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0)
- 2023(12786)
- 2022(10618)
- 2021(9800)
- 2020(7774)
- 2019(17352)
- 2018(17244)
- 2017(30809)
- 2016(17169)
- 2015(19343)
- 2014(19193)
- 2013(18224)
- 2012(17349)
- 2011(15732)
- 2010(16214)
- 2009(15004)
- 2008(15086)
- 2007(14313)
- 2006(12822)
- 2005(11779)
- 学科
- 济(66077)
- 经济(66010)
- 管理(52340)
- 业(49184)
- 企(40854)
- 企业(40854)
- 中国(24896)
- 地方(21263)
- 农(20458)
- 技术(19405)
- 业经(18740)
- 方法(18216)
- 财(14504)
- 制(14353)
- 农业(13972)
- 理论(13914)
- 数学(13831)
- 银(13769)
- 银行(13748)
- 数学方法(13516)
- 行(13324)
- 学(13314)
- 技术管理(13191)
- 融(12977)
- 金融(12975)
- 教育(12936)
- 发(12238)
- 贸(11950)
- 贸易(11933)
- 地方经济(11525)
- 机构
- 学院(236560)
- 大学(234231)
- 济(88869)
- 经济(86496)
- 管理(85010)
- 研究(81897)
- 理学(70191)
- 理学院(69325)
- 管理学(67929)
- 管理学院(67462)
- 中国(63999)
- 京(51505)
- 科学(49537)
- 财(43578)
- 所(41376)
- 江(41242)
- 中心(38029)
- 研究所(36557)
- 范(36526)
- 师范(36170)
- 农(36007)
- 州(33871)
- 北京(33455)
- 财经(32244)
- 业大(31313)
- 院(30107)
- 技术(29740)
- 经(28816)
- 师范大学(28074)
- 省(27649)
- 基金
- 项目(144530)
- 研究(115030)
- 科学(113021)
- 基金(97231)
- 家(82691)
- 国家(81806)
- 科学基金(70387)
- 社会(69741)
- 社会科(65833)
- 社会科学(65818)
- 省(61825)
- 教育(54621)
- 基金项目(50497)
- 编号(49822)
- 划(49810)
- 成果(43289)
- 自然(41535)
- 自然科(40610)
- 自然科学(40604)
- 自然科学基金(39864)
- 资助(38175)
- 课题(37118)
- 发(37012)
- 创(35592)
- 重点(32823)
- 创新(32210)
- 年(31424)
- 项目编号(30636)
- 发展(30213)
- 部(29697)
- 期刊
- 济(116598)
- 经济(116598)
- 研究(78319)
- 中国(65739)
- 教育(46698)
- 管理(37174)
- 农(35689)
- 财(34929)
- 学报(33622)
- 科学(31289)
- 大学(26545)
- 融(25673)
- 金融(25673)
- 技术(24992)
- 农业(24269)
- 学学(23205)
- 业经(21209)
- 图书(18997)
- 经济研究(17241)
- 财经(15625)
- 书馆(14098)
- 图书馆(14098)
- 问题(13918)
- 科技(13893)
- 坛(13846)
- 论坛(13846)
- 经(13697)
- 职业(13128)
- 业(13115)
- 技术经济(12376)
共检索到398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游士兵 惠源 崔娅雯
协同创新思想的提出,为交叉学科发展打开了思路,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体制的建立,能够有效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交叉学科之间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相互借鉴是转变学术研究方向、提高学术水平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但是,高校在交叉学科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理念、形式和制度等方面的缺陷,严重制约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交叉学科互动借鉴组织模式为交叉学科研究的借鉴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载体。交叉学科发展的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得到解决,基本路径和研究范式包括:厘清诉求学科的现有理论和方法的现状;寻找被诉学科类似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和研究被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的排异性;...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创新 交叉学科研究 学科排异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宁 华炜
当前,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提升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组织模式。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应紧紧抓住这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积极探索高校协同创新的路径和外部支持。南京工业大学立足校内协同,强化校内系统与资源整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拓展发展外围,合理推进校外协同创新,服务行业区域经济升级转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治军 笪可宁 寇福生 周鹏
在阐述交叉学科的定义、产生条件及功能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高校在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交叉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探讨并提出了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交叉学科 学科建设 交叉学科建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玉林
会计持续发展可以采用具有开拓创新性的会计交叉学科研究方式。会计交叉学科研究是开拓创新的一种好的形式。会计交叉学科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会计学科与其他一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会计新学科。会计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有会计学科交叉数量模式和会计学科交叉形成模式,要与科技进步相适应,把握时机开展会计交叉学科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希 李媛 陈天凯 张立迁 汪怀远 杜青
交叉学科成为推动科技源头创新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立足加快发展交叉学科的时代背景,运用ROSTCM6、UCINET、 SPSS等分析工具,对我国二级交叉学科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结合我国交叉学科设置的基本特征,研究提出交叉学科发展的建议:在发展理念上,以育人为核心,培养交叉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在发展模式上,以改革为动力,完善机制体制,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在发展路径上,以融合递进为牵引,建立三层次交叉学科生态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汤国辉 刘晓云 汤辰雨
在分析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及农技推广与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以创建特色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工作站,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与服务团队,组织多学科、多专业专家,对接江苏射阳洋马菊花特色产业,协作攻克产业发展难题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农技推广之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绪梅 徐晗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创新组织,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创新实力的重要组织形式。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高校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主体之一,是联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为联盟创新活动提供核心的智力支持。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辽宁高校在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高校参与联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高校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发展路径,以此形成一个集成的协同创新联盟,顺利实现联盟之间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应用,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卓 刘浪
通过讨论交叉学科发展必要性以及存在的困境,发现交叉学科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学科交叉的理念意识不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多学科背景人才缺乏等问题,并结合个案进行分析,提出组建高起点高标准交叉研究平台、构建交叉人才队伍体系、探索制度创新以及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设发展路径,为交叉学科融合创新发展提供模式和对策,不断推动学科发展增长点以及科研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交叉学科 科研创新 高等院校 “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陶娟 严建雯
作为一种必然的学术发展趋势,交叉学科不仅已成为现代学术生长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而且也成为高校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必须直面的当代视野。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德育领域就密切关注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拓展更为广阔的德育空间。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国际化背景之下,高校德育只有与时俱进,借助其他学科知识的启发和合力作用,才能更加迅速、有效地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初汉芳 张可 孟佳
众创空间的发展顺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开展众创空间的建设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知识创造与传播的需要。众创空间作为一个生态体,需要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协同共生,只有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高校众创空间才能使其可持续发展。以河北地质大学创业生态公园为例,详细介绍了众创空间的服务内容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资源协同创新的生态体。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众创空间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海燕
为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发展,2004年,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研究理事会等四大学术权威单位组成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经过全面系统调研,发表了《促进学科交叉研究》(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通过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定义、特征和推动力的研究,分析了美国研究生阶段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现状,并且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促进交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尹向毅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主模式,追求独立学科的地位,在组织形式、人事与课程上享有自主权。另一种是依赖模式,保持多学科研究领域的特征,在组织形式、人事与课程上没有自主权,依赖多个学系教师的合作。从美国研究可以看出,美国高校交叉学科发展经历了从依赖模式到自主模式的渐进变革,其发展趋势是两种模式的融合。这一变迁过程说明,交叉学科不同发展模式各有所长,可以并存发展,但最佳的发展模式是融合两者的优势。我国交叉学科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发展时要保持开放性;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依据大学的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同时需要在课程计划、教师的聘任与评价制度上有所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玉林
为推动会计交叉学科发展,需要探讨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趋势。依据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规律,遵循探讨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趋势的原则,考虑其影响因素,探讨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趋势。文章主要探讨会计学在形式内容上交叉发展的趋势以及会计学在学科性质上交叉发展的趋势。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趋势成为现实的关键在于"敢于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震峰 仲丽娟
协同创新模式在创新活动中的凸显为基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托。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团队成员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基础学科的发展,基础学科人才在创新团队中的组织作用与核心地位激励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基础学科的知识,基础学科协同创新的目标是生成新的基础学科知识。在我国的协同创新活动中,存在团队成员有效交流不足、基础学科人才地位与作用得不到保障,以及应用性创新项目挤占基础学科创新项目等现象,制约了协同创新过程中基础学科的发展。团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彰显多元知识协同运用创新成果的评价、凸显基础学科知识优势创新团队分工以及限制应用研究挤占财政资金等路径,可以促进以协同创新为依托的基础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基础研究 基础学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晓伟
创新能力薄弱是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瓶颈所在。协同创新是当前我国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要紧跟现代产业发展的步伐,构建人才、技术、文化需求导向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协同创新管理,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强化协同创新评价,构建协同创新文化,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协同 创新 模式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