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4)
- 2023(13434)
- 2022(11489)
- 2021(11052)
- 2020(9207)
- 2019(21524)
- 2018(21663)
- 2017(41464)
- 2016(22719)
- 2015(25693)
- 2014(25641)
- 2013(24658)
- 2012(22121)
- 2011(19902)
- 2010(20038)
- 2009(18156)
- 2008(17552)
- 2007(15580)
- 2006(13298)
- 2005(11529)
- 学科
- 济(85097)
- 经济(85006)
- 管理(70327)
- 业(65377)
- 企(56910)
- 企业(56910)
- 方法(42982)
- 数学(37045)
- 数学方法(36373)
- 农(22413)
- 中国(22359)
- 业经(20083)
- 技术(19927)
- 财(19817)
- 学(18433)
- 理论(17495)
- 地方(16281)
- 农业(14933)
- 和(14785)
- 制(14765)
- 贸(13902)
- 贸易(13890)
- 易(13475)
- 教育(13454)
- 技术管理(13341)
- 划(13022)
- 务(12938)
- 财务(12863)
- 财务管理(12840)
- 环境(12612)
- 机构
- 大学(314739)
- 学院(311427)
- 管理(129830)
- 济(117156)
- 经济(114420)
- 理学(113714)
- 理学院(112550)
- 管理学(110267)
- 管理学院(109727)
- 研究(95621)
- 中国(70194)
- 京(66337)
- 科学(60971)
- 财(52365)
- 业大(46872)
- 所(46199)
- 农(46060)
- 江(44445)
- 中心(43901)
- 财经(42515)
- 研究所(42423)
- 范(42256)
- 师范(41875)
- 北京(41663)
- 经(38668)
- 州(36841)
- 农业(35856)
- 院(35147)
- 技术(33867)
- 经济学(33695)
- 基金
- 项目(218426)
- 科学(172806)
- 研究(161580)
- 基金(157320)
- 家(135791)
- 国家(134641)
- 科学基金(117637)
- 社会(99898)
- 社会科(94578)
- 社会科学(94554)
- 省(87251)
- 基金项目(83963)
- 自然(77753)
- 教育(76445)
- 自然科(76058)
- 自然科学(76044)
- 自然科学基金(74675)
- 划(72549)
- 编号(67073)
- 资助(64977)
- 成果(54362)
- 创(48988)
- 重点(48110)
- 部(47494)
- 课题(46241)
- 发(45327)
- 创新(44924)
- 项目编号(41985)
- 大学(41677)
- 科研(41647)
- 期刊
- 济(123437)
- 经济(123437)
- 研究(88134)
- 中国(60887)
- 管理(49240)
- 学报(46791)
- 教育(44372)
- 科学(43990)
- 农(40941)
- 财(38736)
- 大学(36442)
- 学学(33291)
- 技术(29765)
- 农业(28943)
- 融(21822)
- 金融(21822)
- 业经(21538)
- 图书(20308)
- 财经(19727)
- 经济研究(19250)
- 科技(17521)
- 经(16769)
- 技术经济(16171)
- 问题(15431)
- 业(15394)
- 理论(14925)
- 实践(13839)
- 践(13839)
- 统计(13835)
- 版(13820)
共检索到441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辛琳琳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行为模式应当与科研团队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创建阶段要明确团队目标和定位,选拔优秀的团队领导,营造和谐的团队文化;发展阶段要构建高校科研团队高效的运行机制,创新团队管理理念,营造宽松和谐的团队工作环境,科学设计团队组织结构;提高阶段要完善高校科研团队的保障体制,创新管理体制,健全激励机制,改革考评机制,形成高效、高产的优秀科研团队。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型科研团队 组织行为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科研管理的有效创新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之一,体现着某一院校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综合竞争实力。《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与行为模式研究》一书深入探析组织与行为因素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对高校建设创新型科研团队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滟珺
在全球化发展与社会科研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正面临全新的挑战,该课程教师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也因此进入大众视野。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思政教师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的有效措施,加快思政理论课程的现代化发展,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时代趋势下的适应能力的主要途径。笔者结合《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与行为模式研究》一书,分析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发展,有助于高校思政理论教师全面履行自身的职责与义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汪士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国家队",是我国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和重大创新成果的摇篮,更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基地。研究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组织分布、管理结构、团队成员组成、科研、学术交流等具体行为模式特征,将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有力切入点,也将为相关科研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霞
在界定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及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概念模型,以国内25所重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与修正。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资源充足度、认知冲突、信任、变革型领导、成员异质性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正影响;情感冲突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负影响;信息获取、信息分布过程对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对团队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具有正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团队绩效的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彩丽 赵晓春
行为模式本文界定为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知识交流以完成科研任务的合作模式。以973项目资助科研团队数据为样本,对产出高创新性成果的团队成员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高校高创新性科研团队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行为模式:教授(副教授)参与实际研究的模式、院士(长江学者)参与实际研究的模式、学生负责子课题的研究模式。并论证了各行为模式的特征规律,结论能为高校创新性团队建设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定量考量。
关键词:
高校 高创新性 科研团队 行为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严培培
构建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应探索如何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等不同组织有效协同起来,以最有效、最优化的模式进行创新。鉴于此,必须对日前高校科研组织模式现状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自组织理论为指导,坚持开放、协作、共享的原则,积极创建具有协同创新特点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
关键词:
自组织理论 高校 协同创新 科研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春花 杨映珊
实证研究表明,团队领导与团队绩效有显著的相关性,团队领导是影响团队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科研团队领导如何影响科研团队绩效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科研团队中领导可以运用的权力基础、领导模式、领导过程和有效领导原则。
关键词:
科研团队 领导模式 领导过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军
从创新到创新型经济的演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创新型经济体现了创新驱动力、知识和人才的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创新型经济下的高校创新行为,科学、合理、准确地把握高校在创新型经济尤其是在协同创新中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创新型经济下的高校创新模式主要存在五种;高校参与协同创新存在利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利用和孵化、机制和体制建设等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惠琴 彭方雁
在团队理论的基础上,界定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内涵与特征,运用输入-过程-输出团队理论模型重点剖析师生团队、学科团队与项目团队三种类型科研团队的内在运行模式,提出以师生团队为支撑、以学科团队为龙头、以项目团队为纽带、以创新基地为平台,构建融合与创新的科研团队运行模式。
关键词:
团队 科研团队 创新 研究型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昌凡
教学团队区分于一般的工作团队,更区别于工作群体。其成员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自我价值感"、"目标导向明确"、"成就的渴望感强烈"等基本特征。大学内部组织模式按照组织等级性可分为科层模式、讲座模式和社团模式。根据大学教师和大学组织的特点,介于讲座模式和社团模式之间的"协同模式"更适合教学团队的发展。
关键词:
教学团队 知识管理 协同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旦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需要以科研团队建设为平台,整合内部资源,提升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本研究以团队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全面的研究职业院校科研团队、学习型组织和组织学习的概念,形成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职业院校科研团队组织学习模式,从而为职业院校科研团队实现科学、高效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科研团队 职业院校 组织学习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湘阳
目前,制约高等学校科研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诸如地理空间、交流技术等不再成其为关键制约因素。与此同时,大科学、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体系、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新的知识生产方式技术变革和市场变革,对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需要认真考虑通过怎样的组织变革最有效地发挥出高校独特优势,通过怎样的组织设计最有效地开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华锋 宋嵘嵘
由高职院校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当前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探索构建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密切与行业企业与地方联系,取得了初步成效,构建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还需要做好一系列配套工作。
关键词:
科研创新团队 产学融合 高职 建设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冠
在我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制度设计理念僵化和相关制度安排的缺失,导致创新型科研团队带头人学术生存样态不佳,从而影响了团队创新功能的有效释放。基于此,创新型科研团队在未来的建设中要根据不同类型团队的组织特性,通过建立同行评议的带头人遴选制度完善团队外部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团队带头人的学术生存样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