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74)
2023(15349)
2022(13141)
2021(12418)
2020(10522)
2019(23551)
2018(23448)
2017(44221)
2016(24561)
2015(27468)
2014(26683)
2013(25906)
2012(23574)
2011(21139)
2010(20921)
2009(19004)
2008(18487)
2007(16283)
2006(13825)
2005(11706)
作者
(70361)
(58400)
(58154)
(55028)
(37196)
(28233)
(26060)
(22948)
(22152)
(20603)
(19774)
(19708)
(18657)
(18301)
(17966)
(17799)
(17772)
(17416)
(16763)
(16624)
(14861)
(14097)
(14071)
(13306)
(13190)
(13077)
(12914)
(12781)
(11773)
(11753)
学科
(86282)
经济(86181)
管理(71748)
(67580)
(57949)
企业(57949)
方法(41271)
数学(34615)
数学方法(34238)
中国(24289)
(23735)
(22510)
业经(21457)
(20690)
技术(20021)
地方(17570)
理论(17169)
(16600)
(16424)
贸易(16413)
农业(16070)
(15916)
(15012)
教育(14702)
(14409)
财务(14349)
财务管理(14326)
环境(13880)
企业财务(13598)
技术管理(13511)
机构
大学(338284)
学院(333792)
管理(132880)
(125002)
经济(122063)
理学(116316)
理学院(114966)
管理学(112778)
管理学院(112191)
研究(109344)
中国(78461)
科学(71715)
(71687)
(59790)
业大(55815)
(55709)
(54712)
研究所(50463)
中心(49459)
(48568)
农业(47269)
(45347)
财经(45081)
师范(44809)
北京(44690)
(41108)
(39754)
(39603)
经济学(36374)
技术(36315)
基金
项目(237950)
科学(186020)
基金(170686)
研究(170604)
(150660)
国家(149332)
科学基金(127793)
社会(106097)
社会科(100408)
社会科学(100382)
(95243)
基金项目(91932)
自然(85299)
自然科(83352)
自然科学(83324)
自然科学基金(81864)
(79976)
教育(79374)
编号(69253)
资助(68612)
成果(55736)
(53283)
重点(53267)
(51013)
(50133)
创新(49003)
课题(48200)
科研(45762)
大学(44662)
计划(44271)
期刊
(132768)
经济(132768)
研究(94100)
中国(67855)
学报(60674)
(52996)
科学(52546)
管理(48392)
大学(45474)
教育(44800)
学学(42218)
(41303)
农业(36673)
技术(27463)
(24412)
金融(24412)
业经(22730)
财经(21371)
经济研究(21087)
图书(20807)
(19757)
科技(19493)
(18243)
(17143)
问题(16723)
业大(16206)
技术经济(15831)
理论(15224)
商业(14996)
书馆(14190)
共检索到476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荆玲玲  姜欢  
以476个研究生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分析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创新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的调节作用略有不同,其中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创新方向、运用创新方法有正向调节效应,完成创新任务正向影响创新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吕爽  
文章基于创客创新行为模型,对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理现状,通过采用层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众创空间的创客展开调查,通过对数据分析,验证了创客创新自我效能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众创空间创新文化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众创空间创新文化在两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创新支持在创新自我效能、创新文化以及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创客个人和众创空间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对创客以及众创空间的管理和运营起到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影响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安彦蓉  杨东涛  刘云  
在压力中创新已成为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员工创造力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检验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对挑战性压力源和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72个企业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挑战性压力源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上级发展性反馈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源和员工创造力间的关系并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源和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同时,上级发展性反馈对挑战性压力源和员工创造力关系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实现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鹏  吴维库  陈信龙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创新内生动机作为中介变量,将组织自尊作为调节变量,建立了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创新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调研数据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论如下: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创新行为和创新内生动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内生动机在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自尊对员工的创新内生动机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跃平  王开盛  
本文在分析创新文化内涵、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中西方不同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指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制约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并以某公司为案例分析了供应商、生产商和用户之间的创新网络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原因,指出在创新网络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各个参与分工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整体创新效率。技术创新受文化的制约,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必须首先对传统文化进行变革和创新,使之具备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颖俊  裴宇  
本文首次将心理授权引入差错管理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探讨了差错管理文化对员工创新的心理影响机制,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员工创新效能感作为心理授权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变量进行研究。通过对武汉、长沙、苏州等地227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差错管理文化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授权起部分中介作用;(2)创新效能感在心理授权的中介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创新效能感正向地调节心理授权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这对有效地应用差错管理,激发员工创造力有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鲜苗  徐振亭  霍伟伟  
如何正确处理员工未被实施的创意,达到既能激发其创造力,又能使组织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的目的,是领导者关注的重要议题。整合自我决定理论、领导与成员交换关系理论,探究研发团队成员创意越轨行为对其创造力的作用,以及领导反馈行为与个体创新自我效能感交互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创意越轨行为对个体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创意越轨行为与创造力之间起正向调节效应。领导反馈的3种行为在创意越轨行为与创造力之间的跨层次调节效应有所差异,创新自我效能部分中介领导反馈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为个人及领导在创意失败后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营造创意产生的支持氛围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顾远东  彭纪生  
"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已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尝试从组织创新氛围和创新自我效能感这两个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478名在职员工的调查,对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与实证结果包括:首先,实证检验了在中国情境下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其次,在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这是中国情景下的开拓性研究;最后,创造性地将创新自我效能感引入到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之中,构建并验证了"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新奇  丁贺  
文章以科研设计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岗匹配、内部人身份感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岗匹配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调节人岗匹配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人岗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且中介内部人身份感知对人岗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新奇  丁贺  
文章以科研设计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岗匹配、内部人身份感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岗匹配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调节人岗匹配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人岗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且中介内部人身份感知对人岗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冉建宇  胡培  童洪志  
基于心理动力场理论视角,分析创客政策感知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重点考察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通过对380名创客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①创客政策感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②知识获取在创客政策感知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③创新自我效能感在政策感知与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调节效应不显著,但在知识获取与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且正向调节知识获取在政策感知与创新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创客政策感知与其创新行为关系的认识,对推动创客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屠兴勇  郭娟梅  
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创新、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批判性反思被视为是决定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前因变量,但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关于这种关系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对现有研究缺口的认识,本文基于自我调节理论和知识分享理论,构建了包括调节环节的中介效应概念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批判性反思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知识分享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自我效能感在批判性反思与知识分享之间起调节作用。我们的研究证明了调节中介效应模型能够更好解释批判性反思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的机理,不仅丰富和拓展了组织管理的相关研究范围,也对员工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