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8)
2023(7171)
2022(5866)
2021(5396)
2020(4224)
2019(9511)
2018(9359)
2017(16759)
2016(9636)
2015(11022)
2014(11197)
2013(10716)
2012(10296)
2011(9152)
2010(9565)
2009(8691)
2008(8914)
2007(8112)
2006(7353)
2005(6829)
作者
(26591)
(22028)
(21973)
(20922)
(14058)
(10483)
(10027)
(8478)
(8374)
(8247)
(7492)
(7325)
(7061)
(7052)
(7049)
(6568)
(6543)
(6493)
(6336)
(6235)
(5711)
(5548)
(5247)
(5222)
(5123)
(5032)
(4949)
(4898)
(4544)
(4458)
学科
(40912)
经济(40874)
管理(28457)
(24517)
(21707)
(18380)
企业(18380)
地方(18049)
中国(17961)
(12936)
财政(12255)
业经(10409)
(9934)
地方经济(9591)
(9392)
方法(9255)
(9009)
农业(8801)
(8764)
财务(8750)
财务管理(8706)
(8526)
银行(8518)
企业财务(8346)
(8202)
(8154)
金融(8154)
数学(7616)
数学方法(7566)
教育(7563)
机构
学院(128764)
大学(127818)
(51547)
经济(50285)
研究(48408)
管理(42851)
中国(37802)
理学(34795)
理学院(34349)
管理学(33728)
管理学院(33497)
(33193)
科学(28635)
(28565)
(25210)
(22633)
研究所(21968)
中心(21478)
财经(21157)
(20636)
(20529)
师范(20364)
北京(19023)
(18865)
(18390)
(17410)
(17250)
业大(16437)
师范大学(15588)
农业(15587)
基金
项目(75186)
研究(61243)
科学(57692)
基金(49122)
(40987)
国家(40506)
社会(36855)
社会科(34873)
社会科学(34867)
科学基金(34308)
(32500)
教育(28780)
编号(26670)
(25714)
基金项目(25485)
成果(24275)
(22614)
课题(20455)
资助(19834)
自然(18943)
发展(18754)
自然科(18458)
自然科学(18455)
(18398)
自然科学基金(18066)
(17311)
重点(17255)
(16270)
项目编号(16234)
(15950)
期刊
(70112)
经济(70112)
研究(48815)
中国(38575)
(30030)
教育(25170)
(20445)
管理(17729)
学报(17393)
(15373)
金融(15373)
科学(15350)
农业(14212)
大学(14130)
业经(12385)
学学(12171)
经济研究(11507)
技术(11447)
财经(10928)
图书(9819)
(9412)
问题(8627)
会计(8141)
(7668)
财政(7668)
书馆(7410)
图书馆(7410)
(7385)
财会(6886)
(6702)
共检索到229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柯佑祥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2期撰文指出,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是高等教育财政是否中立。高等教育财政的扩张只能带来表面的繁荣。伴随而来的是高等教育规模的过度膨胀:而高等教育财政的紧缩则往往使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难以有效保障.所以,必须回归高等教育财政中立。实施中立的高等教育财政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应使财政中立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平稳阶段、常态状况下发挥主导作用。因此.今后我国高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保安  
"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财政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惠民生、促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信息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青  
近些年来,我国财政学界对“财政学”与“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以及“财政管理学”诸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有争论。由于搞清楚这些范畴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财政学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所以本文也对这些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财政学”与“公共财政学”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一直都用“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小荣  栗明  熊之洲  蒋朝生  
现代经济进行物质价值创造的同时,也是文化价值的创造;没有文化力为之匹配的经济,将是立于沙滩上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国家的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影响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都在谋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获得支撑综合国力、企业综合竞争力持续增长的动力。在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把握好新世纪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努力挖掘民族文化的丰富宝藏,为区域经济持久兴旺发达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云贤  
应通过科学划分、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权限,构建符合实体经济和多层次金融体系发展需要的分层级金融监管体制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撑在中国,充满活力的地方经济发展需寻求金融支撑,地方金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和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地方金融发展对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如广东省佛山市地方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的信贷投放已经占到90%以上;地方金融发展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占比越来越大,地方金融在中国银行业金融资产占比中达到了57%;地方金融发展成长性好、发展速度快、市场化程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武德昆  
在竞争环境中,大学要发展需要在其管理中树立经营的意识,用经营的思维和方法去处理大学与其发展环境的关系,实现大学的科学管理,使其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当前,大学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竞争和挑战,这些竞争表现在:政府投入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生源的竞争、科学研究的竞争以及其他社会资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彦  王生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廉  
对高校课程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王伟廉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条件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高校课程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并为改革实践提供更为科学和直接的理论指导。所谓“高校课程”,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晓清  李建启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分类指导"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高等教育分类的"矩阵式"结构,分析了学术型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的区别,提出了应用型人才的规格标准以及教学建设与改革的要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聚豪  
加强后勤干部培养适应高校发展需要郭聚豪改革开放17年来,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政治体制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及社会进步任务的高等教育事业,在改革和发展方面都取得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四化同步"的部署要求,山东省财政厅把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财政支农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坚持"三个五"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切实加强资金监管,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一、突出五个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强农富农政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成威  
新中国70年,财政支撑着国家发展蕴含在三条逻辑线索当中。一是不确定性与风险逻辑,即财政致力于化解各种公共风险,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构建国家发展的确定性。二是社会主义与人民逻辑,即强调以人为本,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用于国家发展目标,强调财政围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做文章。三是行为主义与创新逻辑,即按照行为主义的思路考虑财政发展和改革以及财政各项制度设计,坚持在实践当中完善各项制度,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国家发展出现重大风险。在新时代,上述逻辑依然成立,但又有新的内涵,总体上要以推动整体性发展和改革为目标,以应对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为任务,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河北省财政厅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强化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改革的重要抓手,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大力实施金财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了财政工作技术一体化、业务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将信息技术融入财政管理全过程,并有多项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强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全省财政改革与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国光  吴孔凡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积极完善财政体制,统筹运用财力,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村级运转和现代农业等方面舍得花真金白银,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积极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成都市不断完善市对区县的财政体制,对经济相对发达的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