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6)
2023(3024)
2022(2498)
2021(2463)
2020(2109)
2019(4925)
2018(4854)
2017(8446)
2016(4800)
2015(5271)
2014(4781)
2013(4219)
2012(3787)
2011(3308)
2010(3418)
2009(2982)
2008(2885)
2007(2871)
2006(2382)
2005(2039)
作者
(10145)
(8417)
(8378)
(8178)
(5427)
(4039)
(3886)
(3208)
(3136)
(3090)
(2834)
(2672)
(2638)
(2617)
(2614)
(2562)
(2509)
(2488)
(2480)
(2384)
(2071)
(1995)
(1987)
(1973)
(1898)
(1874)
(1868)
(1758)
(1743)
(1692)
学科
(13609)
经济(13596)
(10560)
贸易(10559)
(10501)
(10480)
管理(9681)
(8224)
出口(7735)
出口贸易(7735)
(7735)
(5443)
企业(5443)
方法(5333)
中国(5065)
(5025)
(5013)
数学(4961)
数学方法(4918)
教育(4355)
关系(3593)
农业(3484)
对外(3154)
工作(3122)
学校(3059)
财政(3054)
(2863)
外经(2833)
教学(2829)
对外经济(2815)
机构
大学(56609)
学院(53425)
(22127)
经济(21660)
管理(17138)
研究(16165)
理学(14621)
理学院(14475)
管理学(14086)
管理学院(14004)
中国(11995)
(11047)
(10988)
(9149)
师范(9101)
科学(8504)
(8461)
财经(8437)
经济学(7861)
(7707)
中心(7557)
经济学院(7315)
(7038)
(6901)
业大(6868)
北京(6820)
师范大学(6804)
(6599)
教育(6382)
研究所(6303)
基金
项目(35832)
研究(30792)
科学(27843)
基金(24387)
(19964)
国家(19760)
社会(19148)
社会科(18209)
社会科学(18206)
科学基金(16940)
教育(16042)
(14494)
编号(13296)
基金项目(12556)
成果(12532)
(11547)
课题(9920)
资助(9784)
(8994)
高校(8819)
自然(8798)
自然科(8621)
自然科学(8620)
自然科学基金(8457)
项目编号(8452)
(8394)
(8381)
大学(8326)
重点(7988)
国家社会(7908)
期刊
(22477)
经济(22477)
研究(18567)
教育(15375)
中国(15136)
(8623)
学报(7131)
大学(6604)
图书(6336)
(6243)
(6209)
管理(6056)
科学(5304)
学学(5084)
国际(5038)
书馆(4819)
图书馆(4819)
经济研究(4371)
农业(4365)
技术(4326)
(4187)
金融(4187)
财经(4092)
(3608)
高等(3604)
职业(3509)
问题(3481)
业经(3455)
成人(3092)
成人教育(3092)
共检索到86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江平  刘晓瑜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关键在于厘清高校、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高校办学自主权在本质上是法律赋予高校的部分教育行政管理权。只有政府和高校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各司其职,高校才能真正实现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所谓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指高等学校针对其面临的任务和特点,为保障办学活动能够依据其自身特点和内部客观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功能所必需的自主决策权、自主执行权和自主监督权等。高校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娟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然而由于对办学自主权的性质认识不清,导致落实无力。权力与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法理概念,办学自主权是高校的基本权利,厘清权利性质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关键。实现高校办学自主权利的回归,首先高校自身要把落实办学自主权看作是权利的回归而非权力的赋予;其次要积极主动地行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再次,政府部门、全社会法律制度等要对高校正确行使办学自主权予以支持和尊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首臣  
部门高校办学的困扰与出路孙首臣①本文所讨论的“部门高校”指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市、区有关厅、局管理的院校,共计520所,约占全国普通高校一半的比例。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办学体制中条块分割、办学效益低的现象,而部门高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孙卫华  许庆豫  
西方大学的自治精神及其沿革表明,大学自治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着大学的进步。我国当代高校办学自主权与西方大学自治的精神是相通的,其间差异是我国特定发展阶段中的多种因素导致的;我国社会系统中的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既在促进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形成与落实,又在制约着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丰富与进步。与部属高校相比,我国地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处于相对受到压缩的状态,导致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同样是国家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改进我国地方高校乃至部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需要社会的系统推进和整体协同,是一种历史过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北生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作为法人实体的高等学校的任务和七个方面的自主权。在近十几年的办学过程中 ,我国高等学校在落实办学自主权上虽取得了进展 ,有了较多的自主权 ,但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此加以论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小佳  
所谓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指大学作为独立法人,可以独立地治理学校、自由地处理学校事务,最大限度地拒绝外界干扰和支配而"自主办学"的权利,从本质上理解应包含学校在办学中的主权和学校治理的独立性。针对这一话题,本文拟通过对澳洲高校"自主办学"理念和机制的解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一点参考。讨论的"高校",是指澳大利亚UNIVERSITY层面上的大学,其他层面的高校在此并不涉及。澳大利亚对高校"自主办学"的保证主要体现在法律保证、体制保证、技术保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敦楷  
在刚刚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对教育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特别强调了"坚持改革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嘉惠  王辉  
高校要发展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办学自主权。高校所具有的办学自主权是公权和私权的有效结合和有机统一,兼具两种权力的特点。鉴于此,可以以此为依据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进行分类,对于高校办学自主权重的公权和私权的划分界限进行规约。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所享有的权力,而不是某个人的权力,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实践中要切实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分配。与此同时,高校办学自主权既体现了高校责任,又体现了高校义务。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实践中还必须建立健全高校内部相应的约束机制,从而提升高校的责任承担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金福  
落实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充分调动教学、科研人员主体性和创造性、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2016年4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时强调,要简除烦苛,给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提高教学水平的新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天君  吕梦含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于"去行政化"及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日益重视,出台了多项政策,但政策支持成效不彰,甚至南辕北辙。为此,论文采取例证式分析方法,选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程化和项目制"及"高校章程制定与效用"等三个典例,呈现了当前高校"行政化"现象与问题,剖析了高校"去行政化"相关政策存在"失效"即政策主体权责不清、"失当"即政策设计存在缺陷、"失协"即政策配套不足等三大原因与症结。对此,可从"确权"即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厘清权力边界,"分权"即完善项目设计、优化资源配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振华  刘志民  
基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涵诠释与因素分析,构建了其落实评价的二级指标体系,据此对国内9个省市近百所不同类型高校的相关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了落实现状的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总体上实现了中等程度的自主,尤其是教学领域获得了"较为自主"的评价等级,其它领域也都达到了"相对自主"。然而,各项领域内部某些关键指标的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表明,虽然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高校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始终缺少话语权,行政权力主导的格局并未转变,权力落实之后的规约缺位、运行失范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亟待从制度层面增强多元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夯实办学自主权的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征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经济生活中颇具生机、富有活力、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型经济单元,为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实力的壮大作出了贡献。——改革十年,乡镇企业不仅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缓解了市场供应长期严重匮乏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764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5,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玉平  
我国农村统计调查体系是适应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建立起来的,它的特征是:统计管理体制实行由国家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共伺承担国家统计调查任务的“双轨制”;调查方式采用全面调查、层层上报为主的全面报表制度;指标体系采取以反映实物量、数量为生的“实物数量型”指标体系。这一农村统计调查体系,在我国三十多年的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