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7)
2023(11076)
2022(9790)
2021(9233)
2020(7878)
2019(18343)
2018(18316)
2017(35527)
2016(19514)
2015(22329)
2014(22190)
2013(21718)
2012(19643)
2011(17965)
2010(17660)
2009(15821)
2008(15470)
2007(13500)
2006(11783)
2005(10109)
作者
(54381)
(44759)
(44352)
(42450)
(28797)
(21430)
(20457)
(17597)
(17223)
(16117)
(15682)
(14884)
(14043)
(13927)
(13779)
(13772)
(13373)
(13220)
(12980)
(12743)
(11142)
(11007)
(10735)
(10224)
(10159)
(9880)
(9879)
(9808)
(8966)
(8884)
学科
(74353)
经济(74269)
管理(57211)
(50987)
(43376)
企业(43376)
方法(39716)
数学(34888)
数学方法(34525)
中国(19564)
(18310)
(17906)
(17478)
业经(15770)
地方(14855)
理论(13468)
(13061)
贸易(13056)
(12839)
技术(12816)
(12630)
教育(12358)
农业(12196)
(12191)
财务(12131)
财务管理(12108)
企业财务(11554)
(11324)
环境(11136)
图书(10877)
机构
大学(276926)
学院(268194)
管理(111680)
(101554)
经济(99190)
理学(97496)
理学院(96480)
管理学(94765)
管理学院(94271)
研究(81606)
中国(58441)
(57716)
科学(51080)
(46305)
业大(39743)
(38947)
(38474)
财经(38356)
(38257)
师范(37974)
(37875)
中心(37541)
北京(36129)
研究所(35744)
(34987)
(32621)
师范大学(30302)
经济学(30247)
(29693)
农业(29678)
基金
项目(188883)
科学(148412)
研究(141533)
基金(136524)
(116868)
国家(115905)
科学基金(101002)
社会(87733)
社会科(83211)
社会科学(83190)
(73585)
基金项目(73363)
教育(66344)
自然(65505)
自然科(64009)
自然科学(63996)
自然科学基金(62874)
(61334)
编号(59600)
资助(56421)
成果(49926)
(41905)
重点(40983)
课题(39575)
(39217)
(38561)
项目编号(38136)
教育部(36686)
大学(36659)
创新(36347)
期刊
(102322)
经济(102322)
研究(76601)
中国(47986)
学报(43238)
管理(38253)
教育(36862)
科学(36236)
图书(35264)
(33501)
大学(32851)
(32452)
学学(28435)
书馆(26487)
图书馆(26487)
农业(23143)
技术(22678)
(19078)
金融(19078)
财经(18344)
业经(16478)
经济研究(16262)
情报(15575)
(15462)
理论(14469)
实践(13503)
(13503)
问题(13408)
(13327)
论坛(13327)
共检索到384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章平  苏文成  
[目的 /意义]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论述高校图书馆第二课堂中隐性知识传递现象观测渠道的科学性。[方法 /过程]综合社会网络分析手段和结构方程模型,以江苏大学图书馆耶鲁学堂为例开展读者互动交流社会网络表征分析与隐性知识传递现象影响要素建模研究。[结果 /结论]指出课堂文化理念与读者需求的融合、馆内环境氛围的设计、激励措施的选用、读者社会网络特征的调控以及馆员专业知识背景均会对第二课堂读者间的隐性知识传递效果起优化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志蕙  
本文阐明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的地位 ,论述了图书馆为何能够成为青少年学习的第二课堂的问题 ,并结合本馆的实际 ,提出实现图书馆作为青少年学习的第二课堂的方法和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奇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开发情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激发潜能、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内容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构建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支撑体系,以确保第二课堂规范、理性、高效地开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奇  
高校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积极引导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改革应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整合校内校外两线实践资源,设置能力导向、职业定向、就业去向课程体系,分适应导航阶段、情商培养阶段、创新创业阶段、就业能力提升阶段实施,推动第二课堂建设改革,形成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第二课堂培养体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方小京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着眼于解决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系列学的需求与教的供给的矛盾,通过对校内体育教育资源实施整合,提出了开设体育第二课堂的设想和措施、步骤,从而论证了在高校开设体育第二课堂的必要性、意义及可行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巧胤  
文章针对目前高校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课程内容随意化、课程指导表层化、课程评价主观化的现状,按照"以学生为本"、创新和统筹兼顾的原则,提出应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活动为载体建立"学生主体性"互动式的课程实施模式,以评价与调控为主导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以分层管理的原则加强课程的队伍建设的途径,加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任淑霞  王艳素  边刚  刘磊  闰明涛  
为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依托自己的学科特色优势,以实验室为载体,积极拓展多种形式的本科生第二课堂,并以明确的制度和措施加以规范。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发展不同类型的第二课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需求,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建设第二课堂管理制度是开展好第二课堂的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兵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继续和延伸,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更多体现学生自我,重视学生在各类课外活动中灵活运用知识,有针对性的拓展课堂相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在独立实践中获得"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智能",最终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沈忠华  
学分制是为现代大学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教育教学制度,对推进新时期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学分制管理第二课堂在我国高校中具有普遍性,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对国内225所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办法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学分制管理第二课堂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学分制的内涵和本质,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对于我们思考当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树林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的振兴有赖于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为了造就出数量充足的、具有现代教育人才素质的、合格的人民教师,高师教育必须进行全面整体的改革。不仅要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师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规章制度等进行改革,还要对现行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因为,单一的传统教学体制——班级授课制,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教育人才的需要。改革这种教学体制,并非取消这种体制,而是要以第二课堂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从而为教育人才的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高师的第二课堂已开始起步,如何有效地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已成为高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洪才  宋银秋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按照以学生为主体、延伸和增强课堂教学活力以及实践性和兴趣性原则,创建以"现状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规划-详细设计-测试反馈"为流程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模式。通过对三所院校高职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实验调查,证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玲  陶好飞  谢明昊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与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全面发展"需要"全面过程",而"全面过程"需要"全面认知"。过去30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改进,2013年出现了独立的"第二课堂"二级指标,但"第二课堂"的育人效能并未得到学界的充分研究。2016年以来,全国推行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这一制度强化了第二课堂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属性,且因使用信息化系统,形成了数据积累与挖掘的条件。课题组选取了一所数据年份较长、数据类型丰富、数据记录完整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锥体视点结构,运用多值logit选择模型、负二项回归等量化分析方法,对学生在第二课堂不同课程平台的学习投入对科研发表、奖学金等级、综合测评成绩等学生教育产出的边际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二课堂各平台学习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具有正向关联,思想引导平台和通识教育平台学习对各类教育产出的正向关联最显著,国际培养平台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四六级成绩提升,校园文化平台学习对学生奖学金获得具有挤出效应,社团活动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与教育产出的关联不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论,为了更好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课题组提出了三点建议:增强关联,构筑互动显著的一二课堂共育模式;强化牵引,建立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善用资源,提升第二课堂对外部资源的利用效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科  
针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脱节、不系统、不规范,缺乏教师指导和有效的管理、效果差的状况,乐山师范学院引入课程的理念,将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从组织管理、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庄青竹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创新人才的素质特质、第二课堂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和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志勇  
高校的第二课堂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和投入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发挥。高校只有认真分析第二课堂的现状,充分认识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科学规划和管理第二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