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9)
- 2023(15093)
- 2022(12421)
- 2021(11684)
- 2020(9852)
- 2019(22985)
- 2018(23160)
- 2017(42960)
- 2016(24319)
- 2015(27663)
- 2014(28105)
- 2013(26876)
- 2012(24618)
- 2011(22108)
- 2010(22927)
- 2009(21282)
- 2008(21528)
- 2007(20265)
- 2006(17516)
- 2005(16016)
- 学科
- 济(96044)
- 经济(95937)
- 业(90162)
- 企(80791)
- 企业(80791)
- 管理(80698)
- 方法(46253)
- 数学(37312)
- 数学方法(36654)
- 农(30310)
- 财(29533)
- 业经(29489)
- 中国(28707)
- 教育(23423)
- 理论(23192)
- 技术(23089)
- 务(21449)
- 财务(21398)
- 财务管理(21356)
- 农业(21082)
- 企业财务(20148)
- 制(19055)
- 学(17792)
- 和(17776)
- 地方(16554)
- 贸(16502)
- 贸易(16489)
- 易(15979)
- 策(15975)
- 划(15568)
- 机构
- 大学(344198)
- 学院(343976)
- 济(133594)
- 管理(132990)
- 经济(130522)
- 理学(113746)
- 理学院(112527)
- 管理学(110348)
- 管理学院(109686)
- 研究(108320)
- 中国(80426)
- 京(73777)
- 科学(65183)
- 财(63458)
- 江(55960)
- 农(54563)
- 所(54304)
- 范(51827)
- 师范(51443)
- 中心(50236)
- 财经(49711)
- 研究所(48735)
- 业大(48300)
- 北京(47327)
- 经(44819)
- 州(44411)
- 农业(42747)
- 师范大学(40793)
- 技术(40175)
- 教育(39829)
- 基金
- 项目(216008)
- 科学(171801)
- 研究(166712)
- 基金(151960)
- 家(129433)
- 国家(128134)
- 科学基金(111561)
- 社会(102219)
- 社会科(96641)
- 社会科学(96614)
- 省(89097)
- 教育(84353)
- 基金项目(79386)
- 划(74141)
- 编号(71381)
- 自然(70739)
- 自然科(69162)
- 自然科学(69146)
- 自然科学基金(67969)
- 资助(62228)
- 成果(59825)
- 课题(51708)
- 创(49710)
- 重点(49171)
- 部(48521)
- 发(47514)
- 创新(45488)
- 项目编号(43943)
- 业(42731)
- 教育部(42399)
- 期刊
- 济(151765)
- 经济(151765)
- 研究(108124)
- 中国(77580)
- 教育(69452)
- 财(54256)
- 管理(53330)
- 农(49975)
- 学报(46081)
- 科学(43966)
- 技术(38365)
- 大学(36932)
- 农业(33979)
- 学学(32580)
- 融(28071)
- 金融(28071)
- 业经(27369)
- 财经(24903)
- 经济研究(23061)
- 经(21521)
- 业(21349)
- 技术经济(20175)
- 问题(19405)
- 职业(18400)
- 图书(18174)
- 统计(17648)
- 策(17110)
- 财会(17110)
- 商业(16437)
- 科技(16156)
共检索到526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国凤
深入理解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厘清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建构主义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构建出"建构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探索了其特征、原则、实现途径以及保障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创新创业教育 “建构式”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学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而提出了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高校就业指导路径,如营造校园创业文化,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学生团队;进行创业基地建设,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环节,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其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高校就业 就业指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汤洁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现状,本文提出地方高校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区域优势,依托当地优质资源,搭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探索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模式的改革路径,从而推动地方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爱民 夏鑫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深化,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是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深刻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对比和思考了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提出了"一个核心,两个支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的新模式。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优化融合 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伯志 唐滢 葛长荣 胡先奇 李永能 欧颖
创新创业问题是一个人才培养问题,而不是就业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行动。构建并实践"三融合、五驱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上世纪90年代末,清华大学创业设计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拉开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序幕。2002年,国家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所院校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育广 刁衍斌
认真落实国家创新创业的政策,探索建立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创建体验式教学实践平台从校内创业体验实训营和企业基地体验实践区着手。体验式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更能吸引学生对创业知识的诉求,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战略部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精准帮扶、思想引领融为一体。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国忠 巫程成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服务类高职院校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但由于受制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性不足、政策引导功能不强、院校内部自身动力不连贯等诸多因素,导致在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时面临困局。文章试图从协同创新视角剖析院校、社会、政府方面协同要素、创新要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构建多维协同的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伟东
高校应该以具有本校特色的模式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借鉴国内外高校好的经验和做法,遵循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律,依据本校办学的实际情况,从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配备、实践平台建设与利用、组织管理等五个方面去探索、构建、培育适合校情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模式,才能保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特色模式 高校改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武天骄 孙超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双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针对农业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创业动力不足等现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新思路:育人为本,注重"双创"意识培养;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助力创业实践;健全体制机制,促进校内、校企协同。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教育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理剑 安光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步入健全体系的全新发展阶段。为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构建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分析现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结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提出了以"更新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与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构建技能创新的实践平台"的"四位一体"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更高质量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郑颖 马晓翠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广泛开展,与创业有关的各类实践活动不断涌现。河北省高校在改革与创新方面加大力度并取得一定的成果。针对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观念落后、能力不足、课程设置不规范、教师队伍落后、整体氛围不够和开展范围不广泛等现实困境,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选择与优化表现为"四动力"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琼梓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推动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在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赋权增能视野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之"偏"、体制之"乱"、文化之"散"、课程与师资之"薄"等问题突出。基于此,在政策赋权方面,要长远谋划、科学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赋权方面,要构建职权明确、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环境赋权方面,要形塑融入校园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形态;内在增能方面,推动"师资+课程"内驱动力的增强;外在增能方面,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鉴体系科学化。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赋权增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华
民办高校要想持续健康发展,需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具体来说:强化顶层设计,集合各方资源,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体制机制,发挥资源优势,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常态化开展;创新培养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教育途径和方法,加强资源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校政企联动,整合内外资源,建设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强内培外引,搭建资源平台,组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提升服务能力,扩大资源优势,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创新创业 教育资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智源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新模式的指导思想:校政协同,注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校企协同,注重与大学生未来职业教育相结合;校社协同,注重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然后论述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新模式的结构机制。最后探索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新模式的具体措施:构建三类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多维度;建设双向阵地平台,打造人才发展共同体;开展"三全"文化活动,稳固人才意识形态圈;健全两个保障机制,提高人才发展质量线。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 实践育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乐乐 于乃文 杜洪茹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剖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筑开放性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采用人才胜任力等模式设计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