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4)
- 2023(16314)
- 2022(13119)
- 2021(12344)
- 2020(9846)
- 2019(22179)
- 2018(22016)
- 2017(38584)
- 2016(22104)
- 2015(24912)
- 2014(25288)
- 2013(23571)
- 2012(21384)
- 2011(19227)
- 2010(20032)
- 2009(18578)
- 2008(18541)
- 2007(17614)
- 2006(15653)
- 2005(14600)
- 学科
- 业(87122)
- 管理(80507)
- 企(79402)
- 企业(79402)
- 济(76604)
- 经济(76469)
- 业经(31797)
- 财(30984)
- 农(30810)
- 中国(28936)
- 方法(26899)
- 教育(25691)
- 制(22293)
- 技术(22217)
- 理论(22163)
- 农业(22051)
- 务(21273)
- 财务(21244)
- 财务管理(21205)
- 企业财务(20071)
- 数学(18139)
- 数学方法(17856)
- 体(16616)
- 策(15830)
- 和(15546)
- 划(15535)
- 地方(14397)
- 体制(13918)
- 技术管理(13840)
- 教学(13769)
- 机构
- 大学(306018)
- 学院(303917)
- 济(113994)
- 管理(113780)
- 经济(111137)
- 理学(96091)
- 研究(96074)
- 理学院(94956)
- 管理学(93359)
- 管理学院(92726)
- 中国(71259)
- 京(65800)
- 财(60388)
- 科学(53594)
- 江(51404)
- 范(50132)
- 师范(49847)
- 所(45745)
- 财经(45593)
- 中心(43674)
- 北京(42408)
- 农(42148)
- 教育(41895)
- 经(41098)
- 州(40597)
- 研究所(40175)
- 师范大学(39603)
- 业大(37715)
- 技术(35464)
- 院(34985)
- 基金
- 项目(185178)
- 研究(153276)
- 科学(149060)
- 基金(128484)
- 家(106585)
- 国家(105299)
- 社会(95335)
- 科学基金(92804)
- 社会科(89783)
- 社会科学(89762)
- 教育(78430)
- 省(76800)
- 基金项目(66843)
- 编号(66374)
- 划(63296)
- 成果(58607)
- 自然(54315)
- 自然科(53066)
- 自然科学(53056)
- 自然科学基金(52198)
- 课题(49706)
- 资助(49329)
- 创(44256)
- 重点(42211)
- 部(42174)
- 年(42109)
- 制(41966)
- 发(41366)
- 项目编号(41328)
- 性(40535)
- 期刊
- 济(142887)
- 经济(142887)
- 研究(106387)
- 中国(80558)
- 教育(77631)
- 财(52942)
- 管理(49839)
- 农(43009)
- 学报(37334)
- 科学(36049)
- 大学(32996)
- 技术(32886)
- 农业(29447)
- 融(27539)
- 金融(27539)
- 学学(27416)
- 业经(26682)
- 财经(23509)
- 经(20517)
- 经济研究(20435)
- 职业(19690)
- 图书(18548)
- 问题(17169)
- 业(16846)
- 财会(16060)
- 坛(15867)
- 论坛(15867)
- 技术经济(15600)
- 科技(14883)
- 现代(14672)
共检索到494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彦蓉
高校创业教育作为加深学生创新创业认知与创业意识,引导其形成健康、正向创业心理与创业行为的重要途径,既有助于学生明确符合自身发展特征的创业取向,也益于引领学生实时抓住全新创业机遇,从而为有效增强其返乡创业绩效指明方向。从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层面来看,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教育核心,以加强支撑大学生未来参与创业工作的综合素质为教育内容,以培育更多具备极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目标的教育学科。具体而言,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基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等两方面进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庄强
<正>大学生作为乡村振兴的新鲜血液,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不仅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问题,也能为农村地区带来新的思想观念和先进文化,以及推动乡村产业升级转型和多元化发展。同时,大学生也应把握时代机遇,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及创业意识,积极探索返乡就业创业新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各地推动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要从完善政策、强化意识、优化环境上抓起。一是完善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雄
高校创业教育是影响广大高校大学生创业认知、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行为的重要条件,也是引导大学生创业取向、创业机遇把握的重要途径。就我国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探明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并提出以完善的课程体系、打造多方合力、加强创业立法、细化并宣传创业政策四个方面为中心,建立高校创业教育推动大学生创业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邹建良
大学生就业、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有效地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就业能力。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党的诞生地南湖红船教育优势,弘扬"红船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创业欲望,感受创业的环境,增强对创业的分析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就业能力,形成对"创业"价值的理性认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燕 俞贤辉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解析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提出从教育理念、实践平台、教育体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建设和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素质 大学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洪梁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打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国家提出"双创"战略,鼓励农村大学生毕业返乡创业,促进农村资源开发,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缩小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差距。但根据调查统计,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情况并不理想,"十二五"末期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率不足1%,还有很多返乡大学生在投入了大量精力、资源后因各种因素创业失败,"双创"战略并未得到实际落实,城乡发展不平衡、返乡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及农
关键词:
农村籍大学生 创业成功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育滨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高校、企业和政府的重视。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探索,开展构建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玉霞
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兴的创业服务载体,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首先对"众创空间"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了高校创业教育在众创空间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以及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最后得出高校创业教育应结合众创空间建设,以众创空间为平台,通过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变革、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丰富创业教育途径等方式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校内外的众创空间建设之中,有效拓展创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升级转型。
关键词:
众创空间 高校 创业教育 众创时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力文 曹文祥 宋晟欣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我国未来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来源,而创业意愿是大学生产生创业行为的先决条件。创新与创业活动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由于学生群体展开研究的比较少,文章从高校创业教育的视角,研究了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态度对大学生群体创业意愿的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研究发现创业教育的确能增加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态度,并且创业教育本身也会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创业教育主要通过创业知识路径对创业意愿产生影响,但是创业能力和创业态度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英 回娅冬
随着就业市场格局的改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国性的问题。新形势下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成为高校教育的新目标。高校创业教育要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完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大学生 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元媛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学生就业环境,大学生需要大胆创业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自主创业,以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文章从建立合理的创业教育指导机构、创业全过程的指导与服务、学分减免、鼓励优惠政策的颁布实施等几个方面尝试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机制,为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
创业教育 教育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东锋 梁晴
在新时代的高校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新方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多种方式,其中,利用课程思政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创新创业的目标更明确、方向更清晰、实践更积极。教学者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教授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由汤锐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一书,讲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理念和实践方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指南,对大学生成功创业、积极创新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为导论篇,介绍了创新创业的内涵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类型、理念和意义;第二篇为创新篇,全面介绍了创新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思维、方法、能力、精神和成果;第三篇为创业篇,具体介绍了创业者、创业环境,创业计划方案、创业融资以及企业发展等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燕 崔顾芳
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导向。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成效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和不足。解决这些问题需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知行合一、逐层递进"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选聘优秀讲师和实战经验丰富人员充实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完善优化创新创业管理制度和体系,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最优平台,大力渲染创新创业教育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出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五年规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向资本的转化,促使大学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良好的高校教育,使得大学生成为知识和潜有资本的集合体。然而,"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变革,使得我国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地位不断受到威胁,直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素养,是应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毋靖雨
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创业大学生获取创业绩优效益的各种能力。科学构建测评模型是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监测、培养的重要前提。文章首先厘清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基于文献分析与实证调查,初步构建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的测评指标体系,编制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测评量表并创建测评模型。最终构建出的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测评模型,是由大学生对返乡创业所需的特质匹配度、对返乡创业内外环境的情境适应度和对返乡创业过程的持续发展度三个维度及其相互之间各测评指标的权数关系构成。
关键词:
返乡创业 创业能力 创业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