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0)
- 2023(11016)
- 2022(8689)
- 2021(7903)
- 2020(6461)
- 2019(14155)
- 2018(14081)
- 2017(25718)
- 2016(14140)
- 2015(15669)
- 2014(15454)
- 2013(14703)
- 2012(12991)
- 2011(11136)
- 2010(11473)
- 2009(10866)
- 2008(11090)
- 2007(10462)
- 2006(8871)
- 2005(7998)
- 学科
- 业(73649)
- 企(69324)
- 企业(69324)
- 管理(58681)
- 济(53111)
- 经济(53051)
- 业经(25743)
- 农(21376)
- 方法(20727)
- 财(20140)
- 技术(19497)
- 务(16873)
- 财务(16868)
- 财务管理(16857)
- 农业(16058)
- 企业财务(15965)
- 理论(15524)
- 中国(15252)
- 技术管理(13356)
- 数学(12819)
- 数学方法(12708)
- 策(12250)
- 和(12223)
- 划(12013)
- 制(11642)
- 企业经济(11126)
- 教育(10654)
- 经营(10611)
- 体(10524)
- 地方(9211)
- 机构
- 学院(197083)
- 大学(189555)
- 管理(79192)
- 济(76898)
- 经济(75383)
- 理学(67589)
- 理学院(66999)
- 管理学(66164)
- 管理学院(65795)
- 研究(55673)
- 中国(43493)
- 京(38706)
- 财(36904)
- 江(32343)
- 科学(32061)
- 农(30208)
- 财经(28714)
- 业大(26563)
- 所(26277)
- 范(25921)
- 经(25908)
- 师范(25712)
- 州(25606)
- 中心(25380)
- 北京(24022)
- 农业(23533)
- 研究所(23370)
- 商学(23339)
- 商学院(23141)
- 技术(22722)
- 基金
- 项目(125581)
- 研究(101401)
- 科学(100718)
- 基金(87167)
- 家(72848)
- 国家(71997)
- 科学基金(64488)
- 社会(64015)
- 社会科(60600)
- 社会科学(60587)
- 省(54623)
- 教育(48010)
- 基金项目(46131)
- 编号(42809)
- 划(42558)
- 自然(38723)
- 自然科(37876)
- 自然科学(37868)
- 自然科学基金(37283)
- 成果(34753)
- 创(33606)
- 资助(32706)
- 业(32186)
- 课题(30654)
- 创新(30025)
- 发(28659)
- 重点(28126)
- 项目编号(27213)
- 部(26695)
- 制(26624)
共检索到301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毛新 徐蕾 何扬飞 姚垚
高校创业教育需要重视文化引领,需要强化价值观、使命感教育。加强高校创业文化建设,能够使创业参与者更具自觉性,使现实或潜在的创业者的创业行为选择更具方向感,使高校创业教育更具普适性与个性化。高校创业文化是高校在创业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倾向性,即各类主体在创业问题上的一种群体性自觉。各类主体间的互动模式对高校创业文化会产生直接影响,高校的类型定位与办学理念对高校创业文化也有重要影响。此外,区域文化背景对高校创业文化也会产生深刻影响。培育高校创业文化应从高校创业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文化 创业文化 创业教育 高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
创业伦理培育是塑造创业者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其价值在于它是建设健康创业生态系统的必然选择,是"双创"时代提升高校育人针对性、实效性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个体创业成功的客观要求;其内涵在于它是教育工作者通过组织适合教育对象创业伦理水平提升的价值环境,在教育对象的创业伦理意识、创业伦理知识、创业伦理情感、创业伦理意志四个维度上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其进路在于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创业伦理培育的全程贯通,即方向主导、内容框定和方法创新。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伦理培育 价值 内涵 进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华坚 赵癸萍 强伟纲
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是要培育创新创业的文化。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提出了高职院校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的途径及思路,为高职院校更高层次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高职 创新创业文化 路径及研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丽娜 王志贤
从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视角阐述地方高校培育创业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对常州市部分高校创业氛围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调研,得出创业文化发展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完善教学模式、提高创业水平和增加创业平台来提高创业文化培育的有效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翔 杨川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主要任务。在诸多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因子中,教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高校教师自身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和品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财龙
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时代素养是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时代需求,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观需求。技能型人才时代素养培育活动离不开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的共同参与,通过路径构建法则,形成主体认知路径、客体引导路径、环体熏陶路径、介体养成路径4重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莉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打造一支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不仅是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同时还可以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德”“技”“并修”共同构成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德技并修“一体两翼”的时代内涵。其中,“德”与“技”为“两翼”,“并修”为“一体”,“德”与“技”在职业人、社会人、生命人三个层面相互交汇、相互渗透、互融互促,实现德技一体化融合培养。德技并修具有构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系与“道器合一”的内外双重价值。为培养德技并修的技能人才,应强化职业院校、企业、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元主体的意识,加强校企线型互动育人机制,最终构建以校企双主体为中心的多元网状联动育人体系。
关键词:
德技并修 技能人才 培育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丹中
教育部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成为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热点。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概念的辨析入手,基于高等教育自身规律,通过对基本概念内涵的分析,阐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起点、节点和重点,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创新创业载体的功能等进行了探讨,提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内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凤鸣 梁巍
高校创业文化以高校创业环境为基础,其对大学生的创业理念、思维模式以及创业行为有着指导性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业文化逐渐在高校内获得繁荣发展,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创业知识不断丰富,创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然而,我国高校总体创业文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大学创业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新的可能,新媒体凭借其自由开放的优势为创业文化的培养提供了广阔平台,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更多关于创业的信息,进而提升自身创业意识、建构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提高创业品质,达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营造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文化 新媒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祥智 谢东东
剖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是准确把握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着力点的前提。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农业产业特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进行讨论,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维度展开,高素质的新农科人才是其第一要素,创新所带来的高技术含量生产资料是其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动态性、时代性、可持续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其发展壮大的过程,正是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对农业进行改造升级的过程。为此,应坚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支持涉农领域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和协同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祥智 谢东东
剖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是准确把握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着力点的前提。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农业产业特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进行讨论,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维度展开,高素质的新农科人才是其第一要素,创新所带来的高技术含量生产资料是其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动态性、时代性、可持续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其发展壮大的过程,正是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对农业进行改造升级的过程。为此,应坚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支持涉农领域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和协同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海水 徐莉
新时代赋予了企业家精神新的内涵。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包括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工匠精神等多方面内容。实体机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民族文化以及企业家自身素质等会对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产生影响。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应从坚持党的领导、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提升企业家素质、积极支持企业家走出去等多方面努力。
关键词:
新时代 企业家精神 影响因素 培育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乾文 曹佳颖
不确定环境下,组织韧性的培育对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的研究多聚焦于微观层面,分析创业者对企业组织能力形成的作用,缺乏宏观层面的整体视角。研究通过系统梳理组织韧性的研究脉络,发现创业生态系统是组织韧性培育不可缺少的系统级要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初步界定了"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的概念,并对创业企业组织内外部冲击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的形成要素,并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探讨了创业企业组织韧性培育路径;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思路与建议。研究对厘清组织韧性研究现状以及推动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苏益南 齐鹏 朱永跃
基于当前的创业型经济发展背景,培育高校创业文化对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大学生就业和成长以及增强高校的发展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高校创业文化的构成和特性及其培育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培育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即:大力营造创业氛围,转变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健全的创业支持体系;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创业实践;立足高校自身特色,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等。
关键词:
创业型经济 高校 创业文化 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燕飞
大学生创业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方式。这方面要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实践。研究表明,激发大学生创业需求、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大赛建立专门机构、实施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创业资金投入的多元化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国外大学生 创业能力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