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3)
- 2023(5537)
- 2022(4475)
- 2021(4290)
- 2020(3833)
- 2019(8844)
- 2018(9286)
- 2017(18007)
- 2016(9806)
- 2015(11527)
- 2014(11467)
- 2013(10714)
- 2012(9295)
- 2011(8374)
- 2010(8691)
- 2009(7990)
- 2008(7811)
- 2007(6899)
- 2006(5872)
- 2005(5040)
- 学科
- 济(38387)
- 经济(38357)
- 管理(30603)
- 业(24149)
- 方法(22836)
- 企(21204)
- 企业(21204)
- 数学(20869)
- 数学方法(20377)
- 中国(9417)
- 理论(8666)
- 财(7827)
- 农(7722)
- 业经(7391)
- 学(6516)
- 贸(6505)
- 贸易(6501)
- 易(6304)
- 教学(6099)
- 教育(5995)
- 工作(5886)
- 技术(5772)
- 地方(5731)
- 和(5481)
- 制(5467)
- 策(5081)
- 农业(4807)
- 划(4806)
- 销(4671)
- 供销(4670)
- 机构
- 大学(135196)
- 学院(132577)
- 管理(54738)
- 济(49974)
- 经济(48836)
- 理学(48218)
- 理学院(47740)
- 管理学(46425)
- 管理学院(46212)
- 研究(36731)
- 京(27393)
- 中国(26843)
- 财(22682)
- 科学(22636)
- 江(19255)
- 业大(18811)
- 范(18403)
- 师范(18252)
- 财经(18021)
- 所(17447)
- 北京(17021)
- 中心(16761)
- 农(16528)
- 经(16306)
- 州(16011)
- 研究所(15906)
- 经济学(14865)
- 师范大学(14106)
- 技术(14074)
- 商学(13931)
- 基金
- 项目(90754)
- 科学(71840)
- 研究(67241)
- 基金(64852)
- 家(55266)
- 国家(54842)
- 科学基金(48553)
- 社会(42185)
- 社会科(40084)
- 社会科学(40075)
- 省(36677)
- 教育(33937)
- 基金项目(33784)
- 自然(31703)
- 自然科(31116)
- 自然科学(31112)
- 自然科学基金(30551)
- 划(30159)
- 编号(28366)
- 资助(27629)
- 成果(23682)
- 重点(19977)
- 课题(19728)
- 部(19692)
- 创(19382)
- 项目编号(18268)
- 发(18150)
- 大学(18003)
- 创新(17818)
- 教育部(17555)
共检索到189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小军 窦强
任何社会组织要想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都离不开公共关系传播,高校当然也不例外。社会功能特殊的高校要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必须借助于公关传播这一软平台推动文化、科技、人才等硬实力的展示和发展。本文以公共关系传播为切入点,探索了高校品牌传播之路,以期为高校品牌化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校 品牌塑造 公共关系传播 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惠萍
商品经济条件下竞争的核心是品牌。品牌,是企业及其产品、服务区别于竞争者的标识;也是企业进行市场传播的重要载体;同时,品牌的创立依赖于有效的传播方式,依赖于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本文就品牌、传播与公共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一初步探究。
关键词:
品牌 传播 “CIS” 公共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牛艳莉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其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构建自身品牌成为民办高校彰显自身特色,实现相对办学优势,逐步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高校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更是一个动态的实现过程。民办高校品牌传播是现实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公共关系视角,分析民办高校品牌传播存在的误区及现状,旨在探索品牌传播的有效策略,从而为民办高校的品牌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公共关系 民办高校 品牌传播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宇航
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会展产业也随着这发展浪潮逐步兴起。会展作为全新的服务业已然成为经济发展驱动力,但大众对于会展品牌认知却十分淡薄。强有力的会展品牌屈指可数,当前会展品牌传播中存在着缺乏会展品牌意识、模糊定位会展品牌、品牌传播手段单一、政府主导产业偏多、缺少复合专业人才等问题。因此,在会展品牌塑造与传播中应树立会展品牌意识为精准确定品牌定位打下基础,利用新媒体整合传播,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对会展品牌传播的推动作用。更应从根基做起,注重培养会展品牌传播专业人才,为会展品牌塑造传播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
会展品牌 品牌塑造 传播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保利 常颖
本文在提出农产品品牌文化概念和分析农产品实施品牌文化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确立农产品品牌文化的价值内涵和明确其品牌文化定位两方面,对农产品的品牌文化进行了塑造,并对农产品品牌文化的传播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将农产品的文化底蕴发扬光大,从而提升农产品品牌的竞争力。
关键词:
农产品 品牌文化 陕西苹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若前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生态构成要素不断丰富,企业品牌塑造传播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考量受众心理,利用移动社交媒体传播企业品牌信息,维护企业形象。因此,研究企业品牌传播规律和问题,并依此制定新的传播策略变得颇为重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玲玲
面对教育市场激烈的竞争,学校必须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尤其是民办高校更要重视品牌的塑造。本文就民办高校树立品牌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塑造品牌作初步探索。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品牌塑造 诚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磊 刘蓉洁 朱庆伟
城市品牌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品牌的塑造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应该有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塑造体系。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趋势,打造出成功的城市品牌,在对城市品牌的构成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由考察城市的各个发展力要素、城市品牌定位、城市C I设计、营销和城市品牌管理构成的城市品牌塑造思路。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哲 何飞 程励
短视频正深刻影响公众对高校形象的认知。如何利用以抖音平台为代表的短视频构建和传播正面形象,成为高校在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语境下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国内10所高校抖音平台官方账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高校在抖音平台上的官方账号普遍存在传播目标不明确、视频内容不聚焦、形象建构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影响了高校形象在互联网主阵地上传播与管理的成效。因此,高校应根据抖音平台用户群体特征来制定传播策略和内容生产,通过充分利用抖音平台提供的UGC+PUGC内容生产模式,增强与抖音用户的情感纽带,实现高校形象的差异化与精细化传播,从而占据高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
关键词:
高校形象 短视频 形象建构 高校管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子辉 周小虎 赵建华
基于社群信任,通过数据交互、场景体验形成一个开放的共创共赢社群生态圈,让用户体验和用户口碑有一个粘性平台进行承接、传播。品牌社群定义为"建立在使用某一品牌的消费者间的一整套社会关系基础上的、一种专门化的、非地理意义上的社区。"品牌社群以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利益为联系纽带。在品牌社群内,消费者由于基于对某一品牌的特殊感情,认为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援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企业以争夺市场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以一种新的形式展开,其中又以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为核心的品牌管理为特征,企业的品牌价值在当前新的竞争时期具有更高的战略价值,品牌资源已完全转化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如何通过加强品牌关系来提高品牌资产的价值,是新经济背景下各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正是以品牌这一战略资源为依托,通过对整合营销传播(IMC)理论的研究,探索创立品牌整合传播(BIC)的营销实践模式。
关键词:
BIC 营销 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子辉 周小虎 赵建华
基于社群信任,通过数据交互、场景体验形成一个开放的共创共赢社群生态圈,让用户体验和用户口碑有一个粘性平台进行承接、传播。品牌社群定义为"建立在使用某一品牌的消费者间的一整套社会关系基础上的、一种专门化的、非地理意义上的社区。"品牌社群以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利益为联系纽带。在品牌社群内,消费者由于基于对某一品牌的特殊感情,认为这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元 朱强
原产地品牌是以地理框架下的产品或服务为基础所形成的公共品牌,对内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但对外区域优势资源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特征。原产地品牌的形成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良好的原产地品牌具有区域认知趋同光环效应、区域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区域范围经济效应。原产地品牌光环效应能够给产地内企业品牌和整体区域带来超额溢价、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使区域内企业品牌获得原产地品牌的溢价价值,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基于公共品牌效应影响,分析了原产地品牌塑造的四种主要模式,即政府主导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元 朱强
原产地品牌是以地理框架下的产品或服务为基础所形成的公共品牌,对内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但对外区域优势资源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特征。原产地品牌的形成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良好的原产地品牌具有区域认知趋同光环效应、区域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区域范围经济效应。原产地品牌光环效应能够给产地内企业品牌和整体区域带来超额溢价、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使区域内企业品牌获得原产地品牌的溢价价值,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基于公共品牌效应影响,分析了原产地品牌塑造的四种主要模式,即政府主导型、企业自治型、中心领导型和品牌协会主导型;其次,分析了原产地品牌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对原产地品牌建设和治理作用的博弈过程;最后,给出了原产地品牌治理的若干启示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