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2)
2023(4995)
2022(3815)
2021(3988)
2020(2865)
2019(6623)
2018(6697)
2017(10474)
2016(7067)
2015(8111)
2014(8218)
2013(6884)
2012(6132)
2011(5684)
2010(5929)
2009(5157)
2008(5162)
2007(5062)
2006(4540)
2005(4038)
作者
(15210)
(12649)
(12555)
(12336)
(7906)
(6019)
(5874)
(5123)
(4767)
(4678)
(4279)
(4195)
(4085)
(3931)
(3870)
(3870)
(3840)
(3740)
(3716)
(3679)
(3388)
(3264)
(3177)
(3069)
(3019)
(2876)
(2860)
(2766)
(2614)
(2576)
学科
教育(20927)
(13195)
经济(13183)
中国(12371)
管理(12195)
(8646)
理论(7905)
教学(7505)
(6711)
企业(6711)
(5528)
(5484)
政治(5460)
学校(4977)
(4971)
思想(4925)
研究(4711)
发展(4562)
思想政治(4464)
政治教育(4464)
治教(4464)
(4440)
德育(4419)
工作(3958)
(3919)
学法(3783)
教学法(3783)
业经(3773)
农业(3668)
技术(3561)
机构
大学(87956)
学院(81476)
研究(30301)
教育(29274)
(24399)
师范(24320)
(21889)
管理(21762)
经济(21027)
(19926)
师范大学(19619)
理学(18363)
理学院(18051)
管理学(17442)
管理学院(17261)
科学(16844)
中国(15234)
(14489)
职业(14251)
(14048)
北京(13688)
技术(13387)
研究所(12751)
中心(12362)
(12072)
(11526)
教育学(11281)
(11194)
职业技术(9800)
业大(9234)
基金
项目(49530)
研究(48231)
科学(39774)
教育(32418)
基金(29389)
社会(26781)
社会科(24862)
社会科学(24854)
成果(24077)
编号(23872)
(23375)
国家(22935)
(22037)
课题(20856)
(20196)
科学基金(18965)
(18842)
规划(14909)
项目编号(14630)
基金项目(14258)
(13709)
(13605)
研究成果(13301)
重点(12827)
(12694)
(12397)
(12204)
(12149)
阶段(12130)
教育部(11984)
期刊
教育(54043)
研究(36864)
中国(28801)
(26313)
经济(26313)
职业(12967)
技术(11026)
学报(10129)
大学(9935)
(9338)
科学(8199)
(8029)
高等(7795)
技术教育(7736)
职业技术(7736)
职业技术教育(7736)
管理(7620)
图书(7507)
成人(6829)
成人教育(6829)
高等教育(6694)
学学(6594)
(6572)
论坛(6572)
书馆(5727)
图书馆(5727)
农业(5634)
(5532)
发展(4718)
(4718)
共检索到137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旷永青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教育过程,实施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大学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偏差及归因,进而提出高校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晓文  
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提出的时代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等,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一致。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世衡  
文章指出,中国梦的实现和解读要求高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把中国梦的内容融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之中。本文结合了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提出了融入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种路径:强调认知方式、强调情感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注重社会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芳  宋来新  梁燕亮  
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网络化拓展是对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总体把握。网络化基地形成线下和线上交互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网络化拓展的基本内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既属于实践范畴,又是一种对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的理论形态。从实践过程来看,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一种方式方法的探索。从本质内容来看,它又是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华  张爱平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政治素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具有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就完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国茹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主体、客体、中介和环境各要素的功能,具体包括开发教育主体的积极性、激发教育客体的能动性、增强教育中介的吸引力和提高教育环境的熏陶力,几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秀英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分解落实于学校管理、文化建设、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从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方法等多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系统化,并借助于新媒体信息平台,营造立体化、开放式、接地气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超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高校学生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有全新的内涵,其体系也面临着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内容创新以及手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振远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把握“和谐”理念,以“和谐教育”为手段,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林  
从广义上说,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在科学内涵上是一致的。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巩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丽丽  唐玲芝  
文章在论述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创造条件,为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做贡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干扰,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增强个人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宏观上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利于传播主流思想、传递社会正能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保持指导思想的稳定性和促进国家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当前,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全球科学技术的交流,加速了各国经济依存度,但同时也给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壮国桢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条线管理、教育与教学割裂、理论与实践分离等问题。体系重构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之一。应探索建立"一体化"的工作体系、"三互式"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工作机制"教导合一"、课程改革"理实合一"和教育评价"知行合一"三大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海滨  
与时俱进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攻方向,也是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范畴。文章指出大学生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表明其内涵表征,提出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的工作任务,运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手段进行教育,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规章制度、融入学习生活、融入社团活动、融入社会实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期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开展注入新的思维与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