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7)
2023(7802)
2022(6585)
2021(5929)
2020(4739)
2019(10679)
2018(10926)
2017(19470)
2016(11035)
2015(12656)
2014(12746)
2013(12174)
2012(11803)
2011(11157)
2010(11508)
2009(10538)
2008(10538)
2007(9779)
2006(9263)
2005(8901)
作者
(32004)
(26438)
(26278)
(25136)
(16908)
(12681)
(12109)
(10201)
(10161)
(9871)
(9023)
(9021)
(8553)
(8533)
(8107)
(8088)
(7992)
(7901)
(7806)
(7762)
(7080)
(6633)
(6456)
(6273)
(6151)
(5980)
(5918)
(5916)
(5469)
(5255)
学科
(44906)
经济(44855)
管理(30652)
(24230)
中国(18697)
地方(18541)
(17839)
企业(17839)
(14133)
环境(12960)
业经(11561)
(10930)
图书(10566)
(10385)
地方经济(10218)
书馆(10021)
图书馆(10021)
方法(10003)
农业(9723)
(9318)
银行(9310)
(9193)
(9067)
金融(9067)
(8917)
工作(8574)
教育(8514)
(8417)
(8355)
数学(7826)
机构
大学(154442)
学院(151173)
(57635)
经济(56044)
研究(55653)
管理(53189)
中国(43626)
理学(42564)
理学院(41985)
管理学(41187)
管理学院(40875)
(34817)
科学(33485)
(28410)
(28382)
(28025)
(26427)
中心(26276)
师范(26221)
研究所(25170)
(24523)
(23763)
北京(22938)
图书(22774)
书馆(22200)
图书馆(22192)
财经(20491)
师范大学(20190)
(20048)
业大(19896)
基金
项目(90137)
研究(72919)
科学(69486)
基金(59755)
(50359)
国家(49809)
社会(44308)
科学基金(42205)
社会科(41884)
社会科学(41876)
(37969)
教育(33368)
编号(32890)
基金项目(30944)
(30631)
成果(30434)
(25786)
资助(23809)
自然(23759)
课题(23447)
自然科(23118)
自然科学(23113)
自然科学基金(22647)
发展(21233)
(20828)
项目编号(20510)
重点(20244)
(20150)
(18518)
(18497)
期刊
(77601)
经济(77601)
研究(51812)
中国(43570)
图书(30593)
教育(29206)
书馆(24690)
图书馆(24690)
(23936)
学报(22956)
(21608)
管理(20756)
科学(18730)
(18305)
金融(18305)
大学(17542)
农业(16266)
业经(14171)
学学(13687)
技术(13297)
经济研究(11551)
(11318)
论坛(11318)
财经(10065)
问题(9845)
情报(8896)
(8780)
(8365)
(7896)
(7392)
共检索到273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徐春  杨守芳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更何况作为一门学科研究而存在的图书馆。能够自为的发展环境是图书馆的期望,也是图书馆能够发展的希望。面对评估是机遇还是挑战、图书采购实行招标是节约还是浪费、业务外包是权宜之计还是核心业务的客观需要等不断层出的关乎图书馆发展的各种小环境,高校图书馆需要全面分析、冷静思考、权衡对待,争取更多的自为发展环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竺海康  
对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改革与前途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多层次、空间立体型的发展模式,即以图书馆的基本服务为基础,以信息传输为中心,立足校内,辐射社会。就这一发展模式实行的必要性以及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意义进行论述,并指出在实行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宁锐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怎么与"互联网+"更好的融合已成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文章就"互联网+"的内涵及特征"、互联网+"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及"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韩宪英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冬梅  
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中图书馆馆藏发展的策略 ,简要论述了纸质文献馆藏和电子馆藏并重发展的原则 ,重点阐述了发展电子馆藏的策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炜  董晓莉  
该文从图书馆搜索系统用户需求的变化出发,在对图书馆搜索系统所依赖的搜索技术、数据资源等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图书馆搜索系统的发展趋势,希望对我国图书馆搜索系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幼菲  
泛在知识环境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国外在对数字图书馆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了后数字图书馆的探索。后数字图书馆作为泛在的图书馆——超越时空、无所不在,作为智能的图书馆——新技术、新理念广泛应用,作为协同的图书馆——创建高度协同的图书馆联盟和信息服务合作机制,作为场所的图书馆——重新认识和发挥其物理图书馆的作用,作为资源的图书馆——馆藏关注的焦点将从购买资源转向知识管理,作为服务的图书馆——泛在化、人文化、开放化、透明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劭华   吴进   昝栋  
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与知识产权跨界融合发展环境的分析,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认为新的时代环境为高校图书馆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但仍面临着政策、技术、资源等多方面的问题挑战。为此提出了规范化发展、品牌化发展、智慧化发展、协同发展四个方面的发展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卢子博  
在中国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 ,数字图书馆的提出和研发是最为重要的事件 ,数字图书馆将是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复合图书馆是新近人们关注的热点 ,它的理念人们可以认同 ,但复合图书馆这一称谓并不科学 ,应用“交叉图书馆”或“兼容图书馆”的称谓所取代。基层图书馆是基层教育、文化和情报工作中的一支活跃力量 ,它的发展与正在积极进行中的大中城市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同等重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实践已为自身找到了事业发展的途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高大伟  许丽丽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2018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报告共提出9项发展趋势,具体包括:出版商和供应商环境,虚假新闻与信息素养,图书馆项目管理方法,负担得起的教材与开放教育资源,学习分析、数据收集和伦理问题,研究数据集采购、文本挖掘和数据科学,馆藏采购模式的发展,开放获取馆藏发展政策和资助计划,传承纸本馆藏。基于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需要积极应用新型采购模式,深化教学支持服务,重视纸质资源推广,重视用户隐私保护,加强图书馆人才培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良书  
分析建设高校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阐明在高校图书馆建立自助借还服务完全符合我国国家创新中的图书情报组织战略,将各类型图书馆与自助图书馆紧密地联系起来,可形成对国家创新有效而快速的信息传输通道,真正起到对国家创新活动信息组织与信息保障的作用。同时,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模式、手段更应处在创新发展战略的前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郭晓彤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既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只有积极采取对策,构建联合办馆的新模式、加强文化建设和数字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共建数字服务平台、加强城镇人口的就业辅导,才能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才能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上发挥最大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蔡屏  
文章阐述了馆藏组织结构形式对馆藏发展的重大影响,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打破原有的传统组织结构模式,创造性地建立起适应当今馆藏发展目标的组织结构形式。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刘霞  
元素养自2011年首次提出以来就受到图情界的关注,美国图情界的积极实践与研究也为元素养教育的本土化提供了借鉴。文章通过概述元素养的内涵及在美国图情界的实践进展,主要从元素养的核心领域—情感、行为、认知与元认知四个方面对元素养教育的本土化进行了思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沈鸣  曹福元  朱亦宁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开发应用工作起步于80年代初,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初期发展进程曲折缓慢,1985年以后,才有较大的发展。到1989年,高校馆微机拥有量已达到50余台,开发了近40个试验系统。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第一,各单位独立作战,缺乏必要的技术交流。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使得开发工作成功率极低。投入“实用”的系统(包括通过鉴定的系统)经过一段实践检验,至今仍在运行的已为数不多。第二,由于各单位的计算机硬件基础和软件开发水平差异较大,眼光又局限于本馆自身封闭的运行系统,对中长期发展战略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