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1)
- 2023(12833)
- 2022(10316)
- 2021(9640)
- 2020(8034)
- 2019(18007)
- 2018(18145)
- 2017(31485)
- 2016(18417)
- 2015(20781)
- 2014(21080)
- 2013(19498)
- 2012(17758)
- 2011(15836)
- 2010(16591)
- 2009(15401)
- 2008(15442)
- 2007(14652)
- 2006(13098)
- 2005(12079)
- 学科
- 业(77066)
- 企(71249)
- 企业(71249)
- 管理(66328)
- 济(60524)
- 经济(60429)
- 业经(26082)
- 教育(24491)
- 中国(24023)
- 农(23786)
- 财(23491)
- 方法(22220)
- 技术(21349)
- 理论(20649)
- 务(17363)
- 财务(17332)
- 财务管理(17312)
- 制(17072)
- 农业(17035)
- 企业财务(16330)
- 数学(14266)
- 体(14085)
- 策(14058)
- 数学方法(14031)
- 和(13569)
- 技术管理(13425)
- 划(12957)
- 教学(12706)
- 学(12461)
- 地方(11474)
- 机构
- 学院(248041)
- 大学(247144)
- 管理(92700)
- 济(90286)
- 经济(88063)
- 研究(81601)
- 理学(77824)
- 理学院(76987)
- 管理学(75738)
- 管理学院(75237)
- 中国(59111)
- 京(54118)
- 科学(47424)
- 财(46153)
- 江(44020)
- 范(41523)
- 师范(41197)
- 农(40436)
- 所(40350)
- 教育(37342)
- 中心(37079)
- 研究所(35967)
- 北京(34785)
- 财经(34662)
- 州(34403)
- 业大(33808)
- 技术(33129)
- 师范大学(32364)
- 农业(31447)
- 经(31164)
- 基金
- 项目(153719)
- 研究(125816)
- 科学(122874)
- 基金(103995)
- 家(88012)
- 国家(86902)
- 社会(75840)
- 科学基金(75661)
- 社会科(71433)
- 社会科学(71416)
- 省(66466)
- 教育(66075)
- 编号(54930)
- 划(54843)
- 基金项目(53864)
- 成果(48169)
- 自然(45454)
- 自然科(44486)
- 自然科学(44470)
- 自然科学基金(43756)
- 课题(42301)
- 资助(40378)
- 创(38297)
- 重点(35537)
- 年(35339)
- 业(35098)
- 发(34999)
- 创新(34528)
- 项目编号(34374)
- 部(34330)
- 期刊
- 济(111328)
- 经济(111328)
- 研究(86165)
- 教育(70064)
- 中国(68902)
- 管理(41667)
- 财(40712)
- 农(38787)
- 学报(33280)
- 科学(30825)
- 技术(29583)
- 大学(27506)
- 农业(26407)
- 学学(23301)
- 融(21951)
- 金融(21951)
- 业经(21281)
- 职业(18845)
- 财经(17678)
- 业(16684)
- 经济研究(15999)
- 经(15535)
- 图书(15106)
- 坛(14298)
- 论坛(14298)
- 技术经济(13430)
- 问题(13415)
- 科技(13247)
- 财会(12702)
- 技术教育(11774)
共检索到407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伟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而形成的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分析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的定位,制定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石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科技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有关产学研研究、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家华 卢旭东
高校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广义上来说,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与创新之间有着密不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雄伟 刘瑛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的需要,以及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学生优质就业的重要举措。在职业院校"双创"教育中把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融入专业教育实践中,存在认识不足、与产业结合不紧密、实践环境落后等问题,为此,提出从调整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构建教育教学新模式、形成培养机制和培养质量标准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丽萍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今天,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教育模式。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有助于解决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平台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凌宇 余文华 舒铁
近年来,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尚缺乏基础的分析与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开展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尝试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出发,进一步阐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特征、思路及技术。
关键词:
创新 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系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辉 徐凤游 代乔 刘秭岑
在当前“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紧随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自身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更好地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文章重点阐述“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此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米银俊 许泽浩
通过协同地市、产业、企业、高校等各方资源"为我所用",既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视角,也是新常态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解决了教育与市场、产业脱节的难题;实现了多样性、个性化的学科交叉创新培养。学校注重"形成高水平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提升平台的水平、二者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丰富与创新的多赢局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晓丹 万哨凯
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要求,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专业建设视角系统构建了"‘五位一体’教学体系——‘五轴联动’实践体系——‘五措并举’保障体系——‘五维一体’评价体系"的"四轮五驱"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结合、应用型与创新创业型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弋江 武丹 苏玉慧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江西高职院校必须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契机,实现江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动结合。一、江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迈向新常态,坚持"调结构、稳增长"为首要手段,同时要拉动新的增长引擎,实现这些关键在于创新。然而,现实情况是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论教育,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略。因此,应该从优化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加强意识培养,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实践训练等多方面入手研究,切实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
新常态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远
高职院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缺乏自身特色,形式化、表层化现象严重,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本着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带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理念,将"具有开创性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坚持创新创业与就业结合、与专业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实践结合,打造教育、培育、指导、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质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文化氛围建设和培养制度创新,建设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外部支持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远
目前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政策保障不足、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文章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五个方面论述了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提出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校友的作用。
关键词:
技工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召前
教学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在目标定位上体现服务区域的目标定位、服务形式的目标定位、培养类型的目标定位。在能力素质培养上要求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心理品质,在培养对策上要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为核心、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以继承发挥学科特色为基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完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为途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
教学型 高校 创新创业 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乐乐 于乃文 杜洪茹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剖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筑开放性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采用人才胜任力等模式设计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