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3)
2023(11716)
2022(9578)
2021(8985)
2020(7600)
2019(17286)
2018(17457)
2017(33925)
2016(19197)
2015(21925)
2014(22392)
2013(21745)
2012(20239)
2011(18336)
2010(18840)
2009(17681)
2008(17805)
2007(16741)
2006(14924)
2005(13350)
作者
(55251)
(46320)
(46029)
(44488)
(29643)
(22011)
(21404)
(18141)
(17486)
(16847)
(15785)
(15291)
(14866)
(14630)
(14519)
(14394)
(14346)
(13723)
(13507)
(13467)
(11593)
(11562)
(11363)
(10713)
(10583)
(10576)
(10430)
(10380)
(9413)
(9374)
学科
(77961)
经济(77795)
管理(54435)
(52071)
(42541)
企业(42541)
方法(33791)
数学(27741)
数学方法(27433)
(25398)
中国(23527)
(20535)
业经(19196)
地方(16305)
(16273)
农业(16234)
(16143)
(14640)
贸易(14632)
理论(14335)
(14217)
(14077)
(13618)
(12560)
银行(12524)
(12040)
财务(12001)
财务管理(11973)
(11944)
(11463)
机构
大学(278132)
学院(275925)
(112973)
经济(110431)
管理(103696)
研究(94022)
理学(88305)
理学院(87326)
管理学(85692)
管理学院(85166)
中国(71218)
(58448)
科学(56815)
(54620)
(48329)
(48235)
(44390)
中心(43467)
研究所(43424)
财经(42239)
业大(40445)
(38653)
师范(38306)
(38083)
农业(37816)
北京(36876)
(34963)
经济学(34363)
(33187)
经济学院(30924)
基金
项目(174431)
科学(136535)
研究(131464)
基金(123934)
(106288)
国家(105330)
科学基金(89926)
社会(82787)
社会科(77362)
社会科学(77335)
(69286)
基金项目(64702)
教育(62308)
(57808)
自然(56465)
编号(55712)
自然科(55128)
自然科学(55112)
自然科学基金(54154)
资助(51112)
成果(48425)
重点(39363)
(39234)
课题(39183)
(37970)
(35652)
(34201)
教育部(33723)
项目编号(33514)
大学(33434)
期刊
(130514)
经济(130514)
研究(84487)
中国(58351)
(45193)
(43431)
学报(42157)
科学(38468)
管理(38136)
教育(37212)
大学(32359)
农业(29903)
学学(29482)
(27286)
金融(27286)
技术(23441)
业经(21732)
财经(21374)
经济研究(20462)
(18435)
问题(17679)
图书(16378)
(15682)
(14572)
(13640)
技术经济(13631)
理论(12955)
现代(12668)
统计(12386)
商业(12343)
共检索到423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席酉民,王洪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供给型、福利型”高校后勤体系已经成为 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本文首先从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后勤服务体系 在运行和功能发挥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三条需要克服的制度刚性。然后在综述现有的高校后 勤社会化组织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制度刚性的三条结论分析了在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组织形 式,并系统地提出后勤社会化组织形式的选择模型和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结合对企业集 团的研究,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后勤社会化所采取的集团化的组织形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寅生  李珂  
高校后勤社会化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绩。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各高校实际情况的不同,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水平还不高,各地区、各高校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距。作者从产权制度、社会政策、后勤队伍、后勤的教育属性、后勤实体的实力等六个方面对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以期对改革的实践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尤玉军  
加强高校后勤监管是保证高校后勤改革方向和改革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高校作为后勤监管的主体应发挥决策者、执行者、协调者、引导者、公益性保证者的作用、应加强后勤监管的机制建设、高校后勤监管制度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四位一体"的高校后勤监管体系建设。同时,要增强高校后勤监管的有效性:校园后勤市场体系建设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理顺甲、乙方关系是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条件,实施科学的监管方式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关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廖楚晖  
随着高校后勤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时间的推移,针对高校后勤化改革的税收政策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高等教育后勤本身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即使社会化以后也应该享受较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认为,在合理确定高校后勤的税收的减免原则后,应该适当延长税收优惠的减免税期限,扩大享受税收优惠的减免税主体范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姜澄宇  陈夏初  
现有的高校后勤系统与学校脱钩并纳入社会的后勤服务市场体系,需经过一个过渡阶段。如何制定过渡阶段的政策,需正确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过渡阶段的基本矛盾,及时总结经验,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1993 年开始的后勤管理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本文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后勤社会化过渡阶段中的政策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群瑛  胡征宇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高等学校后勤改革的方向,高校后勤现代化则是我国高等学校后勤发展的目标,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之路。笔者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和高校后勤现代化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高校后勤现代化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必然结果,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新华  梁松练  吴世庆  
我国高校后勤实施社会化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尚未达到预期目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尚存较多障碍。本文分析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总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障碍,探讨深化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效模式与实践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国权  沈燕明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向纵深迈进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中的困境,分析"购买服务"的理念与实践,认为高校后勤"购买服务"具有良好的动力机制,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规范地建立契约关系,能化解学校办企业的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师生的现实需求,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之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跃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使目前由学校包办的后勤实体走向市场 ,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经营。为了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高校财务管理必须转换机制 ,更新观念 ,在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中对产权界定、经费结算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 ,对后勤企业财务进行宏观调控 ,使后勤企业真正转化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产业实体 ,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 ,最终使后勤与学校分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克强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思考汪克强10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一些人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解仍然不够全面和准确,认识上也不一致,影响了后勤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有必要结合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守相  
后勤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从1998年开始,华中理工大学对后勤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改革体制,组建后勤集团,转变观念,理清改革思路,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步骤等。本文对此作了总结介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秀琴  
本文论述了自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基本情况 ,以及高校后勤工作的基本特征 ,确认目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高校后勤问题 ,必须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努力打破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树泉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前期改革积累的矛盾逐步显现,由于对改革中产生的问题缺乏准备和预案,近几年改革的进程明显受阻,甚至出现了进退两难的境况。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思路和方案,使继进改革的思路得以清晰。我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