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9)
2023(12410)
2022(9972)
2021(9396)
2020(7580)
2019(17106)
2018(16789)
2017(30618)
2016(17384)
2015(18980)
2014(19073)
2013(17798)
2012(16213)
2011(14329)
2010(15030)
2009(14013)
2008(14094)
2007(13188)
2006(11909)
2005(10897)
作者
(43852)
(36604)
(36330)
(34521)
(23366)
(17051)
(16496)
(13853)
(13780)
(13455)
(12184)
(12116)
(11805)
(11476)
(11170)
(11128)
(10965)
(10942)
(10584)
(10400)
(9108)
(8985)
(8645)
(8625)
(8508)
(8193)
(8126)
(8013)
(7299)
(7051)
学科
(78172)
(72188)
企业(72188)
管理(65851)
(62136)
经济(62062)
业经(26271)
(24143)
(23617)
方法(23504)
中国(22788)
教育(21803)
技术(21014)
理论(17881)
(17603)
财务(17588)
财务管理(17573)
农业(17318)
(16905)
企业财务(16605)
数学(15729)
数学方法(15514)
(14650)
技术管理(13521)
(13238)
(13006)
(11325)
(11065)
贸易(11055)
企业经济(10996)
机构
学院(234971)
大学(234292)
(95442)
管理(94057)
经济(93377)
理学(79975)
理学院(79211)
管理学(78196)
管理学院(77707)
研究(75120)
中国(55437)
(49417)
(47202)
科学(39803)
(39209)
(38128)
师范(37959)
财经(35825)
(35262)
中心(33631)
教育(33532)
(32450)
北京(31993)
研究所(31223)
(31136)
(30495)
师范大学(30001)
业大(27736)
(27338)
经济学(27280)
基金
项目(144256)
研究(120800)
科学(118568)
基金(101538)
(83682)
国家(82638)
社会(76288)
科学基金(74164)
社会科(72186)
社会科学(72173)
教育(62080)
(59654)
基金项目(52278)
编号(51788)
(49344)
成果(44884)
自然(43701)
自然科(42758)
自然科学(42751)
自然科学基金(42102)
资助(39204)
课题(38700)
(36631)
(33450)
(33228)
(32961)
创新(32903)
重点(32680)
项目编号(32539)
(32356)
期刊
(113891)
经济(113891)
研究(83674)
教育(60477)
中国(58209)
管理(42430)
(39795)
(30123)
技术(26714)
科学(25433)
(22724)
金融(22724)
学报(22438)
业经(21219)
农业(21025)
大学(20580)
财经(17972)
经济研究(17173)
学学(16961)
(15724)
职业(15233)
技术经济(13840)
(13546)
问题(13543)
(12748)
论坛(12748)
现代(12095)
财会(11915)
科技(11731)
(11552)
共检索到377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胜洪  刘孙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大学生作为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媒介,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在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目标偏重于"创业"教育,课程内容集中于行业性的知识,课程实施更关注于知识的获得,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稳定性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令斌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和指引创新创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国家工程,应按照国家政策要求,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推进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在改革逻辑上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为改革旨趣,以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为改革内涵,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改革核心;在改革路径取向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主动融入高等教育战略发展,协同"政府主导、高校主推、社会助力",结合"双一流"建设、高校内涵发展、高校类型与特色系统地推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娉婷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已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国家产教融合的战略背景,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逻辑剖析入手,进而对其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实践提升的路径。研究发现,异质性主体、主体“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主体“共构机制”缺乏等问题均会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带来风险,审视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建立健全“四链融合”机制;第二,要加强高校对“四链融合”的引领与适应;第三,发挥政府对“四链融合”的主导性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志敏  夏人青  
高校创业教育是指在高校中实施的、旨在培养学生现在或未来开拓事业所需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其本质是"培养人"。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要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的人"为逻辑终点,而要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转变,则需要在高校整个人才培养的体系框架内,不断强化对学生开拓性素质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然  
文章首先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定位,然后论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现状,最后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构建和完善以创新创业素质为鲜明特征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培养管理机制;形成与培养目标相渗透的实践教学平台和众创空间;打造能够践行高水平产学研教育理念的师资团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蕾  严毛新  
任何场域中的秩序都存在多种核心制度,每种制度都存在一些核心逻辑,高校创业教育深受三种制度逻辑影响,即行政制度逻辑、市场制度逻辑、学术制度逻辑。过去20多年中,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中行政制度逻辑影响有力,市场制度逻辑和学术制度逻辑影响相对偏弱。受行政制度逻辑主导,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成功走过了"观念普及型创业教育阶段",而且过程高频、成果高效。过去10年,市场制度逻辑的影响在高校逐渐发力,受此影响,中国高校结合时代需求,突出高校优势,高校创业教育进入了"网络助推型创业教育阶段",而且成效正在进一步显现。今后随着高校内涵建设不断深入,学术制度逻辑将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学术引领型创业教育阶段"将会到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莉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理念的兼容性、目标的一致性、内容的关联性、方法的共通性等逻辑联系,为二者的有机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是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然而,目前职业院校中仍存在融合育人理念缺失、社会协同机制僵化、课程体系固化、师资匮乏等问题。对此,职业院校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加快机制建设,营造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社会化育人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育,打造胜任力强、专兼职结合的融合育人教师队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祖强  魏永军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是"双创"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5育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载体。该文从它的生成逻辑及建设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便更好地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发挥生态系统化协同育人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霞   王琳  
人工智能发展对经济社会与职业结构产生冲击,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转向更具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指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高度契合。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逻辑体现在:人工智能的多主体共创效应要求培养目标转向高阶素养;人工智能的跨学科创新效应倒逼课程体系转向学科融合;人工智能的开放创新效应加速产学研用一体化。为此,应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人工智能+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人机协同、虚实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空间,开发过程性、成长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工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艳红  安乔治  
本文就创业策略逻辑影响新创电商企业绩效的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虑了资源捆绑的中介效应,旨在引导新创电商企业选择适宜的创业策略逻辑,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稳步增长。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回报优先逻辑能够促进新创电商企业绩效提升;手段导向逻辑能够促进新创电商企业绩效提升;巩固性资源捆绑和开发性资源捆绑均能够促进新创电商企业绩效提升;巩固性资源捆绑能够在目标导向逻辑和新创电商企业绩效二者间发挥中介作用;巩固性资源捆绑能够在回报优先逻辑和新创电商企业绩效二者间发挥中介作用;开发性资源捆绑能够在手段导向逻辑和新创电商企业绩效二者间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时广军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优化大学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能够激发年轻劳动力的创新活力。通过对71份国家创业政策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偏重命令工具,激励工具其次,而能力建设工具、重组工具和劝告工具使用偏少;内容上,创新教育和创新文化较多,而关于创业壁垒、创业融资和商务支持的较少。大学生创业政策遵循着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教育逻辑,它们推动着创业政策的决定与执行。为了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需强化顶层设计,打造紧密的政策体系;综合决策逻辑,树立高效的政策目标;协调工具组合,提供丰富的政策形式;优化内容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善科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体系的进程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科技资源、优秀人才的集聚地,担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近年来,虽然高校通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显著提高,但总体来看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创新、创业精神。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政府应当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高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社会培养创新文化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利利  曲波  
自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意见以来,大批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参与"双创"计划,建立了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效果。但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尚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较薄弱、实践培训不充分等关键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思想观念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等基本原则,采取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构建实践平台等现实对策,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鹏  李晶  
2018年12月14日,科技部发布《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此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社会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进行界定,结合财税理论基础,从本质上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综述,总结中国有关创新创业政策的财税文件,最后提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财税政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炳如  
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满意度是考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实行分级递进式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实践体系的支持。根据我国高校综合改革的需要,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角度发展,促进创新创业活动,应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步伐,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满意度是考量高校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