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1)
2023(9739)
2022(8089)
2021(7365)
2020(6218)
2019(13324)
2018(13425)
2017(24256)
2016(13356)
2015(14967)
2014(14168)
2013(13226)
2012(11893)
2011(10674)
2010(10859)
2009(10209)
2008(10251)
2007(9438)
2006(8214)
2005(7445)
作者
(34766)
(29306)
(28980)
(27662)
(18621)
(14000)
(13073)
(11056)
(11028)
(10454)
(9924)
(9884)
(9610)
(9161)
(9005)
(8869)
(8614)
(8550)
(8546)
(8377)
(7403)
(7130)
(6921)
(6716)
(6680)
(6536)
(6492)
(6472)
(5746)
(5685)
学科
管理(48286)
(43051)
经济(42976)
(42699)
(38761)
企业(38761)
技术(15831)
(15175)
(14897)
方法(14667)
中国(14363)
业经(12525)
技术管理(12104)
数学(11778)
数学方法(11637)
(11172)
(10283)
(9530)
银行(9517)
(9143)
(9112)
财务(9094)
财务管理(9071)
地方(8973)
理论(8884)
(8834)
(8740)
金融(8738)
体制(8677)
企业财务(8648)
机构
大学(178862)
学院(176108)
(70143)
经济(68572)
管理(68261)
理学(58149)
研究(57784)
理学院(57532)
管理学(56612)
管理学院(56259)
中国(44758)
(37203)
(36645)
科学(32899)
(28802)
财经(27985)
(27331)
中心(26878)
(25260)
研究所(24330)
(23956)
师范(23752)
(22892)
北京(22850)
业大(22735)
(22367)
(21774)
经济学(21394)
财经大学(20696)
经济学院(19034)
基金
项目(118295)
科学(95567)
研究(91693)
基金(85179)
(72773)
国家(72146)
科学基金(63648)
社会(59227)
社会科(56146)
社会科学(56134)
(48175)
基金项目(45265)
教育(43533)
(39752)
自然(39130)
自然科(38281)
自然科学(38274)
自然科学基金(37635)
编号(36638)
资助(32045)
成果(31451)
(31115)
(28744)
创新(28073)
重点(27234)
课题(27115)
(26103)
(25578)
国家社会(24358)
项目编号(23442)
期刊
(80926)
经济(80926)
研究(56848)
中国(45208)
(30641)
管理(29970)
教育(28899)
学报(23544)
科学(23280)
(20681)
大学(19498)
学学(17351)
(17054)
金融(17054)
技术(16071)
财经(14207)
农业(13540)
经济研究(12711)
业经(12687)
(12282)
科技(11272)
图书(10102)
问题(9652)
会计(8772)
技术经济(8737)
(8721)
论坛(8721)
财会(8153)
职业(8038)
(7921)
共检索到278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魁鸿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企业、政府等机构在某一重大战略需求的引导下协作攻关的创造性活动,其具有原创性、协作性和任务导向性等特征。目前,高校协同创新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政府职责不清、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障碍。因此,相关部门应紧密合作,构建由知识创新机制、知识转化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组成的协同创新耦合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良  王耀德  
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但当前的一般协同创新模式存在协同范围较窄、关键共性技术难突破、协同紧密度较低、运行机制不健全、体制壁垒等问题。为了弥补协同创新中的市场失灵,发挥政府作用,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是一种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和协同创新模式。文章以江西为例,在对协同创新体的内涵及其参与主体、特点和优势、运行机制等理论层面探讨的基础上,从组建条件和目标、运作模式、资金扶持方式以及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总结分析了改革实践中的做法。经过三年多的积极探索,这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实现了一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的突破,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博  
高校协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的管理和改革创新,在管理中创造性地运用集成、协调、融合等价值准则,在改革创新中谋求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文章在探讨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及运作机理的基础上,从校内协同和校外协同两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了高校协同的实现形式,通过建立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力保障机制、选择决策机制、投入激励机制、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以及评价反馈机制,共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有序健康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春艳  陈媛媛  
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本质,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必要过程。科学定义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并从目标层面、操作层面和组织层面探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的特点。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剖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包括:知识转移的任务复杂性、转移主体之间的知识深度距离较小且知识宽度距离较大、转移的知识以隐形知识为主、团队内部信任关系建立时间较长及多重调控。最终,从目标、要素、过程和关键环节等方面阐释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内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祖超  梁春晓  
通过协同创新内涵和要素等的综合分析,探讨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分析我国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中在思想、利益分配方式和评价指标体系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协同创新内部跨学科研究和外部协同创新的几种具体运行方式的优缺点、特点及适用范围等;提出了完善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林  王艺  黄冕  胡芳  
为研究政府介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成功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量政府介入行为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项目成功度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政府介入度对项目成功度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同时存在;政府介入度显著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不同的政府介入形式与程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和项目成功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政府对项目模式选择科学指导程度的影响最大,政府对项目审查力度的影响最小,并且过大的审查力度会降低项目成功度,最终得到最优政府介入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关系匹配表,为合作主体提高项目成功度提供政策建议和管理依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勇  
实施"2011计划"是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并探寻协同创新的各种有效模式,并在其间探索突破制约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影响办学质量提高的体制机制障碍的有效途径。高校组织与管理的改革创新,包括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创新,应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管理者深入研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素峰  刘炜  耿亚飞  王生力  杨武岐  
分析了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协同创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模式创新、开放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和效果检验模式创新4个方面构建了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协同运行机制。4种创新模式相互协同、相互作用,成为开放性实验室培养"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的关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季沛  栾晶晶  
文章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对平台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实现产学研的有效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新革  牛东育  徐芳  
文章结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探索,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构建"222"协同育人平台、搭建政校行企二层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实施的系列规范制度、面向专业及合作企业开展遴选等机制建设,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长效运行机制,为促进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敏  
从沟通、协调、合作、协同四个步骤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明确其具备"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双轮驱动力、共同的认知体系和基本行为准则、共建的创新服务平台、产业资本、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发展、科学导向与产业导向相互促进等特征,是各区域深入实施协同创新发展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晓云  赵伟峰  
如何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运用协同创新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系统自身特点和制造产业特点,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系统动力机制、资源供给机制、合作信任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四个机制相互支撑、相互作用,能够保障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行,进而提升制造业的协同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中超  
与区域企业等其他创新主体在产业链与创新链进行深度融合对接协同创新,已成为应用型大学作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者解决区域嵌入不足的现实问题。为解决学术知识与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知识之间不匹配的创新悖论,应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建设,同时,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具体实施路径: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大学产业学院建设,围绕大学打造产学研知识经济圈,注重大学科技园在技术转移中的角色定位及服务模式优化,推进"双链融合"应用型大学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琨  殷梦丹  赵顺龙  
在创新驱动背景下,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需要实行有效的协同创新。但受限于不适合的合作形式,不完善的运行机制等,现有协同创新效果不明显,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对协同创新的概念界定、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运行机制进行梳理和评述,厘清该领域已取得的研究进展、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连生  吴卓平  王松婵  
跨学科研究组织已经成为研究机构进行研发创新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促进跨学科项目启动和运行的措施、跨越学科边界的组织架构、协同创新的奖励体系、不同学科文化的对话与融合、获取有限资源的组织优势、经费筹措与管理体系、协调相关单位人事关系的制度与政策和基于项目评估的资源分配调整办法这8个方面构成了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支撑条件,对这些支撑条件的认识也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供了管理改革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