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4)
2023(15248)
2022(12258)
2021(11305)
2020(9023)
2019(20626)
2018(20403)
2017(37113)
2016(20851)
2015(23564)
2014(23515)
2013(22394)
2012(20758)
2011(18680)
2010(19416)
2009(17780)
2008(17866)
2007(16599)
2006(15128)
2005(14108)
作者
(56801)
(47204)
(47123)
(44570)
(30164)
(22489)
(21343)
(18154)
(18083)
(17354)
(16014)
(15845)
(15277)
(15250)
(14639)
(14452)
(14141)
(13990)
(13709)
(13537)
(12107)
(11824)
(11377)
(11096)
(10943)
(10721)
(10573)
(10348)
(9504)
(9437)
学科
(84146)
经济(84049)
(81690)
(73550)
企业(73550)
管理(70785)
中国(30632)
业经(30582)
(28211)
方法(27222)
(24554)
教育(23334)
技术(23065)
地方(22854)
理论(21288)
农业(20420)
数学(18675)
数学方法(18424)
(17666)
(17637)
财务(17634)
财务管理(17609)
企业财务(16610)
(16351)
(15739)
(15615)
(14418)
技术管理(14172)
(14113)
(13687)
机构
学院(290040)
大学(287835)
(113890)
经济(111332)
管理(108671)
研究(99032)
理学(91177)
理学院(90129)
管理学(88800)
管理学院(88222)
中国(72926)
(63415)
科学(56400)
(54390)
(49432)
(48997)
(48093)
师范(47764)
中心(44101)
(43742)
研究所(43671)
北京(41242)
财经(41197)
(39301)
教育(38978)
师范大学(38027)
业大(37147)
(37115)
(35736)
技术(35669)
基金
项目(178171)
研究(145011)
科学(142416)
基金(122014)
(103141)
国家(101907)
社会(89256)
科学基金(88700)
社会科(84389)
社会科学(84370)
(75328)
教育(73104)
基金项目(63659)
编号(62340)
(62221)
成果(53326)
自然(52568)
自然科(51403)
自然科学(51393)
自然科学基金(50527)
资助(47377)
课题(47153)
(44829)
(43179)
重点(41192)
(39545)
(39269)
创新(39219)
项目编号(38185)
(37736)
期刊
(142163)
经济(142163)
研究(100119)
中国(77211)
教育(70827)
管理(48739)
(45702)
(42171)
科学(35783)
学报(34781)
技术(33523)
大学(29206)
农业(29086)
(28019)
金融(28019)
业经(26462)
学学(24952)
经济研究(21000)
财经(20997)
职业(18649)
(18417)
(18273)
问题(17522)
技术经济(16061)
(15857)
论坛(15857)
图书(15807)
科技(14608)
现代(13971)
商业(13942)
共检索到476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臧玲玲  
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同时也面临多重困境,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整体质量不佳、精准化程度低、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因此,现阶段高校应推进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创业教育课程内涵式发展,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成效的协调统一。针对我国高校实际,推进创业教育课程内涵式发展亟待在三个方面实现转变:观念转变,从重规模扩张转向重质量提升;结构转变,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准式供给;路径转变,从理论主导转向实践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铭  
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分析了现行高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以职业能力本位为抓手,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助推力,全面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绪卿  
目前,我国不少民办高校抓住机遇,加快建设,逐步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在高等教育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赢得了社会的欢迎。已有一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较佳、资金雄厚、质量良好、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蓝  刘丽  
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目标,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结构、技术和制度三个维度分析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才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路径。具体而言,克服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要遵循"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的思路引领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实现高等教育培养方式转变,消除高等教育行政化弊端要落实"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振元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并明确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如何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些都是当前高等教育界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作为逻辑学上的范畴,"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  
工程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一直起着发动机的作用。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世界制造业将逐步向我国转移,有人认为我国将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工程教育的发展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迄今为止,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已为经济战线培养了数百万专门人才,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程教育的新要求,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我们必须加大工程教育的改革力度,以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创新能力为着眼点,为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编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济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着重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是未来若干年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围绕目标创新高校经费保障投入机制体制,以释放改革活力,增强发展动力,从整体上加快和促进高校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宸  宋永华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化发展背景下,需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式转型,以内涵式发展提升国际化办学的质量,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式发展具有理论、政策和实践依据,包含实现手段、办学结果两个维度,需要树立先进理念、构建健全制度、在实践中稳步推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袁占亭  刘献君  卢晓中  马陆亭  
经过近20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高,高校科研创新实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全面系统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是党和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同时也是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要求。为此,本刊特开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专栏展开研究探讨,以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解答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一远  
依法治理是人类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化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力保障。实现研究生教育法治化,应落实回应性的基本要求,关照研究生教育领域现实与突出问题;坚持权力法定、权利保障、程序正当与信赖保护原则;以良法善治为目标,着力提升研究生教育制度供给、制度实施、制度监督与制度保障水平。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新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当实现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可以解决高等教育几十年来积累的问题,能够积极回应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新期待。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具有层次性。采取切实措施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保持定力稳定高等教育的规模;下大力气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建立高等教育效益分析机制,指导高校增强办学效益意识,是当前内涵式发展的要义。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激发高等院校改革的内生动力,需要进行系列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伟  姜斯宪  刘川生  陈骏  俞立中  许唯临  邬大光  
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奋力谱写高等教育事业的新篇章,2018年11月3—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同时也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适时之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标杆战略,旨在统筹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双一流"建设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与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丰富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方式与方法,促进高校学科发展良性化,拓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渠道,等等。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探讨、分享了"双一流"建设的理念与经验,剖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特征及实现路径,勾画了"双一流"建设的未来图景。本刊选发部分发言人的观点摘编,供读者参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建华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理性认识大学排名的作用。尽管大学排名有诸多问题和局限性,但的确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大学发展状态的信息,如使用得当,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内涵发展需要大学有充分的定力,不忘初心,摈弃浮躁,建立自信,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