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9)
- 2023(8009)
- 2022(7052)
- 2021(6678)
- 2020(6074)
- 2019(14069)
- 2018(14151)
- 2017(27013)
- 2016(15402)
- 2015(17899)
- 2014(18271)
- 2013(17695)
- 2012(16738)
- 2011(15007)
- 2010(15515)
- 2009(14799)
- 2008(15167)
- 2007(14244)
- 2006(12197)
- 2005(11013)
- 学科
- 济(59972)
- 经济(59882)
- 管理(42538)
- 业(41112)
- 企(34039)
- 企业(34039)
- 方法(30573)
- 数学(26793)
- 数学方法(26479)
- 财(16847)
- 农(16503)
- 中国(15604)
- 学(13469)
- 贸(12545)
- 贸易(12540)
- 易(12200)
- 制(11964)
- 业经(11221)
- 务(10894)
- 财务(10869)
- 财务管理(10832)
- 农业(10579)
- 地方(10298)
- 企业财务(10260)
- 理论(10190)
- 银(10099)
- 银行(10070)
- 融(9917)
- 金融(9915)
- 和(9562)
- 机构
- 大学(226580)
- 学院(220284)
- 济(86837)
- 经济(84779)
- 管理(82434)
- 研究(72369)
- 理学(70197)
- 理学院(69409)
- 管理学(67936)
- 管理学院(67540)
- 中国(57776)
- 京(48232)
- 科学(45333)
- 财(41968)
- 农(41143)
- 所(37884)
- 中心(35302)
- 江(35146)
- 业大(34375)
- 研究所(34167)
- 财经(32987)
- 农业(32598)
- 范(30716)
- 北京(30618)
- 师范(30398)
- 经(29749)
- 州(28007)
- 经济学(26497)
- 院(25078)
- 财经大学(24387)
- 基金
- 项目(139588)
- 科学(107832)
- 研究(101876)
- 基金(99489)
- 家(86893)
- 国家(85752)
- 科学基金(72142)
- 社会(62076)
- 社会科(58599)
- 社会科学(58574)
- 省(54811)
- 基金项目(52532)
- 教育(48941)
- 自然(47066)
- 划(46057)
- 自然科(45974)
- 自然科学(45956)
- 自然科学基金(45144)
- 编号(42625)
- 资助(42122)
- 成果(37126)
- 部(31400)
- 重点(31145)
- 课题(29470)
- 发(28828)
- 创(28209)
- 大学(27527)
- 科研(27361)
- 教育部(26895)
- 创新(26263)
共检索到338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德岭
在中国政府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过程中,银行、学校、贷款学生、社会这四方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相关者体系,由于贷款学生和银行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助学贷款的政府强制性以及国家征信系统执行的缺失性,导致银行在助学贷款的发放上的风险。通过对银行、高校和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行为建立博弈模型,对高校与学生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最后提出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长效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助学贷款 学生失信 动态博弈 长效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桂富强 龚萍萍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所采取的主要资助政策,但是近年来贷款学生的高违约率使国家助学贷款的施行陷入了困境。本文通过对银行、高校和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行为的博弈分析,建立了博弈模型。高校必须主动与银行合作才能更好地防范自身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风险,提出了高校在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中的角色定位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高校 风险 博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英者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京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福利性、消费性事业,具有边际消费倾向高、消费时滞短、无挤出效应等特点,在乘数效应作用下,可使社会消费、投资、就业和税收剧增。因此要正确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加大助学贷款的政府补贴力度,以全面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效益。
关键词:
助学贷款 经济增长 乘数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谋盛 薛铁瑛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作为一种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多年来取得了重要成效,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这条”绿色通道“顺利地走入了高校,圆了大学梦,社会各界为之欢欣鼓舞。但近年来这项工作却进展缓慢,本文在分析其进展缓慢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适度控制学费的标准,鼓励高校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问题探析 对策研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波
高校是国家助学贷款的落实者和执行者,其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助学贷款能否顺利推行。本文研究了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角色,在高违约率下剖析了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显现和隐性风险,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降低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国家助学贷款 风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涛
学生贷款人力资本投资市场的特性容易引发贷款的市场失灵,因而需要政府适度干预;而现行我国政府干预失当,则成为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出现诸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国外政府干预学生贷款的共性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使得我国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干预方式:完善贷款立法,严格政府执法;提供充足财力支持,保障贷方和学生利益;行政力量适度介入,提供基础性服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瑜 黄蓓
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主要支持渠道,然而由于贷款还贷约束机制不完善、贷款人还贷能力低下和诚信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原因,高违约率已经成为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开展的一大瓶颈。从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收入与消费实际设计合理还贷期限与方案、完善征信系统、建立规范的助学贷款违约惩罚机制,以及加强诚信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着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高违约率 还贷制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邹薇 陈云 陈旭
高违约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认为受信学生资产信用不足是该问题出现的关键原因,并通过一个最优激励模型的分析指出,向受信学生提供较高的正面激励,在受信学生资产信用相对薄弱的阶段相应调整贷款追索政策,可以较好地解决助学贷款高违约问题。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资产信用 正面激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建民 江子福
一、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限额偏低贷款限额是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规定的大学生人均每年贷款的最高额度,它反映在校大学生在一个学年内资助需求的最大满足程度,是体现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力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现实情况看,国家助学贷款每年6000元的限额显然是偏低了,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学费标准是按3500元(即生均培养成本每年14000元的25%)来确定的,而事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刘亚荣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发起并引导,由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建立的一种公共治理结构。在建构国家助学贷款公共需求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利益在政策变迁中不断被调整,其目的在于寻找到一种临界点,使得各方在合理获利的基础上都承担一定的风险。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公共治理结构 政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胡进
我国刚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这项制度在今后的运用中必然会面临学生偿还拖欠等信用风险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把引致偿还拖欠风险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毕业后收入状况不确定性 ;二是信息不完全性 ;三是制度供给不足性。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信用风险 成因 经济学分析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文利
引语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于 1999年 ,2 0 0 0年由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在我国高等教育“奖、助、贷、勤、补、免”的学生资助体系中 ,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然而 ,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状况并不尽人意 ,存在很多申请不到和收不回来的现象。助学贷款的路在何方 ?完善的助学贷款制度和政策框架如何建立 ?本刊特别组织了这次高教助学贷款的理论与实践论坛 ,邀请了海内外研究者、实践者共同撰文 ,以笔谈的形式为我国高教助学贷款的发展和完善献计献策。按照学生贷款的理论基础、政策含义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模式探索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将笔谈文章刊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美珍
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违约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造成毕业生还贷违约的原因而将违约情况分为“缺乏时间观念、遗失贷款文件却不主动查询还款信息、还款能力不足、缺乏诚信意识的恶意违约以及利息调整造成违约”,并针对每种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违约 原因 对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克瑞
国家助学贷款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无疑应该加强其制度建设。但由于认识的偏差,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与理论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所引起的问题更令人关注。放眼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尝试对制度有全新的解读,在此基础上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建设,是我们政策分析的基础,也是制度建设的起点。作为建设性反思,本文提出了开发家庭及生源地贷款制度、完善学生减免制度、强化银行责任制度、建立国家担保制度四点制度建设。
关键词:
制度 国家助学贷款 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