及其中的互动频率、关系强度、互惠交换均对沈阳市农民工的社区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社区归属感 社交网络 农民工 社区居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卫平 蔡志云
传统的消费者行为理论通常假定消费者是理性行为人,购买决策是成本的函数,社会因素被认为是外生变量。而经济社会学理论强调了消费者是社会行为人,社会因素会内生的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本文研究了社区归属感与农村居民外购行为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农户购买日用消费品实地调查资料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社区归属感对农村居民外购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农村居民家庭年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农村居民外购行为,与村外购物地的距离增加会减少农村居民外购行为。
关键词:
社区归属感 外购行为 农村居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云锋 刘涛 徐小溪
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城市融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从"场域—惯习"视角分析失地农民在交往场域、文化场域与参与场域中的城市融入困难,发现失地农民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由于交往场域缺失、文化场域融合困难以及参与场域行为障碍所导致的失地农民社区归属感不强,是影响其城市融入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协助失地农民通过交往场域的构建、文化场域的改进与参与场域的创新,重构社区公共场域来促进其城市融入。
关键词:
公共场域 社区归属感 失地农民 城市融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