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7)
2023(10836)
2022(8707)
2021(8187)
2020(6828)
2019(15259)
2018(15393)
2017(26748)
2016(15814)
2015(17794)
2014(18034)
2013(16617)
2012(15225)
2011(13294)
2010(14091)
2009(13062)
2008(13423)
2007(12824)
2006(11323)
2005(10410)
作者
(41612)
(34904)
(34729)
(32739)
(22250)
(16556)
(15733)
(13387)
(13351)
(12901)
(11816)
(11569)
(11276)
(10981)
(10736)
(10683)
(10578)
(10539)
(10162)
(9918)
(8995)
(8714)
(8542)
(8427)
(8029)
(7854)
(7688)
(7578)
(7155)
(6965)
学科
(73140)
(68717)
企业(68717)
管理(59380)
(53591)
经济(53517)
业经(24374)
教育(23444)
方法(21714)
技术(20905)
(20861)
(20832)
中国(20669)
理论(18871)
(16637)
财务(16625)
财务管理(16610)
企业财务(15676)
农业(15378)
数学(13844)
数学方法(13614)
技术管理(13330)
(12988)
(12250)
(12083)
(11855)
教学(11576)
企业经济(10821)
(10773)
经营(10646)
机构
大学(215471)
学院(215295)
管理(80367)
(78316)
经济(76468)
研究(68245)
理学(68095)
理学院(67380)
管理学(66197)
管理学院(65778)
中国(48169)
(46876)
科学(39874)
(38428)
(37133)
(37129)
师范(36865)
教育(34667)
(34078)
(33721)
北京(30260)
中心(30183)
研究所(30072)
财经(29437)
业大(29101)
(29000)
师范大学(28959)
技术(28500)
农业(26665)
(26536)
基金
项目(131619)
研究(108134)
科学(105968)
基金(89282)
(74800)
国家(73823)
社会(65213)
科学基金(65038)
社会科(61438)
社会科学(61424)
教育(58551)
(57094)
(46993)
编号(46903)
基金项目(46509)
成果(40761)
自然(39498)
自然科(38703)
自然科学(38693)
自然科学基金(38087)
课题(36314)
资助(34924)
(34086)
(32339)
(30575)
重点(30554)
创新(30520)
(30040)
(29899)
项目编号(29405)
期刊
(95392)
经济(95392)
研究(74663)
教育(64918)
中国(58971)
管理(37238)
(34547)
(32710)
学报(27679)
技术(26904)
科学(26494)
大学(23593)
农业(22940)
学学(19781)
业经(17925)
职业(16665)
(16213)
金融(16213)
财经(15348)
(15123)
经济研究(13525)
(13514)
技术经济(12846)
(12183)
论坛(12183)
科技(11668)
图书(11402)
财会(11314)
问题(11227)
技术教育(10277)
共检索到348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建录  袁会晴  
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紧密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说明工匠精神已成为国家意志和教育共识,也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凸显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导向,更重要的是回应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芳  
工匠精神凸显了勇于创新的意识,倡导坚持执着的创业精神,呼唤主动创造的使命感,坚定了创业创新责任感,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精神存在内生逻辑关联,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主动传承和协同融通的路径是产教深度融合,构筑"大城工匠"的师生培养模式,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校内校外"双师协同的教学队伍,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宽松浓郁的"大创业"校园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兴旺  
当代中国正在迈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这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回归和弘扬工匠精神,要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锻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创新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中养成学生的工匠精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殷艳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包括了勤奋刻苦的思想境界,也包括了细心钻研的创新精神;既有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也有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是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最应具备的精神,在此精神的视角下渗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培松  杜文娜  
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职业素养,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素质培养有着内在的契合。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作为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智力支持,高校必须因时而动、因势而变,整合资源,把工匠精神的要素贯穿于创新创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切实提高人才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铮  张羽程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它不仅体现为高超的技能、专注的职业态度,更体现为创新性的品质。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在本质、培养目标及培育模式方面有着高度的契合。因此,在工匠精神引领下进行"双创"教育的改革,高校应更新教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重点搭建实践平台,培养与造就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营造优良"双创"校园文化,从而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佳  张盼文  张海丰  吴云飞  曲荣军  
国家在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既有专业人士在“双创”方面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大学生跃跃欲试的创新创业实践。“双创”可以说是政府在面对中国每年上千万大学毕业生就业提出的战略口号和具体举措,因此,能否“双创”精神能否从理论、实践实现成果的转化,实现真正地落地,这对每年巨大人口的就业压力、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及作用。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结合H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其中包括创新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发展、支持等方面。同时,对“双创”精神孕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做了具体的研究,也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成因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立平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要求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适时转变观念,把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高职思政课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这不仅要求要创新高职思政课的课程体系,还要推进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也要重视高职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使思政课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现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企业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企业家精神对于推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演进、社会财富积累甚至是制度变迁具有重要作用,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我国目前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精神培育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现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企业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企业家精神对于推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演进、社会财富积累甚至是制度变迁具有重要作用,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我国目前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精神培育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伟  李丽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于职业教育,体现在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同时,"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价值引领,不仅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更是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新常态下推进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应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基,打通"工匠精神"培育通道;以专业实训为手段,强化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启蒙作用;以专业课程为主阵地,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刚  陈桂香  
高校要以物质层面的文化为载体,以制度层面的文化为保障,寓于行为文化之中,着眼于精神层面文化的升华,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无言之道"。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规律、富有个性;创新创业精神文化要鼓励创新,兼容并蓄;创新创业机制文化要优势互补、协同共赢;创新创业行为文化要师生共创、教学相长;创新创业物质文化要润物无声、无为而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翔  杨川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主要任务。在诸多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因子中,教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高校教师自身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和品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刚  
重拾"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双创"等战略的现实需要。将工匠精神引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贯穿于高职"双创人才"培养全过程,对高职院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等产生革命性影响。要使"工匠精神"真正转化为"双创"人才的人力资本、职业素养和价值追求,需要高职院校重新厘清和审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动价值转向、理念革新,构建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体制机制,建设支撑工匠精神培育与弘扬的制度和文化。通过"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双创"实训实战、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等,将"双创"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敏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认识到“双创”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具有积极价值,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此,高校应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完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融入工匠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培育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