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04)
- 2023(5508)
- 2022(4144)
- 2021(4074)
- 2020(3015)
- 2019(6701)
- 2018(6489)
- 2017(11527)
- 2016(6779)
- 2015(7961)
- 2014(7991)
- 2013(7227)
- 2012(6625)
- 2011(5790)
- 2010(6093)
- 2009(5265)
- 2008(5272)
- 2007(5149)
- 2006(4578)
- 2005(3791)
- 学科
- 济(18873)
- 经济(18862)
- 管理(16638)
- 财(12053)
- 业(10511)
- 中国(10164)
- 财政(9922)
- 农(8694)
- 政(8225)
- 企(7804)
- 企业(7804)
- 教育(7654)
- 地方(7355)
- 教学(6269)
- 理论(6135)
- 制(5750)
- 业经(5744)
- 农业(5460)
- 方法(4629)
- 工作(4628)
- 策(4579)
- 体(4388)
- 政治(4055)
- 及其(4041)
- 学校(4007)
- 学法(3903)
- 教学法(3903)
- 度(3839)
- 制度(3837)
- 发(3825)
- 机构
- 学院(82941)
- 大学(82936)
- 济(27536)
- 研究(27206)
- 经济(26660)
- 管理(25529)
- 理学(20816)
- 理学院(20578)
- 管理学(20036)
- 财(19886)
- 管理学院(19884)
- 中国(19839)
- 京(17599)
- 科学(15963)
- 范(15412)
- 师范(15306)
- 江(14899)
- 所(12960)
- 中心(12841)
- 教育(12190)
- 财经(12171)
- 州(12156)
- 技术(12062)
- 职业(12004)
- 师范大学(11601)
- 北京(11363)
- 研究所(11290)
- 经(10985)
- 农(10958)
- 业大(10376)
- 基金
- 项目(51214)
- 研究(46008)
- 科学(38543)
- 基金(30967)
- 社会(25953)
- 家(25180)
- 国家(24827)
- 教育(24687)
- 社会科(24237)
- 社会科学(24230)
- 省(22890)
- 编号(21855)
- 科学基金(20846)
- 成果(20520)
- 划(18197)
- 课题(17399)
- 年(15842)
- 基金项目(15787)
- 项目编号(13174)
- 性(12510)
- 规划(12137)
- 重点(12087)
- 发(11922)
- 资助(11906)
- 研究成果(11274)
- 高校(11229)
- 度(11179)
- 大学(11107)
- 创(11072)
- 部(10992)
共检索到144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杰 常静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党委肩负主体责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思政"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各基层单位和各级党组织紧密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关键词:
党组织 教师党支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隋牧蓉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内在地要求高校着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育大格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解决各主体对课程思政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割裂与对立、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课程思政形式化和功利化等问题,加强深入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合力,以育人为目标导向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实效,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意识与课程思政能力,求真务实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统一、与思政课程的协同。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教学实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颉 罗显克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未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从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体系、协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思政"特色专业群建设、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功能以及打造特色校园文化5个方面进行路径探究。
关键词:
新时代 “课程思政” 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德兰 王玉龙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落实教育职责体现教育性的具体内容,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的制度设计、载体选择、融入程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推进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充分结合不同类别课程特点挖掘思政育人元素,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实现形式,持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育人能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保障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原
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已经连续多年呈下滑趋势,加强基础教育中的体育建设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新背景、新要求下,相关工作者需要解决校园视域下尤其是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体育教育发展问题,并推动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为后续体育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拥军
新农科建设要求农林高校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农林高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扎根农村、奉献农业、服务农民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新农科 农林高校 课程思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建伟 周晔 李全喜
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对于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基本任务、核心要求、实践指向三个层面。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政治方向;提高党员政治能力,增强组织政治功能;创新政治信仰教育路径,坚定高校党员理想信念。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党的建设 政治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雪梅 周斌
探索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对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两个方面。目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有待完善;部分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欠缺;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缺失。通过对部分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协同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提出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方位+融合”“全员+融合”“全过程+融合”以及“全评价+融合”的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即“四个融合”的独特模式,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育人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协同育人 课程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金东
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高职院校团队建构进程中存在团队构成“陌路人”、团队教学“两张皮”、团队管理“平行线”等现实困境。为了能够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地到课堂教学一线,高职院校需从四个维度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优化团队协作,建立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育人意识能力;完善教师管理,激发团队发展持久动力;健全考核机制,构建团队建设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教学团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必荣
专业思政引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凝练和设计必须在解构专业思政的基础上提高政治站位,基于学科、专业和课程特点差异化地架构和设计。课程思政落地的核心路径是找准课程思政与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点,明确特定知识点可融入的具体思政内容,精心设计思政融入模式和呈现方式。课程思政落地的关键是教师,核心机制是激发基层教学组织的常态化研讨和运行。为了保障课程思政育人落地,大学必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相关制度,特别是职称评审和评聘制度、奖励激励制度、人才工程评价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曜
"课程思政"的实施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导致大学生缺乏生态信仰、生态文明行为不够理性,教育实效有限。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 生态文明 教育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万春
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工作目标的必然举措,其理念目标、方法维度与时代新人培育具有逻辑契合性。高校时代新人培育要确保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价值理念及担当精神,契合课程思政教育目标。高校要充分利用课程思政教育,挖掘各门课程教育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将时代新人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概述课程思政教育内涵理念,阐述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的要求,探讨课程思政与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关系;分析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中时代新人培育现状,提出基于课程思政的时代新人培育路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教育 时代新人 培育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蓉
高校肩负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量上还是质上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高等教育不仅向学生传授先进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而且承担起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职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同时,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孔令杰 孔令英 潘艳艳
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大力推行"课程思政"实践模式,是新时代我们党着眼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而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文章基于"课程思政"内涵,探析"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提出了改进"课程思政"实践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启鸿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为什么开展""如何开展""开展的怎么样"的疑问,提出职业院校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聚焦三个关键点助推、突出"工匠精神"职教特色和创新多维度评价体系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