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7)
- 2023(15856)
- 2022(13685)
- 2021(12951)
- 2020(10859)
- 2019(25102)
- 2018(24994)
- 2017(47504)
- 2016(26231)
- 2015(29750)
- 2014(29802)
- 2013(28708)
- 2012(26116)
- 2011(23367)
- 2010(23229)
- 2009(20897)
- 2008(20421)
- 2007(17938)
- 2006(15410)
- 2005(12576)
- 学科
- 济(101222)
- 经济(101116)
- 管理(75039)
- 业(66117)
- 企(55815)
- 企业(55815)
- 方法(50062)
- 数学(43963)
- 数学方法(43203)
- 中国(28033)
- 农(25686)
- 财(24296)
- 业经(21813)
- 地方(21703)
- 学(21660)
- 理论(19051)
- 农业(17182)
- 和(16499)
- 环境(16389)
- 技术(15738)
- 务(15719)
- 财务(15633)
- 财务管理(15597)
- 贸(15399)
- 制(15397)
- 贸易(15392)
- 教育(14998)
- 易(14885)
- 企业财务(14705)
- 划(14187)
- 机构
- 大学(360087)
- 学院(357407)
- 管理(142712)
- 济(133070)
- 经济(129866)
- 理学(124664)
- 理学院(123237)
- 管理学(120452)
- 管理学院(119821)
- 研究(113235)
- 中国(81393)
- 京(76438)
- 科学(73136)
- 财(60012)
- 农(55293)
- 业大(55137)
- 所(54952)
- 中心(52528)
- 江(51218)
- 研究所(50513)
- 范(50139)
- 师范(49689)
- 财经(48807)
- 北京(47605)
- 经(44452)
- 农业(43252)
- 州(42350)
- 院(42199)
- 师范大学(39871)
- 技术(39575)
- 基金
- 项目(254485)
- 科学(199805)
- 研究(186315)
- 基金(182162)
- 家(158179)
- 国家(156850)
- 科学基金(135807)
- 社会(115021)
- 社会科(108862)
- 社会科学(108831)
- 省(101074)
- 基金项目(97067)
- 自然(89698)
- 教育(88723)
- 自然科(87639)
- 自然科学(87620)
- 自然科学基金(85941)
- 划(84921)
- 编号(77276)
- 资助(75321)
- 成果(62351)
- 重点(56912)
- 部(55493)
- 课题(53863)
- 发(53151)
- 创(52800)
- 创新(49129)
- 科研(48817)
- 大学(48287)
- 教育部(47764)
- 期刊
- 济(137670)
- 经济(137670)
- 研究(100097)
- 中国(69024)
- 学报(56650)
- 教育(50792)
- 管理(50780)
- 科学(50763)
- 农(48507)
- 财(45569)
- 大学(43718)
- 学学(40209)
- 技术(34551)
- 农业(34193)
- 融(23410)
- 金融(23410)
- 图书(23233)
- 业经(23224)
- 财经(22424)
- 经济研究(21535)
- 问题(19113)
- 经(19095)
- 统计(17750)
- 业(17700)
- 科技(17524)
- 技术经济(17330)
- 版(16876)
- 资源(16392)
- 理论(16223)
- 策(16189)
共检索到506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伟 张慎娟 孟德
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的缩影,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高校作为实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教育载体之一,应该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但目前我国高校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存在缺位和动力不足等问题,究其根本在于缺乏以高校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建设过程。为弥补高校评价缺失,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德尔菲法,借鉴UNESCO和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对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相关建议进行研究设计,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维度加权计算,构建高校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助力学习型社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伟 黄健
选取“上海经验”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针对评价缺位导致高校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动力不足的问题开展研究设计,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深度访谈文本,依次经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等四个阶段,提取出了高校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动力影响因素,并通过了理论饱和度检验。最终抽象出了30个概念,7个范畴和2个主范畴,形成了高校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动力影响因素模型,并对主范畴、范畴和概念等影响因素及相互间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校 学习型城市建设 评价 扎根理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莫琳琳 傅王倩 肖非
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残疾儿童主要教育安置形式之一,现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亟需采用指引性的评价标准进行监测评估,以促进随班就读教学质量提高,保障特殊儿童能在普通班级教学中受益。为此,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了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三轮的专家咨询,确定了"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两个一级指标,"教学调整"、"教学支持"、"课堂参与"与"人际氛围"4个二级指标,以及相应的7个末级指标和21条评价标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各指标赋权重值。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专家认可度,且意见趋于一致,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本研究拟通过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
关键词:
随班就读 课堂教学 评价指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璠 许智敏
Lib QuaL+是一套较成熟、可应用于高校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现时高校移动图书馆发展急需一套符合自身特色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文章在Lib QuaL+图书馆服务评价模型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尝试性地构建一套涵盖移动及网络环境、信息获取、服务效果3个范畴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构建特色及合理性在于新建移动及网络环境范畴的指标,在Lib QuaL+基础上新增移动特色的信息获取范畴指标,在服务效果范畴突出关注个性化服务的评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璠 许智敏
Lib Qual+是一套较成熟、可应用于高校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现时高校移动图书馆发展急需一套符合自身特色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文章在Lib Qual+图书馆服务评价模型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尝试性地构建一套涵盖移动及网络环境、信息获取、服务效果3个范畴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构建特色及合理性在于新建移动及网络环境范畴的指标,在Lib Qual+基础上新增移动特色的信息获取范畴指标,在服务效果范畴突出关注个性化服务的评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璟璇
在数智化转型背景下,高校业财融合度评价可以全面反映数智化时代高校业财的融合水平。以高校业财融合度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模型从融合条件、融合方式、融合深度、融合效益4个方面构建一套综合、系统的高校业财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及确立指标权重,共包括16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融合深度是评判高校业财融合度的重要因素;顶层设计是改善融合条件的第一推动力;新型共享中心方式是完善融合方式的第一模式;融合主动性、信息共享度是加大融合深度的主要动力;实现持久效益是提高融合效益的关键要素,最终形成合理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璟璇
在数智化转型背景下,高校业财融合度评价可以全面反映数智化时代高校业财的融合水平。以高校业财融合度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模型从融合条件、融合方式、融合深度、融合效益4个方面构建一套综合、系统的高校业财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及确立指标权重,共包括16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融合深度是评判高校业财融合度的重要因素;顶层设计是改善融合条件的第一推动力;新型共享中心方式是完善融合方式的第一模式;融合主动性、信息共享度是加大融合深度的主要动力;实现持久效益是提高融合效益的关键要素,最终形成合理化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晓磊 邓友超
活力是评价一个教育体系健康程度、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维度。增强教育活力将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共同构成教育改革发展三位一体的政策导向。学校活力是教育活力的重要体现,构建学校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采用德尔菲法,经过四轮的专家咨询,得出评价学校活力的四个维度(胜任力、自主性、开放度、认同感)和12个指标,初步形成评价学校活力的指标体系,为学校活力研究与判定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关键词:
学校活力 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元戎 孙剑平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营销人员愈来愈受到组织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知识型营销人员为研究目标,在能力成熟度基础概念和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首先把营销人员能力成熟度一般模型划分为基本管理要素、综合能力分析与开发要素、知识管理和自然素养要素、组织支持与社会要素和环境影响与心理素养要素,再将这五大要素具体展开,构建知识型营销人员能力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帮助组织进行现有营销人员能力的建设与评估并进一步提升营销人员能力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梦云 翟洁
伴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广泛传播与深化影响,以及"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日趋形成,对学习型城市的研究便成为极富现实意义的一大课题。本文主要介绍和探究英国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包括英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与发展历程、体制与机制及实践模式的研究,并为推进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而提出富有建设性和实践性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英国 学习型城市 体制机制 实践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梦云 翟洁
伴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广泛传播与深化影响,以及"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日趋形成,对学习型城市的研究便成为极富现实意义的一大课题。本文主要介绍和探究英国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包括英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与发展历程、体制与机制及实践模式的研究,并为推进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而提出富有建设性和实践性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英国 学习型城市 体制机制 实践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扬
在我国,集体教学是传统的幼儿园教学组织形式,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融合幼儿园的集体教学质量尤其值得深思。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通过建构融合幼儿班的集体教学活动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促建,将集体教学的科学理念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结合。通过三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了包含"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两个一级指标,"教学调整""教学支持""学习效果""课堂氛围"四个二级指标,以及相应的11个三级指标和27条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各末级指标赋权重值。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旭 牟昀辉 那丽 马月丹 王锐 李可欣 张抒 赵迪
目的:科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为我国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前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经两轮德尔菲法函询确定指标体系。结果:形成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的卫生健康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为实现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必须科学界定卫生健康领域的范畴;巩固已有发展优势,兼顾其他相关发展领域;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卫生健康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填平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各领域协同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武丽志 吴甜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培计划"等政府项目的推动,远程培训作为大规模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业已成为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教师远程培训具有学员数量多、影响范围广、实践发展快等特点,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研究逾显迫切和意义重大。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培训转化理论等为基础,构建了教师远程培训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初稿,并通过两轮德尔菲法对三个级别指标项进行意见征询,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进行验证,继而在反馈意见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指标删除、内涵及表述修改、补增项目等,最终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
关键词:
远程培训 效果 评估 德尔菲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书涵 李家成
随着理论与实践的深入,优化和完善中国特色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已成为我国学习型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议题。立足学习型城市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和中国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的文本分析,可以得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共性特征:一是秉持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建构教育体系内外集成网络;二是立足信息时代数字转型,关注弱势群体与社会包容力;三是增强终身学习文化软实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四是优化师资队伍,完善学习成果认证,推进建设进程监测。同时,基于对中国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中蕴含的个性特征的分析,围绕共享与联通、效率与效益、补弱与强基、对话与创新,对优化和完善中国特色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提出了建议与展望,以期为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