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98)
2023(15660)
2022(13204)
2021(12159)
2020(10282)
2019(23401)
2018(23367)
2017(44220)
2016(23846)
2015(26751)
2014(26523)
2013(26058)
2012(23612)
2011(20920)
2010(20917)
2009(19465)
2008(19398)
2007(17526)
2006(15401)
2005(13382)
作者
(66869)
(55404)
(55162)
(52261)
(35292)
(26440)
(25059)
(21590)
(20972)
(20014)
(19004)
(18589)
(17551)
(17526)
(16848)
(16832)
(16508)
(16334)
(15856)
(15743)
(13744)
(13546)
(13343)
(12784)
(12599)
(12352)
(12268)
(12265)
(10998)
(10970)
学科
(96288)
经济(96176)
(91885)
管理(84700)
(83111)
企业(83111)
方法(42264)
数学(32882)
数学方法(32557)
业经(31395)
(30278)
(28970)
中国(25475)
技术(22207)
(21367)
农业(21359)
财务(21297)
财务管理(21276)
地方(20291)
企业财务(20140)
理论(19961)
(18761)
(18292)
(16736)
(16551)
(16016)
(15930)
贸易(15919)
(15430)
环境(14996)
机构
学院(334284)
大学(332662)
管理(138921)
(131295)
经济(128422)
理学(119514)
理学院(118330)
管理学(116509)
管理学院(115904)
研究(102628)
中国(79535)
(70857)
科学(62904)
(61042)
(51364)
(50557)
(49578)
业大(48580)
财经(48225)
中心(47358)
研究所(44709)
北京(44569)
(43815)
(43151)
师范(42727)
(41171)
农业(39979)
(37892)
经济学(37711)
商学(36998)
基金
项目(225054)
科学(178006)
研究(170673)
基金(161230)
(137794)
国家(136520)
科学基金(120005)
社会(106533)
社会科(100885)
社会科学(100860)
(90549)
基金项目(86347)
教育(78522)
自然(77118)
自然科(75371)
自然科学(75356)
自然科学基金(74044)
(73577)
编号(70568)
资助(64574)
成果(57080)
(51069)
重点(49272)
(48733)
课题(48581)
(48315)
创新(46816)
项目编号(44328)
大学(43050)
(43043)
期刊
(149344)
经济(149344)
研究(98848)
中国(68452)
管理(57752)
(49182)
(47781)
学报(46053)
科学(44016)
教育(43754)
大学(36315)
农业(33717)
技术(33700)
学学(33137)
业经(27266)
(26852)
金融(26852)
财经(23372)
经济研究(22169)
图书(21112)
(20042)
(19775)
问题(19054)
技术经济(18535)
科技(17662)
现代(16638)
理论(15710)
商业(15372)
财会(15216)
会计(14505)
共检索到498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屹峰  
从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的背景和形势入手,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定位和功能,进而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中的地域性政策资源匮乏、重复性项目研究偏多、多样性指导师资不足、共享性支撑平台欠缺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互联网+政府"的创新创业政策互通渠道、打造"互联网+高校"的创新创业信息交互平台、推进"互联网+创投"的创新创业成果共赢机制、协同高校校内资源发展微型"众创空间"的建设举措。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华  王敏  公伟庆  
高校双创实验室是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学习成果。按照OBE理念建设管理高校双创实验室,是以双创能力为目标导向创建双创实验室,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优化双创教师队伍,建设多元评价体系等。双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将助力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蔺伟  
高校实验室应积极融入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鲜明特征的新一轮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之中。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界定了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的概念,进行了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可行性分析,并以北京理工大学的实践为基础,在思维超前、统筹协调、高端引领、多方互补等方面,提出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的策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国盛  夏明华  颜琳  
在对地方院校实验室进行调研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队伍建设规划、合理定编定岗、科学考核评价、重视队伍培训和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地方院校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郎振红  
从分析阻碍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力释放的因素着手,提出双创平台与载体建设的问题。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的目的与功能,提出依托互联网构建双创政策展示与解读平台,依托互联网打造校际双创信息互通与交流平台,借助校企合作工作室建立双创项目的成果转化与落地平台,凭借学校已有的软、硬件资源建设双创服务平台等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的具体举措。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陆先亮  郁涛  汤建华  
地方高校有效整合教务、共青团组织、相关学院等内部资源,协同配置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开放式资源,创建教育、实践、服务、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平台。以常州大学创新创业实验平台为例,具体介绍了平台的建设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初步成效,提出构建"政府主导、高校主管"的管理模式和社会协同推进的运行模式,为培养潜在创新创业人才探索有效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米银俊  许泽浩  
通过协同地市、产业、企业、高校等各方资源"为我所用",既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视角,也是新常态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解决了教育与市场、产业脱节的难题;实现了多样性、个性化的学科交叉创新培养。学校注重"形成高水平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提升平台的水平、二者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丰富与创新的多赢局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崇勋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原有培养主体单一、培养模式僵化、课程体系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应积极协同政府、企业,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路径,加强协同平台建设,实现校政企三方的合作与互补,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使用、继续教育等一体化发展。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共同营造创新创业人才育人环境,改进育人用人理念,建构创新创业人才"校政企协同"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杰  
协同育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中仍存在政府统筹功能没有得到切实体现、高校核心地位没有得到巩固强化、企业内在动力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以及学生的双创热情没有得到有效激发等问题。对此,文章从政府主导、高校主责、企业主体、学生主角四个方面分析了相应策略,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建新  刘信洪  
高校图书馆与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协同信息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保证创新创业信息服务的效果,图书馆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合作,共同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信息服务。阐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以及创新创业教师和学生所需要的信息内容;探讨高校图书馆与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服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面向创新创业教育协同信息服务的对策。为图书馆与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协同信息服务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沈中辉  
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技合作的优势经验,使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渠道更为通畅。高校通过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与保障,最终努力把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的"人才摇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兵  
从战略协同理论的协同效应本质出发,提出了教育与服务协同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创业协同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与企业协同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不仅丰富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而且拓宽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蕾  王凤芹  
"政、校、生、企"多维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指在政府政策引导下,高校构建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学生依托高校资源开展项目研究和自主创业,创业成功后回馈高校和地方政府。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机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探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和搭建创业平台,在构建"政、校、生、企"多维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红巍  
改革开放以来,“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能助推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与高水平人才的主阵地,除了要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外,还需增强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然而在实际上,已有的思政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创业教育需求,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思政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大学生创业先锋。高校需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时,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将二者融合发展研究模式,也被广大高校所认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路正莲  徐晓龙  朱昌平  张学武  
加强创新创业,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作为目前普通本科教育中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物联网工程学院以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举措落实为关键,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