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72)
- 2023(17747)
- 2022(14561)
- 2021(13409)
- 2020(10902)
- 2019(25373)
- 2018(25151)
- 2017(46064)
- 2016(25768)
- 2015(29152)
- 2014(29442)
- 2013(28475)
- 2012(26833)
- 2011(24271)
- 2010(25165)
- 2009(23203)
- 2008(23614)
- 2007(21947)
- 2006(19393)
- 2005(18017)
- 学科
- 济(109516)
- 经济(109388)
- 业(91405)
- 管理(83179)
- 企(80708)
- 企业(80708)
- 方法(42452)
- 中国(35185)
- 农(33601)
- 业经(33461)
- 数学(32544)
- 数学方法(32227)
- 财(30971)
- 地方(25894)
- 理论(24557)
- 技术(24092)
- 教育(24027)
- 农业(23596)
- 制(21693)
- 务(21251)
- 财务(21221)
- 财务管理(21186)
- 学(20930)
- 和(20039)
- 企业财务(20031)
- 贸(18847)
- 贸易(18827)
- 易(18183)
- 银(17628)
- 银行(17601)
- 机构
- 大学(369757)
- 学院(369274)
- 济(149032)
- 经济(145711)
- 管理(138649)
- 研究(125607)
- 理学(117213)
- 理学院(115828)
- 管理学(114051)
- 管理学院(113308)
- 中国(94175)
- 京(80070)
- 科学(73609)
- 财(71088)
- 所(63215)
- 江(60825)
- 农(59215)
- 范(57008)
- 中心(56872)
- 研究所(56571)
- 师范(56570)
- 财经(54786)
- 北京(51832)
- 业大(49791)
- 经(49484)
- 州(48476)
- 农业(46003)
- 师范大学(45099)
- 院(44839)
- 经济学(44770)
- 基金
- 项目(227756)
- 科学(180440)
- 研究(178484)
- 基金(158965)
- 家(135167)
- 国家(133709)
- 科学基金(115483)
- 社会(110994)
- 社会科(104902)
- 社会科学(104876)
- 省(93469)
- 教育(87862)
- 基金项目(83366)
- 划(77585)
- 编号(75911)
- 自然(70202)
- 自然科(68554)
- 自然科学(68535)
- 自然科学基金(67390)
- 成果(64648)
- 资助(63038)
- 课题(55308)
- 发(54371)
- 创(52273)
- 重点(52098)
- 部(51152)
- 创新(47910)
- 项目编号(46349)
- 性(45643)
- 年(45463)
- 期刊
- 济(178654)
- 经济(178654)
- 研究(121146)
- 中国(88890)
- 教育(72497)
- 财(58886)
- 管理(57312)
- 农(55522)
- 学报(49630)
- 科学(47854)
- 大学(39515)
- 技术(38547)
- 农业(37754)
- 融(35173)
- 金融(35173)
- 学学(34888)
- 业经(31038)
- 财经(27847)
- 经济研究(27005)
- 经(24257)
- 业(22974)
- 问题(22814)
- 技术经济(20584)
- 图书(20545)
- 职业(19008)
- 坛(18193)
- 论坛(18193)
- 贸(18016)
- 商业(17596)
- 科技(17492)
共检索到587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超 郑佳薇 郑大明
当前,我国改革正朝向更深层次进行,我国经济结构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渐从资金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而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投身其中、服务其中,以满足高质量发展所需。新教育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其不仅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效,还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重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经济增效的现实需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齐齐
国家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市场结构发生转变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与创新能力因此成为高校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一直存在就业难、就业竞争激烈的问题,国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纷纷出台并实施许多针对性政策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以便推动各行业领域的技术、产业创新,开辟更多产业空间。可从新时代发展趋势来看,高校与学生虽已意识到个体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但因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极为深远,所以,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发展仍存一定难度,致使社会创新创业水平不高。对此,本文将结合张强、廖成中编著的《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发展状况,并从产教融合视角探索益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创新实践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快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也由此日益呈现上升趋势。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科技创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代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由杨雪梅,王文亮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论》一书,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的新时期背景下科技创新创业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兆信
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从培养自主创业者为主转向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构建分层分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面。建立"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荣杰
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树立"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着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海青 钟硕
从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在校大学生提出"1+3+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通过"一套科学完整的课程设置+‘三位一体’‘双创’教师+一次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1+3+1”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智源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新模式的指导思想:校政协同,注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校企协同,注重与大学生未来职业教育相结合;校社协同,注重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然后论述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新模式的结构机制。最后探索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新模式的具体措施:构建三类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多维度;建设双向阵地平台,打造人才发展共同体;开展"三全"文化活动,稳固人才意识形态圈;健全两个保障机制,提高人才发展质量线。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 实践育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川 何齐宗
创客空间在高校内的发展,必然引发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尤其是创客空间的理念、功能、模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目标和体系变迁的有力推进,引发了社会和学界关于如何把握创客空间特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趋势的影响、如何破解创客空间问题引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将以何种思路顺应创客空间的发展走向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
创客空间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伟东
高校应该以具有本校特色的模式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借鉴国内外高校好的经验和做法,遵循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律,依据本校办学的实际情况,从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配备、实践平台建设与利用、组织管理等五个方面去探索、构建、培育适合校情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模式,才能保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特色模式 高校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善科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体系的进程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科技资源、优秀人才的集聚地,担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近年来,虽然高校通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显著提高,但总体来看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创新、创业精神。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政府应当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高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社会培养创新文化体系。
关键词: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晖 楼霄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大,职业技能型人才缺口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正面临着巨大变局和挑战。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主动担负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任,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转变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质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东锋 梁晴
在新时代的高校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新方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多种方式,其中,利用课程思政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创新创业的目标更明确、方向更清晰、实践更积极。教学者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教授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由汤锐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一书,讲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理念和实践方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指南,对大学生成功创业、积极创新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为导论篇,介绍了创新创业的内涵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类型、理念和意义;第二篇为创新篇,全面介绍了创新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思维、方法、能力、精神和成果;第三篇为创业篇,具体介绍了创业者、创业环境,创业计划方案、创业融资以及企业发展等内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兰兰
社区创客教育倡导"开放、创新、合作"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应将社区创客教育理念渗透到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更新培养理念,搭建互动平台,构建创客空间,开发创客课程,打造多元师资,重构一种具有创客教育理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范式,实现两者在理念、平台、空间、课程、师资等方面全面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燕 崔顾芳
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导向。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成效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和不足。解决这些问题需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知行合一、逐层递进"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选聘优秀讲师和实战经验丰富人员充实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完善优化创新创业管理制度和体系,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最优平台,大力渲染创新创业教育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出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五年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路径探究——评《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研究》
模式转型:高校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使命
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视野下创新创业方式及路径探究——评《智能时代下的创新创业实践》一书
新时代农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
新时代思政教育制度创新与实践科学化发展探索——评《高校思政教育多元化发展研究》
新时期农林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评《农林高校创业管理实务》
高校党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探究——评《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评《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技能指导》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评《环保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政策与实践》
成人高等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