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4)
- 2023(8093)
- 2022(6509)
- 2021(6455)
- 2020(5038)
- 2019(11588)
- 2018(11869)
- 2017(19705)
- 2016(12832)
- 2015(14901)
- 2014(14916)
- 2013(13301)
- 2012(12151)
- 2011(11006)
- 2010(11310)
- 2009(9825)
- 2008(9361)
- 2007(8666)
- 2006(7836)
- 2005(7138)
- 学科
- 济(31175)
- 经济(31136)
- 管理(23998)
- 教育(23942)
- 业(19677)
- 中国(18645)
- 农(14602)
- 教学(13003)
- 企(12943)
- 企业(12943)
- 理论(12578)
- 农业(10123)
- 地方(9922)
- 方法(9341)
- 学(8198)
- 业经(8014)
- 数学(8011)
- 数学方法(7797)
- 学法(7664)
- 教学法(7664)
- 研究(7363)
- 制(7173)
- 发(6832)
- 财(6702)
- 学理(6495)
- 学理论(6495)
- 学校(6348)
- 劳(6128)
- 劳动(6110)
- 工作(6090)
- 机构
- 大学(152497)
- 学院(149201)
- 研究(52622)
- 管理(44911)
- 济(44283)
- 经济(42628)
- 理学(37144)
- 理学院(36528)
- 教育(35839)
- 范(35570)
- 管理学(35515)
- 师范(35394)
- 管理学院(35189)
- 京(35108)
- 中国(33607)
- 科学(31004)
- 师范大学(28328)
- 江(27932)
- 所(25023)
- 中心(24468)
- 技术(23901)
- 职业(23774)
- 北京(23102)
- 财(22881)
- 研究所(22496)
- 州(22248)
- 农(21639)
- 业大(19753)
- 院(19633)
- 财经(16979)
- 基金
- 项目(93244)
- 研究(83112)
- 科学(72806)
- 基金(57767)
- 教育(49518)
- 家(47575)
- 国家(46871)
- 社会(45611)
- 社会科(42543)
- 社会科学(42531)
- 省(41626)
- 编号(40501)
- 科学基金(39225)
- 成果(37470)
- 划(35855)
- 课题(32730)
- 基金项目(29973)
- 年(29157)
- 规划(23807)
- 项目编号(23508)
- 资助(22750)
- 重点(22520)
- 性(22190)
- 发(22054)
- 自然(21776)
- 部(21339)
- 自然科(21216)
- 自然科学(21213)
- 自然科学基金(20764)
- 研究成果(20661)
- 期刊
- 教育(69564)
- 研究(58232)
- 济(55391)
- 经济(55391)
- 中国(51350)
- 农(20907)
- 技术(19677)
- 学报(19361)
- 职业(19009)
- 财(18289)
- 大学(16801)
- 科学(16505)
- 管理(15896)
- 农业(14105)
- 图书(13943)
- 学学(12613)
- 技术教育(12109)
- 职业技术(12109)
- 职业技术教育(12109)
- 融(12023)
- 金融(12023)
- 发(10777)
- 书馆(10554)
- 图书馆(10554)
- 坛(10495)
- 论坛(10495)
- 业经(10132)
- 高等(9920)
- 成人(8403)
- 成人教育(8403)
共检索到253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希 罗黎敏 杜学文
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由劳动的主客体统一关系、实践性和情感性等主体特性决定的。结合、契合和"真做"是实现劳动育人价值的劳动教育规律,在劳动教育观照下,劳动的主体特性才得以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能力和素养。从劳动教育的视角剖析高校专业学位培养的学科化严重、实践能力弱、职业素养差等问题。针对高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目标、特点和问题,提出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现路径,构建应用创新导向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提出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与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构建和实践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劳动育人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发展性、实践能力和岗位素养统一,培养一支留得下、用得上的爱农强农人才队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靖 束金龙 赵坚
介绍了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上海市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和专业素养提升为重点,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任职资格衔接为突破口,探索开展以"六化"为核心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 培养模式 职业资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亚云 孙亚峰 车沛彤
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分析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中审美趣味融入培养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思考非遗融入的方法和路径。构建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审美趣味融入培养的“知非遗、爱非遗、创非遗”进阶式“非遗+”项目教学体系,并在“徐州香包”课程建设中进行了实践探索,形成了多主体联动、多形式教学和多平台融合的实践路径,为高等职业院校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铁寒 李洁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依托的仍然是学科,这样就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一致起来,使专业学位学科发展更自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规范。通过与学术型研究生、同类型的本科生比较,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格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这是确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键。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学科依托 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玲
介绍了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探索和创新:构建了以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三个结合"的全程有效衔接,通过"四证合一"解决了专业学位与执业医师资格之间矛盾。其培养方案特色在于以临床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网络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培养。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强调协同创新、质量为本和规范管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纯青 罗譞 易桂秀
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促使全国各大院校重新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立足我国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紧扣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三个主要教学环节,构建"多元师资、双平台、3S联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解决了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部分导师责任意识淡薄、学生职业认知缺乏、实践教学体系落实不到位三个突出问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元勇 姜小东 蔡宜璇 陈伊笛
梳理了当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现况,认为我国现行艺术类音乐领域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和类别,很难适应社会对高层次音乐教育人才的需要,为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强"音乐与舞蹈学"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满足"音乐与舞蹈学"学科专业发展需求,我国亟需设置"音乐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完善音乐人才培养学位体系。分析了设置音乐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从不同的侧面对设置音乐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参考国外培养音乐教育博士生的做法,提出了培养音乐教育博士生的基本构想。
关键词:
音乐教育博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伍德勤 俞志敏 杨冰玉
介绍了合肥学院作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首批试点校之一,对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的路径和方式的探索,包括"1+0.5+1"三段式培养模式、"双导师制、师生互选、多重奖励、过程监控"多措并举以及"校企合作、校所(院)合作、校校合作、国际合作"等多平台合作育人机制。各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培养措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龙月娥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经济现象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是教育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会计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探讨了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会计人才 教学策略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龙月娥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经济现象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是教育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会计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探讨了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会计人才 教学策略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秀峰 高益民
以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为例,从培养目标、招生录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师资、学位授予等方面对其法律博士专业学位和法学博士学术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直观了解美国法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深刻理解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之间的根本区别。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学术学位 法律博士 法学博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牡丹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提高了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为基础教育补充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文章分析了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硕士 教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卫嵘 陈平水
自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以来,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通过对不同的培养目标的反思、评析,依据培养目标定位的客观依据——社会和个人的需求,笔者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的教育者,它具有中介性、反思性、合作性、渗透性四个特征。
关键词:
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英惠
基于教育硕士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承担教育硕士生培养任务的师范院校所具有的有利因素,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塑造名师。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诸问题,不利于名师的培养。为此,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时间环节。
关键词:
教育硕士 培养目标 定位 课程设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英姿 李雪辉
培养目标与结果的不完全统一对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深入发展产生了负向作用。对学术学位及国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在制度、模式和标准上的依赖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长此以往,专业学位博士生的培养极有可能被锁定在无效率状态之下。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内生性与外适性机理出发,探寻促使其路径优化的系列纠偏措施——对内纠正对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多方因袭,对外摒弃对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盲目模仿,以期完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